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 常考古今异义词汇总(按词性分类)
发布时间:2024-11-21 10:29 浏览量:11
#寒假AI学季#
一、名词类
(一)“池”
• 古义:护城河。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今义:池塘。
• 示例讲解:在古代,“池”围绕城市,起到防御作用,是城市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而现代,“池”多是指人工挖的蓄水的小坑或者自然形成的小水塘,像公园里的荷花池等。
(二)“兵”
• 古义:兵器,武器。例如“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 今义:士兵,军队。
• 示例讲解:古文中“兵”主要强调作战用的器械装备。而现在我们说“当兵”,指的是成为军队中的一员,语义重点从武器转变为使用武器的人所构成的群体。
(三)“博士”
•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如“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 今义:学位的一种。
• 示例讲解:古代“博士”是一种官职,负责传授特定的学问知识。如今“博士”则是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学位的称谓,标志着在某一学科领域深入学习研究达到较高水平。
二、动词类
(一)“走”
• 古义:跑。如“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
• 今义:行走。
• 示例讲解:古代“走”描绘的是快速奔跑的动作,像夸父追赶太阳,速度较快。现代“走”则是较为缓慢、平稳的步行,速度概念上明显不同。
(二)“去”
• 古义:离开。如“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今义:到……去。
• 示例讲解:在古文中,“去”表达的是从某地出发而离开的动作。现在“去北京”,意思是前往北京,方向与古代相反,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见”
• 古义:看见;拜见,谒见。如“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这里是看见;“曹刿请见”(《曹刿论战》)这里是拜见。
• 今义:看到,接触;会面,接见等多种含义,且更侧重于双方会面的互动性,如“见面”。
• 示例讲解:古代“见”的含义较为单纯直接,现代含义则在不同语境下有更丰富的内涵,在表达“会面”时更强调双方的互动交流情境。
三、形容词类
(一)“卑鄙”
• 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今义:品德低下。
• 示例讲解:诸葛亮说自己“卑鄙”是自谦之词,说自己出身和才学有限。现在“卑鄙”则是用于批判他人道德品质恶劣,是个贬义词。
(二)“鲜美”
• 古义:鲜艳美丽。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 今义:食物味道好。
• 示例讲解:文中描绘桃花林里花草的样子是鲜艳好看。而现代我们说一道菜“鲜美”,是形容其口感和味道,不再用于形容景色等非食物的事物。
(三)“穷”
• 古义:穷尽,完结;困窘,处境艰难。如“欲穷其林”(《桃花源记》)这里是穷尽;“穷冬烈风”(《送东阳马生序》)这里是深、极,也可理解为在寒冬时节处境艰难。
• 今义:贫穷。
• 示例讲解:古代“穷”更多表示一种状态的极致或者处境不佳,如探索到林子的尽头,或者在寒冷冬天的困苦。现在主要指经济方面的匮乏。
四、数词类
(一)“几何”
• 古义:多少。如“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
• 今义:数学中的一门学科。
• 示例讲解:文中是在询问狼的狡诈手段能有多少,是数量上的疑问。现代“几何”成为数学分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等性质,语义完全转变。
(二)“三”“九”等虚数
• 古义:常表示多数。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公输》),这里“九”并非实指九次,而是多次。
• 今义:实数三、九等。
• 示例讲解:古代在文学表达上,常用“三”“九”等数字夸张地表示数量多,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现代则只是单纯的数字概念。
五、代词类
(一)“之”
• 古义:可作动词“到……去”;助词“的”;代词,代人、事、物等。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中“之”为“到……去”;“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中“之”为“的”;“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中“之”指代“这件事”。
• 今义:多用作代词或助词,无“到……去”的动词用法。作代词时指代对象更广泛;作助词时用法也较为多样,如“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等。
• 示例讲解:在古文中“之”的用法非常灵活。像“吾欲之南海”明确表示前往南海的动作。而现代“之”的动词用法基本消失,在一些固定短语如“总而言之”中作助词,起调节音节等作用,在“他之所学”里则表示“他所学的东西”,代词用法也与古代有一定区别,且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文言文引用语境中。
(二)“其”
