诗经261韩侯注释3+古音+今韵
发布时间:2025-04-07 15:41 浏览量:7
诗经261-2韩侯注释3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
5.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6.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o/u
□□□◆,□□□◆。□□□□◆,□□□◆。□□□◙,□□□◙。□□□◙,□□□◙。□□□●,□□□◙。□□□◙,□□□◙。o+ng
附注:只留下最后两阕。
前两节分析了本诗为赞美诗。作为狄戎的一个部落首领,韩侯进京拜见周天子,受到天子册封为韩侯。天子命令他听从周朝命令,永不懈怠,并委托他将成捆的封树赐给其他部落官员,代周天子巡牧地方。诗人隆重描绘了韩侯娶亲场景,应该是册封之后的事。
接着分析:
1、靡:=非。通假字。靡……不……,双重否定,表达肯定。无国不到,说明韩侯的岳父——蹶父游历广泛,曾经去过韩侯的国度。
2、姞:吉时之女,新婚女子。韩姞=韩侯的新婚妻子。这是对蹶父之女刚出嫁时的称呼,并未称之为韩妻,可能是因为诗人此阕以蹶父的口吻回顾过去,是怎样为女儿择婿的,这时他女儿还没有出嫁,而韩侯前来迎娶时,还未完成礼节,不能称之为妻。
退一万步, 姞=妻,通假字,古音di。
3、攸:去处,婆家。可理解为:=家。通假字,古音do。
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 父亲哪个国家都去过,他为女儿找婆家,找来找去,没有一个国家像韩国这么好的。
4、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这几句描写韩国为什么是最佳选择。其中
①川泽-鲂鱮-麀鹿-熊罴-猫虎:形成类比,应为同类资源。其中,
(1)川泽:河湖。
(2)猫:山猫、猞猁,体型比虎小,现在仍存在于东北。
(3)罴:肤色较浅的熊。一般熊为黑色。
(4)麀:=女、母、牝。通假字。母鹿。
(5)鲂鱮:鲤鱼+鲢鱼。
② 訏訏-甫甫-噳噳:形成类比,应为同类拟声词。其中
(1)訏訏:=夸夸。通假字。诗经中常见,但在本诗中,显然不是人在说话,而是形容水体。可见,这是形容水声喧哗,可理解为:=哗哗。拟声词。
(2)甫甫:=啵啵。通假字。拟声词。鱼儿吐泡泡的声音。
(3)噳噳:=呦呦。通假字。拟声词。鹿鸣声。
5、庆:聘礼。诗经中多见,不赘述。可以指代聘用官员的礼金,也可以指代聘用妻子的礼金。
6、令居:父亲命令女儿跟着丈夫居住。令=命令,居=定居。均为动词。前人多误解。
7、誉:赞誉、称赞,有好名声。诗经中多见。
燕=晏、安。燕誉=晏誉=女儿在婆家住得平安,有好名声。指的是女儿没有被欺负,婆媳关系融洽,被婆家夸奖。
诗人从侧面形容韩侯及其父母对待媳妇不错,家庭和谐。
8、溥:=浦。通假字。水陆相接之处,一般指黄河岸边。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上古黄河在今天津入海。韩城应该在黄河一线,最北不超过天津。
春秋前禹贡黄河在天津滨海入海。《中国古代史常识》
春秋前禹贡黄河在天津滨海入海。《中国古代史常识》
但有人认为:韩城位于东北松嫩平原。
9、燕师:燕国军队。燕国在周初被封到北疆,都城在今北京。但是燕国早期历史记载不详,应在早期蛮夷化,不被周王室承认。
本诗仍然提及燕国,但周天子册封韩侯为侯爵,统领北方,可见已经把韩侯置于燕国之上,也即,燕国可能已经得罪了周天子,或已经蛮夷化。
燕国早期青铜器在北京房山、辽宁朝阳都有发现。可见,韩侯国位于东北,也是有可能的,而且符合诗中提到的物产,例如,熊罴、猞猁。但学界主流认为,韩城在今天陕西韩城。
由于燕国历史不详,韩城到底在哪里,仍待考究。
10、因:因循、引导。诗经中多见。
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 = 以先祖受命,引时百蛮。=燕侯由于祖先就被中原王朝任命,所以当时带领着北方各个蛮族发展。
可见,本诗不愿意提及召公奭(燕国名义上第一个君主),召公儿子姬克在北京就封,召公一直没有离开过陕西。
可见,本诗创作于周成王之后,当时周王室已经与燕国失去了联系,从而册封韩侯,接过燕侯的权力。
11、貊:=迫。通假字。逼迫、压迫。
王锡韩侯,其追其貊。= 王锡韩侯,其追其迫。=周天子册封了韩侯,于是韩侯一路向北,追赶和逼迫其他部落。
12、奄:=咸。通假字。全部。两者古音不同,但经过辅音零化、i o二象性,存在同音可能。今音仍然接近。 当然,可以理解为:=掩。通假字、古今字。表达纵横捭阖之武功,有掩杀、遮天蔽日之义。
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咸受北国,因以其伯。=韩侯全部接管了北方各国,用周天子赏赐的树苗分封其他部落首领为伯爵,以此引导他们一同发展。
