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59申伯古音+今韵
发布时间:2025-04-04 16:54 浏览量:9
诗经259-3申伯上古音大概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dong co dui co, dong di cu ding. dui co dong ding, ding bu di ding. dui ding di bu, dui do di cong. di cui cu bong, di bong cu dong.
2.沬沬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bi bi ding bui, cong dong di di. cu di cu do, dong cui di di. cong bing do bui, ding ding bui di do. dong di dong bong, dui di ci cong.
3.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cong bing ding bui, di di dong bong. ding di do cong, di do ci dong. cong bing do bui, do ding bui du ding. cong bing bu du, ding ci di cong.
4.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
ding bui di cong, do bui di cing. dui du ci ding, ding bo ci ding. ci ding bo bo, cong di ding bui. di bo co co, co cing do do.
5.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䢋王舅,南土是保。
cong cong ding bui, co du dong bo. co do ci cu, bo cu dong du. di ci co cui, di do ci bo. cong ci cong do, dong du di bo.
6.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ding bui ding boi, cong dong cu bi. ding bui cong dong, do cu ding bui. cong bing do bui, do ding bui du cong. di dui ci dong, di dong ci cong.
7.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ding bui bong bong, ci do cu do, du du dong dong. do bong cong dui, cong dui cong cong. bui dong ding bui, cong di cong do, bing co di ding.
8.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ding bui di di, bo dui du di. bo dui cong bong, bong cu di cui. dui bu do dong, ci dui cong do. ci bong di co, di dong ding bui.
□□□□,□□□◆。□□□◆,□□□◆。□□□□,□□□◆。□□□◆,□□□◆。ng
□□□□,□□□■。□□□□,□□□■。□□□●,□□□□●。□□□◆,□□□◆。i+o+ng
□□□□,□□□◆。□□□□,□□□◆。□□□□,□□□□◆。□□□□,□□□◆。ng
□□□◆,□□□◆。□□□◆,□□□◆。□□□●,□□□●。□□□●,□□□●。ng+o
□□□●,□□□●。□□□●,□□□●。□□□●,□□□●。□□□●,□□□●。o
□□□□,□□□■。□□□□,□□□■。□□□□,□□□□◆。□□□◆,□□□◆。ng+i
□□□◆,□□□□,□□□◆。□□□□,□□□◆。□□□●,□□□●,□□□◆。ng+o
□□□■,□□□■。□□□□,□□□■。□□□□,□□□●。□□□●,□□□●。o+i
附注:已修改一些讹字:亹→沬。近→䢋。
1、揉从柔,柔从矛,古音bo。
2、诵从甬,甬=桶的本字,古音dong。发生了d→s辅音擦化。
3、䢋从丌(其),古音ci。
4、俶从叔,叔从尗,尗从小,古音do、du。发生了i o二象性,例如,俶傥=倜傥ti tang,戚今音ts'i。
5、私从厶(台、以),古音di。发生了d→s辅音擦化。
6、遣从追、师、次,古音dui,没有鼻音。但官-遣有鼻音,可见,追(垖)存在鼻音二象性,而且还可能存在c-d辅音混淆。此外,遣从(贵、臾),臾从手,贵也存在c-d辅音混淆。
从甲骨文金文字形上看,遣最初应该没有鼻音,可能是后世根据官-遣的字型和字义关联,跟随了官的鼻音。其他也有证据,例如,一部分金文遣字从走,走从夭,也没有鼻音。
因此,这里取古音dui,而非cong。
不过从这些痕迹可以推测,追的甲骨文字型,画的应该是马鞍。而鞍从安,古音cong。这么说来,官-遣的鼻音来自鞍。这也补充了以前的认知,以前总认为古音dui,现在可以推测:有两个读音,一个是鞍,古音cong;一个是追,古音dui。
这补充了以前的见识,见: 師追官歸声符义符考析 ; 师次从追,古音dui ;
也因此确定,那个符号追-垖-,画的是马鞍,而非马鞭。廓清了以前的疑问。
因此,这里取古音cong,而非dui。
诗经259-4申伯今韵
(备注:□ = 非韵、■= i韵、●=o/u韵、◆=ng韵)「」
1.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系周之翰。四国于繁,四方于宣。
2.沬沬申伯,王继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此南邦,世执其功。
3.王命申伯,式此南邦。因此谢人,以作你墉。王命召伯,撤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4.申伯之功,召伯之营。有侏其城,寝庙既成。既成渺渺,王赐申伯。四牡骁骁,钩膺沃沃。
