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昌:枣木桥耿兆昆之死
发布时间:2025-03-21 08:22 浏览量:7
引子
蒙城芡河沿岸
正文
1942年,我在顺河邹圩乡中心小学第一分校任教,校址在枣木桥泰山庙。
秋季开学不久,国民党顺河区长邹子安来校视察,目睹学生拥挤不堪,就说:“把这些神像扒掉,腾出地方让学生坐不好吗?”我说:“怕街上绅士不愿意。”邹说:“不要紧,由我负责。”当天放晚学时,就动员附近五六年级的学生带锹、掀、抬筐、绳子等工具,晚饭后把所有神像拆除。庙里的和尚知道后,忙跑到街上向地方土棍耿兆昆回报。耿兆昆字玉山,是地方上有名的土豪劣绅,掌握庙产,常借修缮庙宇向乡民索取钱粮。这次扒神触及了他的利益,岂能罢休。立即纠集街上部分群众冲进学校,声称要打先生。我们闻讯后即离开学校,暂避其锋。耿兆昆扑空,恼羞成怒,即捣毁公物、撕坏孙中山的挂像,辱骂一番后,陆续离去。
该校教导主任张伯愚,率领教师连夜赶到顺河区署回报此事,区长邹子安已进城开会,区员刘锡九代写了诉状。第二天早晨,我们动身进城。张伯愚找到了邹子安,交了诉状,又找袁益三、张秉衡,前往国民党县政府向县长袁兴业陈述耿兆昆的罪恶。袁兴业立即批示:“逮捕法办”。遂派县自卫队一名排长带一个班前往捉拿。邹子安在旁忙说:“耿兆昆把持地方,颇有势力。他有枪,五个儿子号称五只虎,去人少了,怕吃他的亏。”袁兴业说:“你再派你的区队协助。”邹子安、袁益三均是蒙城东南的显赫人物,对于异已的土棍耿兆昆把持地方,宿怀不满,早有铲除之心,奈无可乘之机,这次正是良好机遇。如果逮捕送县依法惩治,难处死刑,一旦放虎归山,其后患无穷。为铲除心患,邹子安在被派往捉拿耿兆昆的人中作了一番安排。于是,县、区武装连夜到达枣木桥,将耿兆昆住宅团团围住。这时,耿兆昆正与其姘居的族妹绰号“小火轮”熟睡梦乡,忽闻叫门声,忙披衣持枪企图顽抗,但寡不敌众,当即被擒。当带到枣木桥头时,有人给耿松绑,让其逃走。耿刚刚跑了几步,立即乱枪齐鸣,被击毙于芡河湾里。接就有人回县把缴获的枪支及耿如何拒捕逃跑,向县长作了回报。第二天,《蒙城日报》登载这一消息,云:“土棍耿兆昆,把持地方,摧残教育,捣毁学校,殴打教师,鸣枪拒捕,当场格毙。”
资料来源:
《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九辑(1991年10月)
- 上一篇:吃喝玩乐+AI辨体质,今天这场“龙砂体验”不一般
- 下一篇:李敬泽的读书、写作与阅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