• 古义:可作代词,代人、物、事等,相当于“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那”“那个”等;也可作语气词,表反问、揣测等语气。如“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中“其”为“他的”;“其真无马邪”(《马说》)中“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
• 今义:主要用作代词,指代人或事物,如“其中”“其他”等。
• 示例讲解:古文中“其”的指代范围广且语气词用法丰富。如“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逊于使命》)里表祈使语气。现代“其”作为代词较为单纯,像“各得其所”就是每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主要起指代作用,语气词用法在现代汉语口语中几乎消失,仅在书面语或特定文学表达中有少量保留。
六、副词类
(一)“但”
• 古义:只,仅仅。如“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 示例讲解:在古代诗句里“但”只是表示听到的仅有黄河流水声,起限定范围作用。现代则主要用于连接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句子或成分,如“他很努力,但成绩不理想”,语义和语法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二)“再”
• 古义:两次,第二次。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 今义:又一次,再一次,表示重复。
• 示例讲解:古文中“再”明确是次数的表述,指第二次击鼓。现代使用“再”时,如“再次相见”,没有次数限制,只要是重复发生的行为都可以用,语义更为宽泛灵活。
(三)“或”
• 古义:有的人,有的事;有时。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中“或”为“有的人”;“或王命急宣”(《三峡》)中“或”为“有时”。
• 今义:或者,表示选择关系。
• 示例讲解:古代“或”的含义更侧重于不确定的个体或时间点。像“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表示也许不同于这两种心情的情况。现代则主要用于提供选择,如“苹果或香蕉”,是在两者之间进行选择的连接词,语义重点从不确定转为选择关系。
七、连词类
(一)“而”
• 古义:可表并列,如“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意为“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而”连接“黑质”与“白章”两个并列的成分;可表承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而”表示“望”与“还走”先后发生的承接关系;可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而”译为“但是”,表前后语义转折;还可表修饰,“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而”连接“恂恂”与“起”,说明“起”的状态是“恂恂”的,作状语修饰动词“起”。
• 今义:多用作连词,表转折、并列等关系,但在口语中使用频率相对降低,且在表承接、修饰关系时,用法不如古代文言文那么丰富多样。在书面语中,如“美丽而大方”表并列,“知难而退”表承接(语义上有先后顺序),“似是而非”表转折。
• 示例讲解:古代“而”在文言文中用法极为灵活,能细腻地表达多种逻辑关系。像表并列时,前后成分地位平等;表承接时,动作有先后顺序;表转折时,前后语义相反;表修饰时,强调动作的状态或方式。现代使用“而”时,虽保留了部分功能,但在日常口语交流中,人们更多地会使用“和”“但是”“就”等词来替代“而”表达相应关系,其使用场景和范围有所缩小。
(二)“然”
• 古义:可作代词,“这样,那样”,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指代前面所经历的种种忧患与安乐的情况;可作形容词,“对,正确”,“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即吴广认为是正确的;可作连词,表转折,“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然”译为“然而”,表转折语气;还可作词尾,“……的样子”,“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俨然”表示屋舍整齐的样子。
• 今义:多作连词,表转折,“然而”“可是”;也可作代词,“这样”,如“当然”“然后”,但在词尾表示“……的样子”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仅保留在一些固定短语或书面语中,如“飘飘然”“显然”。
• 示例讲解:古代“然”的功能多样,作为代词可指代前文内容,作为形容词可表肯定判断,作为连词转折意味明显,作词尾能生动地描绘事物状态。现代“然”主要集中在连词和部分代词用法上,像“虽然”“既然”等词中的“然”都是表转折或顺承等逻辑关系的连词用法,而词尾“……的样子”的用法已不常见,仅在特定语境或文学性表达中留存,如“淡然处之”,“淡然”描绘出一种不在意、超脱的样子,但日常口语里较少这样使用。
八、介词类
(一)“于”
