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对这段文本的注释、翻译及根据部分内容创作的文章:

发布时间:2025-04-06 15:29  浏览量:7

以下是对这段文本的注释、翻译及根据部分内容创作的文章:

注释及翻译:

1. “一笑”部分:

- 注释:“杜诗‘一箭正坠双飞翼’,黄山谷注作‘一笑’,盖用贾大夫妻射雉事也。” 黄山谷即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这里说杜甫的诗 “一箭正坠双飞翼” ,黄庭坚注释为 “一笑” ,是用了贾大夫妻射雉(野鸡)的故事。但文中未详细说明贾大夫妻射雉故事的具体内容。

- 翻译:杜甫有诗句 “一箭正坠双飞翼” ,黄庭坚注释时认为可理解为 “一笑” ,大概是引用了贾大夫妻射野鸡的典故。

2. “九字梅花诗”部分:

- 注释:“元天目山释明本中峰有《九字梅花》诗云……” 元指元朝,释明本中峰是元朝天目山的一位僧人。“ㄓ” 原文可能有脱漏或误写。“斋饭酸馅气” 是一种文学批评用语,指诗有类似寺庙斋饭那种清淡、寡味、缺乏灵动和生气的感觉。“陆凯” 南朝宋诗人,曾折梅寄给范晔 ;“卢仝” 唐代诗人。“《水调》” 即《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山香” 舞曲名。“花信” 即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酴” 即酴醾,一种花。“董双成” 神话中西王母的侍女。“嵇叔夜” 即嵇康,字叔夜,竹林七贤之一。

- 翻译:元朝时天目山的僧人释明本中峰有一首《九字梅花》诗写道:“昨夜西风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初坳。野树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半枯半活几个ㄓ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 池南唐文荐(具体情况不详)对我说:“这首诗不好,影子不能说‘敲’。而且后面四句有那种寺庙斋饭般寡淡的味道。” 他嘱托我作一首,于是我创作道:“玄冬小春十月微阳回,绿萼梅蕊早傍南枝开。折赠未寄陆凯陇头去,相思忽到卢仝窗下来。歌残《水调》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风台。错恨高楼《三弄》叫云笛,无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最近看到卢赞元的《酴花》诗写道:“天将花王国艳殿春色,酴洗妆素颊相追陪。绝胜浓英缀枝不韵李,堪友横斜照水搀先梅。瑶池董双成浴香肌露,竹林嵇叔夜醉玉山颓。风流何事不入锦囊句,清和天气直拘青阳回。” 这也是一首九字律诗。这首诗也有思想情致,认为李花没有韵味,非常符合所描写的事物,这是前人也没有说破的。

3. “人日梅诗”部分:

- 注释:“人日” 古代节日,农历正月初七。“玉鳞” 这里可能指梅花的花瓣。“暗香浮动” 出自林逋《山园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

- 翻译:李君玉的《人日梅花》诗写道:“半落半开临野岸,团情团思媚韶光。玉鳞寂寂飞斜月,素手亭亭对夕阳。” 也很有思想情致。“玉鳞寂寂飞斜月” 真是奇妙的句子,“暗香浮动” 恐怕都比不上。

4. “十字平音”部分:

- 注释:“十音当为谌也,谓之长安语音,律诗不如此,则不叶矣。” 意思是十个字的平音(可能是指某些诗句的字音情况),“谌” 可能是一种特定的读音或发音规则,认为按照长安语音,律诗如果不这样,就不押韵和谐了。但这里关于 “谌” 的具体含义不是特别清晰。

- 翻译:唐诗有:“三十六所春宫殿,一一香风透管弦。” 又有:“绿波东西南北水,红阑三百九十桥。” 又有:“春城三百九十桥,夹岸朱楼隔柳条。” 又有:“烦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诗。” 陈郁说:“十音应当是谌,这是长安的语音,律诗如果不按照这样,就不押韵和谐了。”

5. “十样鸾笺”部分:

- 注释:“韩浦诗云:‘十样鸾笺出益州。’” 韩浦是诗人,鸾笺是一种精美的纸。“《成都古今记》载其目……” 记载了十种鸾笺的颜色名称。“松花、金沙、流沙、彩霞、金粉、桃花、冷金” 等是鸾笺的其他不同名称。“王衍” 五代十国前蜀皇帝。“霞光笺” 即深红笺。“百笺”“学士笺” 是根据纸的长度命名的不同种类的纸。

- 翻译:韩浦的诗写道:“十样鸾笺出益州。” 《成都古今记》记载了这十种鸾笺的名目,叫做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一共十种。还有松花、金沙、流沙、彩霞、金粉、桃花、冷金等不同的称呼,这是它们的别名。又根据《蜀志》记载,王衍把五百幅霞光笺赐给金堂令张,霞光笺就是深红笺。还有百笺,因为它的幅长可以写百韵诗而得名。其次是学士笺,它比百韵笺要短一些。