13、实:=奭。通假字、错别字。宏大之义。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14、貔:白虎。虎与熊一样,都存在白化病。毛色较浅的熊称之为罴(现在称为:棕熊、白熊),毛色较浅的虎称之为貔(现在称为:白虎)。
15、藉:藉田,公田。贵族自己不耕田,需要农民住在附近为其耕种。代指人口,户籍。
诗经261-3韩侯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
1.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朕命不易。榦不庭方,以佐戎辟。
dui dui ding dong, dui do ding di/ dui do ci do, cong dui do bing. cong ding bing di, dong cong du co. bu bui ding bing, du dui bi co. bing cong ci dui, ding bing bui di. cong bui ding bong, di do cong bi.
2.四牡奕奕,孔修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锡韩侯。淑旂绥章,簟茀错衡。玄衮赤舄,钩膺镂钖。鞹鞃浅幭,鞗革金厄。
di bo dui dui, cong do du cong. cong dui do ding, di ci co cui. do ding cu cong, cong di cong dui. do ding do dong, dong bi dui cong. dong ocng dui dui, co cing co dong. co cong dong bo, do ci cing co.
3.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殽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其赠维何?乘马路车。笾豆有且,侯氏燕胥。
cong dui du du, du du cu du. dong bo dong di, ding do bui cu. ci co dui co? bo bi dong du. ci du dui co? dui dong di bu. ci dong dui co? dong bo co du. bing do dui du, dui di cong du.
4.韩侯取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止,于蹶之里。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祁祁如云。韩侯顾之,烂其盈门。
cong dui do di, bing cong di ding, cui bo di di. cong dui cong di, cu cui di di. bui cong bong bong, bui dong dong dong, bui dong ci cong. du di dong di, di di cu cong. cong dui cu di, cong ci cing bong.
5.蹶父孔武,靡国不到。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孔乐韩土,川泽訏訏,鲂鱮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cui bo cong cu, bi cui bui do. du cong dui dong do, bo cu cong bo. cong bo cong du, dong dui cu cu, bong do bo bo, bi cu co co, dui cong dui bui, dui bo dui cu. cing ci cing cu, cong dui cong du.
6.溥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实墉实壑,实亩实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bo bui cong ding, cong dui do cong. di ding du do bing, ding dui bui bong. cong di cong dui, ci dui ci bui. ding do bi cui, ding di ci bui. di dong di co, di bui di dui. cong ci bi bui, dui bo cong bui.
