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续《墨薮》卷二之四
发布时间:2025-03-27 05:32 浏览量:7
大家好!今天我们分享韦续的《墨薮》卷二的第四部分。
下面我们来看原文:
【原文25】
贞观论第十八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命整理御府古今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八卷。至十年,太宗尝谓魏征曰:“虞世南死后,无人可与论书。”征曰:“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即日诏令侍读。尝以金帛购求逸少书迹,天下争出之,持古书诣阙以献。当时莫能辨其真伪,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
【今译25】
贞观论第十八
贞观六年正月八日,唐太宗下令整理皇家府库中收藏的古今书法作品,其中钟繇、王羲之等人的真迹,共得到一千五百一十八卷。到了贞观十年,太宗曾对魏征说:“虞世南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能和我一起探讨书法的人了。”魏征回答道:“褚遂良下笔刚劲有力,很能体现王羲之书法的精髓。”太宗当天就下诏让褚遂良担任自己的书法侍读。太宗曾经用金银布帛悬赏征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于是天下人纷纷拿出家中所藏,拿着古书前往宫廷进献。当时,大家都无法辨别这些书法作品的真伪,只有褚遂良能够详细地说出每幅作品的来历,而且没有丝毫差错。
【原文26】
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初购求闻书,凡真行三百九十纸,装为十卷,草二千纸,为八卷。每听览之暇,得临玩之也。尝谓朝臣曰:“书学小道,初非急务,时或留心,犹胜弃日。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
【今译26】
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亲自书写了一幅草书屏风,展示给各位大臣看,其笔力刚劲雄健,堪称当时一绝。最初征集著名书法作品时,共得到楷书和行书三百九十张纸,装裱成十卷,草书二千张纸,装裱成八卷。太宗每次在处理政务、阅览奏章的闲暇时间,就会拿出来临摹赏玩。太宗曾经对朝中大臣说:“书法学习只是一项小技艺,起初并非当务之急,但有时留心钻研,总比虚度光阴要好。大凡各种技艺学问,没有学了却学不会的,问题就在于心思精力懈怠,不能够专心致志罢了。
【原文27】
朕少年为公子,频遭阵敌,义旗之始,乃平寇乱,执金鼓必自指挥,观其阵即知其强弱。每取吾弱以对其强,吾强以对其弱,追奔不逾百数十步,吾击其弱,突过其阵,自背而反击之,无不大溃,多用此制胜,思得其理深也。
【今译27】
我年轻时身为公子,频繁遭遇战争,在起义举旗之初,为了平定贼寇叛乱,我必定亲自执掌战鼓指挥作战,观察敌军的阵营就能知道他们的强弱。每次作战,我会用我方相对薄弱的力量去应对敌人强大的部分,用我方强大的力量去对付敌人薄弱的部分,追击逃跑的敌人不超过一百几十步,我先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突破他们的阵营后,再从背后进行反击,敌人没有不溃败的,我大多用这种方法取得胜利,对其中的道理思考得很深刻。
【原文28】
今吾临古人书,殊不学其形势,唯求其骨力,及得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然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
【今译28】
如今我临摹古人的书法,并不刻意去学习他们字体的外在形态,只追求字体的骨力,等到获得了骨力,字体的形态自然就会生成。而且我做这些之前都会先用心构思,所以最终能够成功。”
【原文29】
初置弘文馆,贵臣子弟有性识者为学生,内出书命之令学,又人间有善书者,追征入馆。十数年间,海内从风。至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帛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竞取,散骑常侍刘洎登御床引手,然后得之。其不得者,咸称洎登御床,罪当死,请付法。太宗笑曰:“昔闻婕妤辞辇,今见常侍登床。”
【今译29】
起初设立弘文馆,让贵族大臣子弟中悟性高的人作为学生,从宫廷内府拿出书籍让他们学习,同时又征召民间擅长书法的人进入弘文馆。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全国上下都纷纷响应学习书法的风气。到了贞观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太宗召集三品以上的官员在玄武门赐宴。席间,太宗拿起笔书写飞帛书,大臣们借着酒兴,纷纷到太宗手中争抢。散骑常侍刘洎甚至登上御床伸手才抢到。那些没有抢到的大臣都声称刘洎登上御床,按罪应当处死,请求将他依法处置。太宗笑着说:“从前听说过班婕妤推辞与皇帝同乘辇车的事,如今又见到常侍登上御床。”
【原文30】
龙朔二年四月,上自书与辽东诸将,谓敬宗曰:“许圉师尝自爱书,可与朝堂开示。”圉师见,甚惊喜,私谓朝官曰:“圉师见古迹多矣,魏晋已来,后唯二王,然逸少力多而少妍,子敬多妍而少力。今观圣迹,兼绝二王之书,凤翥鸾回,实古今书圣也。”
【今译30】
龙朔二年四月,唐高宗亲自写信给辽东的各位将领,对许敬宗说:“许圉师一向喜爱书法,你可以把这封信拿到朝堂上展示给他看。”许圉师看到信后,非常惊喜,私下对其他朝官说:“我见过的古代书法遗迹非常多,魏晋以来,只有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堪称绝妙。然而王羲之的书法骨力强劲但稍欠妍美,王献之的书法妍美有余但骨力不足。如今看到圣上的笔迹,兼具了二王书法的优点,字体犹如凤凰展翅、鸾鸟回旋,实在是古今以来的书圣啊。”
【原文31】
神功元年五月,上谓凤阁侍郎王方庆曰:“卿家多书,合有右军遗迹。”方庆奏曰:“臣十代从祖伯羲之书,先有四十余纸,贞观十二年,太宗购求,先臣并进讫,唯有一卷见在,今臣进讫。臣十一代祖导、十代祖洽、九代祖珣、八代祖昙首、七代祖僧绰、六代祖仲莹、五代祖骞、高祖规、曾祖褒,并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献之已下二十八人书,共十卷,并造进。”
【今译31】
神功元年五月,武则天对凤阁侍郎王方庆说:“你家中藏书丰富,应该有王羲之的遗墨吧。”王方庆上奏说:“臣的十代伯祖王羲之的书法,原先有四十多张纸,贞观十二年,太宗皇帝征集时,先臣已经全部进献完毕,现在只剩下一卷,如今我也进献给朝廷了。此外,臣的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洽、九代祖王珣、八代祖王昙首、七代祖王僧绰、六代祖王仲莹、五代祖王骞、高祖王规、曾祖王褒,以及九代三从伯祖晋中书令王献之以下二十八人的书法作品,总共十卷,也一并进献。”
【原文32】
上御武成殿示群臣,仍令中书舍人崔融为《宝章集》以叙其事,复以集赐方庆,当时举朝为荣。
【今译32】
武则天来到武成殿,将这些书法作品展示给群臣看,并且让中书舍人崔融撰写《宝章集》来记述这件事,之后又把这部文集赏赐给王方庆,当时满朝官员都以此事为荣耀。
【原文33】
开元六年正月三日,诏命整理内府古今工书钟、王等真迹,得一千五百一十卷。
【今译33】
开元六年正月三日,唐玄宗下诏命令整理内府中古今擅长书法的钟繇、王羲之等人的真迹,共得到一千五百一十卷。
韦续的《墨薮》卷二第四集就到这里,请继续收听阅读下一集。
如果本专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转发、分享,让更多的朋友受益。如果您对其他相关内容有兴趣,希望听到更多的书籍专辑,请留言告诉我,我会逐步进行制作发布的,感谢您的阅读收听!
- 上一篇:时光里的守艺人丨李佳璐:我家乡的非遗
- 下一篇:韦续《墨薮》卷二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