6. “七平七仄诗句”部分:

- 注释:引用了宋玉《大言赋》“吐舌万里唾四海” ,纬书“七变入臼米出甲” (纬书是汉代依托儒家经义宣扬符箓瑞应占验之书),佛经“一月普见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文选》“离飞{髟肖}垂纤罗” (这里{髟肖} 可能是生僻字或有误写),崔鲁“梨花梅花参差开” ,杜甫“有客有客字子美” 等诗句,展示不同来源的七平七仄的诗句。

- 翻译:“吐舌万里唾四海。”(出自宋玉《大言赋》)“七变入臼米出甲。”(出自纬书)“一月普见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出自佛经)“离飞{髟肖}垂纤罗。”(出自《文选》)“梨花梅花参差开。”(崔鲁)“有客有客字子美。”(杜甫)

7. “七经诗集句之始”部分:

- 注释:“晋傅咸作《七经》诗,其《毛诗》一篇略曰……” 傅咸是西晋文学家,《七经》诗是他创作的集句诗,集句诗是集合前人的诗句而成的诗。“聿修厥德,令终有淑。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面目。” 出自《诗经》等经典,傅咸将其集合起来。“集句起於王安石,非也” 纠正了认为集句诗起于王安石的错误观点。

- 翻译:晋代的傅咸创作了《七经》诗,其中《毛诗》那一篇大概是这样说的:“聿修厥德,令终有淑。勉尔遁思,我言维服。盗言孔甘,其何能淑。谗人罔极,有面目。” 这是集句诗的开始,有人说集句诗起于王安石,这是不对的。

8. “七夕曝衣”部分:

- 注释:“沈期《七夕曝衣篇》云……” 沈期是唐代诗人。“宜春太液” 可能是宫殿名。“披香画阁” 华丽的楼阁。“九衢” 指四通八达的街道。“百和” 指百和香,一种香料。“娥娥” 美好貌。“长命绺” 一种丝带。“宝媛” 宫中女官。“毒瑁” 即玳瑁。“琅窗” 窗户。“椒房金屋” 代指后宫。“汉文宜惜露台费” 汉文帝因怜惜建造露台的费用而不建,体现其节俭 ;“晋武须焚前殿裘” 晋武帝焚烧大臣进贡的裘皮大衣,以表示不提倡奢华。

- 翻译:沈期的《七夕曝衣篇》写道:“君不见昔日宜春太液边,披香画阁与天连。灯火灼九衢映,香气氛氲百和然。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宫中扰扰曝衣楼,天上娥娥红粉席。舒罗散彩云雾开,缀玉垂珠星汉回。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台。上有仙人长命绺,中看宝媛迎欢绣。毒瑁筵中别作春,琅窗里翻成昼。椒房金屋宠新流,竟气娇夺得不自由。汉文宜惜露台费,晋武须焚前殿裘。” 沈期的这首诗,开头用华丽的辞藻描绘,最后归于讽谏劝诫,非常值得欣赏玩味。近来刻印的沈期的文集没有收录这首诗,大概是根据类书抄录拼凑的,不是当时的全集。

9. “八角磨盘”部分:

- 注释:“《朱子语录》云:‘人谓杨亿通禅学者,以其有‘八角磨盘’之句耳。’” 朱子即朱熹,《朱子语录》是朱熹及其弟子的问答语录汇编。杨亿是北宋文学家。“《北涧禅师偈》云……” 偈是佛教的唱词。“无位真人”“金毛狮子”“无角铁牛”“十圣三贤”“寒山”“拾得” 都是佛教相关的概念或人物。

- 翻译:《朱子语录》说:“人们认为杨亿通晓禅学,是因为他有‘八角磨盘’这样的句子罢了。” 按照《北涧禅师偈》说:“六月一日前,万象森罗替说禅。六月一日後,八角磨盘空里走。今朝正当六月一,无位真人赤骨律。金毛狮子解翻身,无角铁牛眠少室。十圣三贤总不知,笑倒寒山并拾得。” 杨亿于是演绎成颂说:“八角磨盘空里走,金毛狮子变作狗。拟欲藏身北斗中,应须合掌南辰後。”

10. “八咏”部分:

- 注释:“沈约《八咏》诗云……” 沈约是南朝梁文学家。“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秋至愍衰草,寒来悲落桐。夕行闻夜宿,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 是沈约的《八咏》诗内容。“唐五言律之祖” 认为沈约的这首诗是唐代五言律诗的源头。“东坡” 即苏轼。