□□□◆,□□◆□。□□□□,□□□◆。□□□□,□□□●。□□□□,□□□●。□□□■,□□□■。□□□◆,□□□◆。ng+o+i
□□□◙,□□□◆。□□□◆,□□□◙。□□□◆,□□□◙。□□□◆,□□□◆。□□□□,□□□◆。□□□●,□□□●。ng+o+i
□□□●,□□□●。□□□□,□□□●。□□□●?□□□●。□□□●?□□□●。□□□●?□□□●。□□□●,□□□●。u
□□□■,□□□◆,□□□■。□□◆□,□□□■。□□□◆,□□□◆,□□□◆。□□◆□,□□□◆。□□□□,□□□◆。ng+i
□□□●,□□□●。□□□□●,□□□●。□□□●,□□□●。□□□●,□□□●。□□□◙,□□□●。□□□●,□□□●。o/u
□□□◆,□□□◆。□□□□◆,□□□◆。□□□◙,□□□◙。□□□◙,□□□◙。□□□●,□□□◙。□□□◙,□□□◙。o+ng
附注:
1、罴从罢,罢从自,古音bui。
2、蹶从厥,甲骨文厥(氒)=久=髻,存在i o二象性,诗经中厥组字存在i o二象性。
3、貊从百,百从白,存在i o二象性,古音bui。
4、朕从十,古音ding。发生了d→zh辅音颚化,i→e元音低化。
5、泽从辠(睪),辠从自,古音dui。但是泽本来写作皋,讹变为睪,进而讹变为辠,是古人写错读错,以前分析过,见: 皋-辠-睪-澤的字型和古音流变考 ;
6、奄从电,古音ding。发生了d→辅音零化。i→a元音低化。中间可能存在o元音阶段,体现i o二象性。
7、旂从斤,古音ding。发生了d→q辅音颚化,鼻音脱落。
8、师-追从(官),甲骨文(官)画的是马鞍子,存在cong、dui,两种读音。一种为名词,有鼻音。一种是动词,无鼻音。以前分析过,见: 马鞍在甲骨文时代已经发明 ;
诗经261-4韩侯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i/o二象性)「」
1.赳赳梁山,惟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继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非懈。虔共你位,朕命不易。榦胚挺绑,以佐戎辟。
2.四牡赳赳,甚修且张。韩侯入觐,以其介圭。入觐于王,王赐韩侯。侏旗拖幛,藤茀错衡。玄衮赤鞋,钩膺镂钖。鞹鞃浅帓,条革金轭。
3.韩侯出祖,出宿于屠。显父饯之,清酒百壶。其肴系何?炮鳖鲜鱼。其蔬系何?系笋及蒲。其赠系何?乘马路车。匾豆有俎,侯氏宴切。
4.韩侯娶妻,汾王之甥,蹶父之子。韩侯迎之,于蹶之里。百辆茫茫,八鸾锵锵,不显其光。诸娣从之,济济如云。韩侯顾之,烂其楹门。
5.蹶父甚武,非国不到。为韩姞相家,莫如韩乐。甚乐韩土,川泽哗哗,鲂鱮啵啵,麀鹿呦呦,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6.浦彼韩城,燕师所完。以先祖受命,因时百蛮。王赐韩侯,其追其迫。咸受北国,因以其伯。大墉大壑,大亩大藉。献其貔皮,赤豹黄罴。
□□□◆,□□◆□。□□□□,□□□◆。□□□□,□□□●。□□□□,□□□●。□□□■,□□□■。□□□◆,□□□◆。ng+o+i
□□□◙,□□□◆。□□□◆,□□□◙。□□□◆,□□□◙。□□□◆,□□□◆。□□□□,□□□◆。□□□●,□□□●。ng+o+i
□□□●,□□□●。□□□□,□□□●。□□□●?□□□●。□□□●?□□□●。□□□●?□□□●。□□□●,□□□●。u
□□□■,□□□◆,□□□■。□□◆□,□□□■。□□□◆,□□□◆,□□□◆。□□◆□,□□□◆。□□□□,□□□◆。ng+i
□□□●,□□□●。□□□□●,□□□●。□□□●,□□□●。□□□●,□□□●。□□□◙,□□□●。□□□●,□□□●。o/u