• 古义:可表处所,“在”“从”“到”,如“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于”表示“在”长勺这个地方作战;“受地于先王”(《唐雎不辱使命》),“于”意为“从”先王那里接受土地;“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是“到”,表示都到齐国来朝拜。也可表对象,“向”“对”,“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于”为“对”,意思是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还可表比较,“比”,“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于”表“比”,即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 今义:在现代汉语中,“于”作为介词仍保留部分用法,如“在”“对于”“向”等,但使用频率相对古文中有所减少,且在口语表达中,常常会被更简洁直白的“在”“对”“比”等词替代。例如“我在北京学习”,一般不会说成“我于北京学习”;“他对我很好”,也不会说成“他于我很好”;“他比我高”,也很少用“他高于我”的表述。只有在一些书面语、成语或固定短语中,“于”的古汉语用法仍较为常见,如“青出于蓝”“业精于勤”等。
• 示例讲解:古代“于”是极为常用的介词,其用法丰富,能精准地表达各种语义关系。在表示处所时,能清晰地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方位或事物的来源去向;表对象时,明确动作所针对的目标;表比较时,则建立起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现代虽然保留了部分功能,但在日常交流的自然语言中,已逐渐被更符合现代语言习惯的词汇所取代,仅在特定的、较为正式或具有文化传承性的语言环境中沿用。
(二)“以”
• 古义:可作介词,表凭借,“用”“拿”“把”,如“以刀劈狼首”(《狼》),“以”为“用”刀砍狼的头;表原因,“因为”“由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是“因为”,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表时间、处所,“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以”为“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也可作连词,表目的,“来”“用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以”表目的,即嘱托我写文章来记述这件事;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以”可译为“以致”,用来堵塞忠诚进谏的道路。
• 今义:在现代,“以”作介词时,主要表示“用”“凭借”“按照”等意思,如“以理服人”“以身作则”,但在口语中,“用”“按照”等表述更为常用。作连词时,表目的的用法仍有保留,如“我们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不过在日常表达中,也常被“为了”等词替代。而表结果的“以致”,则演变成了一个独立的词语,如“他粗心大意,以致犯下大错”。
• 示例讲解:古代“以”的用法广泛且复杂,无论是作介词还是连词,都在文言文中起着构建语义逻辑的重要作用。作介词时,其多种表意功能能准确地说明动作的方式、原因、时间地点等要素;作连词时,目的与结果的表达使句子层次分明。现代“以”的用法虽有传承,但在口语化进程中,部分功能被其他更通俗易懂、使用频率更高的词汇分担,其使用场景也更多地偏向于书面语、正式场合或特定的文学性表达。
九、兼词类
(一)“焉”
• 古义: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可译为“在那里”“从那里”等。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焉”表示“在其中”,即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也可作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焉”为“哪里”,意思是况且把土石放置在哪里呢;还可作语气助词,无实义,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焉”在句末,辅助表达陈述语气。
• 今义:在现代汉语中,“焉”作为疑问代词“哪里”的用法仍有保留,但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书面语或文言文引用中。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里的“焉”就是“怎么”的意思。而其兼词和语气助词的用法在日常口语和现代白话文写作中已基本消失,仅在特定的文学语境、古汉语研究或一些成语、固定短语里能看到,如“心不在焉”,“焉”在此处已虚化,不表具体实义,只起到构词的作用。
• 示例讲解:古代“焉”的用法较为丰富,兼词的特性使其能在表达中简洁地融合“于”和“之”等词的意义,在句中起到表示处所、对象等作用;疑问代词用法可用来提出疑问;语气助词用法则有助于调整句子的语气节奏。现代由于语言的演变,其功能逐渐被其他更明确、常用的词汇所取代,仅在特定的文化传承和文学表达领域还有所体现,日常交流中已很少使用。
(二)“诸”
• 古义:相当于“之于”“之乎”。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即“之于”,把它投放到渤海的边上;“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论语·子罕》),“诸”为“之乎”,意思是有一块美玉在这里,是把它放在柜子里收藏起来呢。
• 今义:在现代汉语里,“诸”的这种兼词用法已很少见,多在一些书面语、成语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留存。如“付诸东流”,这里的“诸”相当于“之于”,表示把东西扔到东流的水里,比喻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它更多地是作为一个具有文言色彩的词汇元素存在,而不是日常口语或现代白话文创作中的常用词。