5.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你居,莫如南土。赐你介圭,以作你宝。往䢋王舅,南土是保。
6.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北,谢与诚归。王命召伯,撤申伯土疆。以峙其粮,式湍其行。
7.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咚咚。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原舅,文武是宪。
8.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柔此万邦,闻于四国。吉薄作颂,其诗甚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ng
□□□□,□□□■。□□□□,□□□■。□□□●,□□□□●。□□□◆,□□□◆。i+o+ng
□□□□,□□□◆。□□□□,□□□◆。□□□□,□□□□◆。□□□□,□□□◆。ng
□□□◆,□□□◆。□□□◆,□□□◆。□□□●,□□□●。□□□●,□□□●。ng+o
□□□●,□□□●。□□□●,□□□●。□□□●,□□□●。□□□●,□□□●。o
□□□□,□□□■。□□□□,□□□■。□□□□,□□□□◆。□□□◆,□□□◆。ng+i
□□□◆,□□□□,□□□◆。□□□□,□□□◆。□□□●,□□□●,□□□◆。ng+o
□□□■,□□□■。□□□□,□□□■。□□□□,□□□●。□□□●,□□□●。o+i
附注:已修改一些讹字:亹→沬。近→䢋。
1、维
①→惟。通假字。惟一、只有。
②→系、是。通假字。
2、蕃→繁。通假字。繁衍。可以不改,因为现代蕃仍有此义。
3、缵→继。通假字。延续、继承。发生了鼻音脱落、i o二象性。可以不改,因为缵仍有此义,只不过很冷僻。
4、是→此。通假字。
5、尔→你。古今字、通假字。
6、庸→墉。通假字。城墙,泛指城池。
7、彻(徹)→撤。通假字。撤除、拆除、毁坏。
8、是→之。错别字、通假字。召伯是营,召伯是主语,营是宾语,不符合上古语法,应为汉儒背诵誊抄错误,因为是-之古音相同。因此改正。这样, 申伯之功,召伯之营。 结构也对称。
9、俶→侏。通假字。低矮。矮小。
10、藐藐→渺渺。通假字。极少。
11、锡→赐。通假字。
12、蹻→矫、乔、骁、趫。通假字。乔健、矫健。可以不改,因为蹻现在仍有此义,只不过冷僻。
13、濯濯→沃沃。通假字。油光发亮。
14、于→与。通假字。一起。谢于诚归=谢与诚归=南谢国贵族与申伯一起前来投诚归顺。
15、粻→粮。通假字。
16、遄→湍。通假字。急忙,催促。形容词动词化。也可以不改,因为遄从之,有行路之义。
17、啴啴→咚咚。通假字。拟声词。人马走动之声,风尘仆仆。
18、元→原。通假字。原配、亲生之义。
19、甫→薄。通假字。薄才、小才。水平较低的文官。吉薄是一对反义词。
20、诵→颂。通假字。颂歌、称颂。诗经中多见。
21、孔→甚、很。通假字。诗经中多见。
22、崧→嵩、崇。通假字。高峻。可以不改,但崧为冷僻字。
23、骏→峻。通假字。高峻。
24、蹂→柔。通假字。怀柔、降服。也可以不改,揉从手,有动词意味,有轻松拿捏之义。
25、南→北。错别字。还南=还自南=申伯从南方返回。前贤多误解为:申伯返回到南方。虽然前人的错误理解很不合常理,但囿于语法关系,没人提出质疑,以至于对于申国的产生和历史造成了后续很多年的误解。因此,为了避免后人继续误解下去,我决定:还南→还北,因为丰镐在南阳之北。
也许诗人(薄才)创作时本来写作:还南,漏掉了介词,他以为后人能懂,结合诸侯国的现实情况,都应该能懂。但是,由于申国灭周后迅速覆灭,留下了很多历史空白,以至于后人无法理解当时的背景,只能根据本诗的文本分析,这样不免落入语法错误的泥淖。
因此,南→北,可以避免后人继续误解诗人的本意。并且,还可以形成奇数句参与押韵,也即, 迈-郿-北(南)-归,全部押韵i。
以上只考虑古今字、通假字,并未考虑古今音变,可视为版本一。
26、第一阕:天-申-翰-宣,在现代汉语中,除了申en韵之外,其余押韵an,需要修改申。但申为诸侯国名,不可改,因此需要调换词序,将「惟岳降神」后置,并修改神字:
①惟岳降神,生甫及申。→生甫及申,惟岳降神。
②神→仙。近义。现代押韵an。 这样修改字数最少。
27、第二阕:伯-宅。邦-功。现代均不押韵,需要修改。
①伯-宅。在南阳方言中押韵ai,但在普通话中不押韵。需要修改:
宅→址。近义。住址。这样,事-式-址,形成偶数句押韵i。如果按照方言读,可以不用改。
②邦→封。近义。封地。封-功,现代押韵eng,因为ong=weng。
28、第三阕:人→眷。近义。家眷。眷-田,现代押韵an。
29、第五阕:马→驹。近义。驹-土,现代押韵u。
30、第六阕:行→往。近义。前往。疆-往,现代押韵ang。
31、第七阕: 啴啴→咚咚→喘喘。不同义。纯粹为了押韵an,不过,喘气意味着奔波之苦,有近义。
32、第八阕: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柔惠且直,申伯之德。调换句序,这样,德-国,现代押韵e,因为uo=ue。这样修改字数最少。
于是,出现版本二,20250404下午16:47
1.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生甫及申,惟岳降仙。惟申及甫,系周之翰。四国于繁,四方于宣。
2.沬沬申伯,王继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址。登此南封,世执其功。
3.王命申伯,式此南封。因此谢人,以作你墉。王命召伯,撤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眷。
4.申伯之功,召伯之营。有侏其城,寝庙既成。既成渺渺,王赐申伯。四牡骁骁,钩膺沃沃。
5.王遣申伯,路车乘驹。我图你居,莫如南土。赐你介圭,以作你宝。往䢋王舅,南土是保。
6.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北,谢与诚归。王命召伯,撤申伯土疆。以峙其粮,式湍其往。
7.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喘喘。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原舅,文武是宪。
8.柔惠且直,申伯之德。柔此万邦,闻于四国。吉薄作颂,其诗甚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