□□□◆,□□□◆。□□□□◆,□□□◆。□□□◙,□□□◙。□□□◙,□□□◙。□□□●,□□□◙。□□□◙,□□□◙。o+ng
附注:
1、奕奕→赳赳。通假字。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2、孔→甚、很。通假字。
3、匪→非。通假字。
4、解→懈。通假字。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5、尔→你。通假字、古今字。
6、锡→赐。通假字。
7、庭→挺。通假字。直挺、挺拔。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8、方→绑。通假字、古今字。捆绑。甲骨文方造字本义。
9、不→丕、胚。通假字、古今字。胚根、胚芽、根须。甲骨文不造字本义。
10、缵→继。通假字。继续、延续。存在鼻音脱落。可以不改,不过缵为冷僻字。
11、簟→藤。通假字。藤条、竹篾。诗经中多见,不赘述。
12、淑→俶→侏。通假字。低矮。
13、旂→旗。古今字、通假字。旗帜。
14、章→幛。通假字。绣字的布幔。
15、幭→帓。通假字。车厢踏板蒙皮。
16、舄→鞋。通假字、古今字。
17、殽→肴。通假字。菜肴。特指肉食。
18、炰→炮。通假字、异体字。炮烙、烧烤。
19、蔌→蔬。通假字。蔬菜。
20、维
①→系、是。通假字。
②→惟。通假字。惟一、只有。
21、笾→匾。通假字。竹编的托盘。
22、且→俎。通假字、古今字。案板。甲骨文且造字本义为案板。
23、燕→宴、晏、安。通假字。安乐。
24、胥→切。通假字。深切。
25、取→娶。通假字、古今字。
26、止→之。通假字、错别字。
27、两→辆。通假字。车辆。
28、彭彭→茫茫、蓬蓬。通假字。一大片、行走匆忙之态。
29、祁祁→济济。通假字。人多。
30、盈→楹。通假字。门框。
31、靡→非。通假字。
32、訏訏→哗哗。通假字。水声。拟声词。
33、甫甫→啵啵。通假字。鱼儿吐气泡之声。拟声词。
34、噳噳→呦呦。通假字。鹿鸣声。拟声词。
35、溥→浦。通假字。水陆交接处。特指黄河岸边。
36、貊→迫。通假字。迫近、逼迫。
37、奄→咸。通假字。全部。
38、实→奭、大。通假字。诗经中常见,不赘述。由于奭从大,为冷僻字,故替换为大。
39、鞗→条。通假字。从革,皮革条。
40、厄→轭。通假字。
41、攸→家。通假字,古音do。婆家。
以上只考虑古今字、通假字,并未考虑古今音变,可视为版本一。
42、第一阕:
①命→权。近义。授权。甸-权,现代押韵an。
②解→懈→挠。不同义。为了押韵ao。挠=曲折,阻挠。有近义。考-挠,现代押韵ao。
43、第二阕:
①圭→璋。近义。张-璋,现代押韵ang。改变了原文的韵。
②觐→觏。近义。觏-侯,现代押韵ou。改变了原文的韵。这样,觏-侯,璋-王,形成对角押韵。
③ 侏旗拖幛,藤茀错衡。 → 藤茀错衡,侏旗拖幛。调换句序,这样幛作为韵脚,修改字数最少。
44、第五阕:
①到→ 达。近义。
②乐→佳。近义。好。这样,达-家-佳-哗,现代押韵a。
③噳噳→呦呦→吖吖。为了押韵a。哗-吖,现代押韵a。
于是,出现版本二,20250407下午15:34
1.赳赳梁山,惟禹甸之。有倬其道,韩侯受权。王亲命之,继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非挠。虔共你位,朕命不易。榦胚挺绑,以佐戎辟。
2.四牡赳赳,甚修且张。韩侯入觏,以其介璋。入觐于王,王赐韩侯。藤茀错衡,侏旗拖幛。玄衮赤鞋,钩膺镂钖。鞹鞃浅帓,条革金轭。
5.蹶父甚武,非国不达。为韩姞相家,莫如韩佳。甚佳韩土,川泽哗哗,鲂鱮啵啵,麀鹿吖吖,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