• 示例讲解:古代“诸”的兼词用法有效地简化了语言表达,在文言文中能够快速地连接动词与宾语、表达疑问语气等。但随着语言的发展,现代社会更倾向于使用明确区分的词汇来表达相应的语义关系,“诸”的古用法因此逐渐式微,仅在一些固定的、带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表达形式中继续发挥着其独特的、标志性的文言符号作用,让人们在使用这些成语或阅读经典文献时,能感受到古汉语的精炼与深邃。
十、时间词类
(一)“曩”
• 古义:以往,从前,过去的。如“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意思是从前和我祖父住在一起的人家,现在十户当中剩不下一户了。
• 今义:在现代汉语中,“曩”已很少使用,仅在一些书面语、文言文引用或仿古风格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用以营造古朴、典雅的氛围,日常口语和现代白话文写作基本不再使用这个词来表达“从前”的概念,一般会使用“以前”“过去”等通俗易懂的词汇。
• 示例讲解:古代“曩”是一个典型的表示过去时间的词汇,在文言文中能够明确地界定时间范畴,使叙述具有历史感和层次感。但由于现代语言追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且词汇体系不断丰富更新,“曩”这样较为生僻、文言色彩浓厚的词汇逐渐被边缘化,只有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文化研究等领域,才会因其独特的古雅韵味而被选用。
(二)“旦日”
• 古义:第二天,明日。如“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里“旦日”就是指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和他坐着交谈。
• 今义:在现代,“旦日”这种表述已不常用,人们通常用“明天”“次日”来表达相同的意思。“旦日”更多地出现在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研究以及古装影视、文学创作等情境中,以保持与古代语境的契合,体现特定的历史文化氛围,但在日常的交流沟通和现代通用的书面表达中已基本绝迹。
• 示例讲解:“旦日”在古代文言文中是一种简洁而常用的时间表达方式,对于构建叙事的时间顺序和情节推进有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语言的演变和现代化进程,人们的时间表达方式更加多样化和口语化,“旦日”这种具有较强文言特征的词汇逐渐退出了日常语言使用的舞台,仅在特定的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领域保留着其独特的价值,成为连接现代与古代文化的一个时间词汇纽带。
十一、其他类
(一)“牺牲”
• 古义: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这里的“牺牲”指的是祭祀时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 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如“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人民牺牲了自己”,此“牺牲”与古代祭祀用品的含义截然不同,是一种抽象的、具有崇高精神内涵的表达,通常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伟大事业中的奉献行为。
• 示例讲解:从古代到现代,“牺牲”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演变。古代主要聚焦于宗教祭祀礼仪中的特定物品,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和物质性。而现代则更多地被赋予了精神层面的意义,成为一种对高尚道德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概括,这种语义的转变反映了社会价值观和文化内涵的深刻变迁,从对神灵的供奉到对人类伟大精神的尊崇与弘扬。
(二)“可以”
• 古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用来,“可以”即可以凭借(它)、可以用来。如“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论战》),意思是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 今义:表示许可,能够。如“你可以去参加比赛”,主要表达一种允许、具备某种能力或可能性的意思,“以”字原本的凭借之意已虚化,成为一个语气助词,整个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都有了较大改变,更侧重于主观判断和许可的传达。
• 示例讲解:古代“可以”是两个词的组合,在句中表达的是基于某种条件或事物而具备做某事的可行性,结构和语义相对复杂。现代“可以”则融合为一个词,语义更为简洁直接,更多地体现了对行为主体在能力、权限或条件方面的一种肯定性判断,使用频率更高且用法更加灵活多样,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各种书面表达中。
掌握这些不同词性的古今异义词,能让我们在解读初中文言文时,更精准地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义,避免以今释古的错误,从而深入体会文言文的精妙之处,感受古代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提升文言文学习的效果与素养。
- 上一篇:卫建民:给理工科大学生谈读书
- 下一篇:读书 | 卫建民:给理工科大学生谈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