- 翻译:沈约的《八咏》诗写道:“登台望秋月,会圃临春风。秋至愍衰草,寒来悲落桐。夕行闻夜宿,晨征听晓鸿。解佩去朝市,被褐守山东。” 这首诗是唐代五言律诗的源头。“夕夜”“晨晓” 这四个字,看似重复又不重复,后人绝对很难写出来。苏轼的诗 “朝与鸟(一作鸟。)鹊朝,夕与牛羊夕” ,这两句尤其精妙,也是借鉴了沈约的意思。

11. “丁屈朋斜”部分:

- 注释:“姜平子,天水人,仕於苻坚。” 苻坚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皇帝。“丁屈朋斜” 是说姜平子作诗时 “丁” 字写得直而不屈。“刘晏朋字未正之对” 具体情况不详,可能是刘晏关于 “朋” 字的一个应对故事。

- 翻译:姜平子是天水人,在前秦苻坚手下做官。苻坚宴请君臣让他们赋诗,姜平子的诗里 “丁” 字写得直而不屈,苻坚问他原因,他回答说:“弯曲低下的是不正的东西,不足以进献。” 苻坚很高兴,提拔他为上第。这和刘晏关于 “朋” 字未正的应对相似。

12. “上番”部分:

- 注释:“杜工部《竹》诗‘会须上番看成竹’……” 杜工部即杜甫。“独孤及” 唐代诗人。“番” 这里讨论其读音和含义,认为杜诗中 “番” 字按意义不押韵。“蔡梦弼《杜诗注》:‘上番音上Υ。’” 蔡梦弼是为杜诗做注释的人,“Υ” 具体含义和读音这里有讨论,“蜀名竹丛曰林Υ。《易说卦》:‘为苍Υ竹。’古注:‘音浪。’” 是对 “Υ” 的进一步解释。

- 翻译:杜甫的《竹》诗 “会须上番看成竹” ,独孤及的诗 “旧日霜毛一番新,别时芳草两回春。不堪花落花开处,况是江南江北人” ,“番” 读去声,但是杜甫《竹》诗里 “番” 字从意义上不押韵。韩石溪都宪家,有蔡梦弼的《杜诗注》说:“上番音上Υ。” 蜀地把竹丛叫做林Υ。《易说卦》里说:“为苍Υ竹。” 古代注释说:“音浪。”

13. “上巳诗”部分:

- 注释:“王融《上巳》诗:‘粤上斯巳,惟暮之春。’” 王融是南朝齐文学家。“上巳” 古代节日,农历三月初三。“《诗评》:四言诗,‘《三百篇》之後,曹植王融’。” 是对四言诗的一种评价,认为在《诗经》(《三百篇》)之后,曹植和王融的四言诗比较出色。

- 翻译:王融的《上巳》诗写道:“粤上斯巳,惟暮之春。” 这两句古朴高雅。《诗评》说:四言诗,在《三百篇》之后,曹植和王融的诗比较突出。

14. “上林赋连绵字”部分:

- 注释:“《上林赋》‘垂条扶疏,落英幡纟丽,纷溶Ω{艹参},猗犭尼从风,浏莅[B09]歙’……” 《上林赋》是司马相如的作品。这里对其中一些连绵字进行解释,如 “纷溶,犹丰茸也” 等,解释了这些字的含义和它们与其他词语的关系。“五臣注” 是对《文选》的一种注释。“《长门赋》” 司马相如的作品。“谢灵运” 南朝宋诗人。“《毛诗》” 即《诗经》。“《楚辞》” 诗歌总集。“阮籍” 三国时期曹魏诗人。“陶弘景” 南朝齐梁时期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赵颜昭” 情况不详。“杜诗” 杜甫的诗。

- 翻译:《上林赋》中 “垂条扶疏,落英幡纟丽,纷溶Ω{艹参},猗犭尼从风,浏莅[B09]歙” 这几句,都是说草木在风中的形态和声音。但是它用的字既古老,读音又和世俗的读音不同,现在大致解释一下。纷溶,就好像丰茸的意思。Ω{艹参} ,就是萧森的意思。猗犭尼 ,就好像猗那的意思,这个字也写作旖旎,又写作猗傩。浏莅 ,就是流丽的意思。[B09]歙 ,就是吸的意思。这个字古代写作[B13] ,在《石鼓文》里可以看到,简化写作[B09] ,五臣注就误以为是卉字。按照《长门赋》里 “列丰茸之游树” ,谢灵运的诗 “升长皆丰茸” (按谢灵运的文集里 “丰茸” 实际上写作 “丰容” ),那么纷溶和丰茸是一样的意思。杜甫的诗 “巫山巫峡气萧森” ,那么Ω{艹参} 和萧森是一样的意思。《诗经》里 “猗傩其枝” ,《楚辞》里 “纷旖旎乎都房” ,阮籍的诗 “猗靡情欢爱” ,那么猗犭尼 、猗傩 、旖旎 、猗靡 ,意思是一样的。陶弘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