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三国演义》骗了!正史中的关羽,死得比你想的憋屈的多
发布时间:2025-06-24 19:55 浏览量:12
《——【·前言·】——》
《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千军万马中,横刀立马的英雄,但翻开《三国志》,会发现,关羽真正的死,远没有那么体面。
大敌当前,却被队友背后捅刀,关羽最后的结局到底有多憋屈?
219年,关羽带兵北伐,目标是魏国重镇——樊城。
这次出兵,刘备刚刚拿下益州,后方稳定。关羽趁曹操主力在西线忙着应付汉中,抓住机会发起猛攻。
刚开始战果惊人。于禁带着七支援军赶来,结果赶上秋雨连绵,汉水暴涨,关羽下令开闸放水,直接淹了魏军。
于禁被迫投降,副将庞德拒降,被当场斩杀。
这场“水淹七军”让曹操朝堂震动,一度讨论是否迁都避锋,洛阳是不是还能守都成了问题。
但关羽进攻樊城的布局存在问题。
他人手本就不多,还得分兵驻扎围头、水军调度驻在汉水,后勤粮草落在四冢。
这样一来,一旦一处被攻破,整条战线都吃紧。
曹仁死守樊城,城里局势确实紧张,但援军很快上路。
徐晃是这波增援的主力。他先是佯攻围头,引诱关羽注意力,随后迅速调兵突袭四冢。四冢一失,粮道断了,问题就大了。
关羽反应不慢,带了五千人回援。但徐晃准备充分,早在四冢布下伏兵。关羽兵马刚进,伏兵齐出,打了个正着。
傅方、胡修两名部将当场阵亡,后勤线完全断裂。
樊城压力顿减,曹操看准时机,着手策划更大的反击,关键一步是联合东吴。
这时候司马懿给曹操出了个主意:与其硬刚,不如拉孙权入局,两面夹击关羽。曹操爽快答应,还给出诱人条件,答应割让江南部分封地作为交换。
这一招要命,等于是让东吴从背后掏关羽的老窝。
关羽一门心思围攻樊城,完全没想到老东家背后已经有人在布局。
孙权不是突然起意。早些年他曾想与刘备联姻,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关羽儿子。结果关羽直接回绝,让孙权面子挂不住。这笔账一直记着。
这回听说曹操要联手对付关羽,孙权动了心。
吕蒙提出“白衣渡江”的奇招,先麻痹敌人再一口吞下荆州。
孙权采纳后,吕蒙立刻开始部署,一步步实施计谋。
吕蒙先假装生病,退出军务,把陆逊推上前台。
陆逊当时年轻,没多少战绩,关羽对他根本没当回事。
陆逊假戏真做,外表一副文弱书生模样,暗地里却把前线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荆州守将糜芳和士仁,一个镇守江陵,一个把守公安,都是刘备旧部,但和关羽关系紧张,平时不太被重用,关羽出征前对他们更是冷言厉色。
这俩人心里都打鼓,总觉得出点差错会被治罪。
吕蒙趁陆逊稳住荆州局势后,突然出兵。
白衣渡江、出其不意,东吴军队兵不血刃拿下江陵、公安。糜芳、士仁根本没抵抗,主动投降。
关羽这边还在前线苦战,后方就成了东吴的地盘。他还没来得及撤,就接到江陵失守、妻儿被俘的消息,整支军队瞬间军心动摇。
没有补给,没有退路,整个荆州防线一夜崩盘。
这一战改变了整个局势。魏军从正面压,吴军从背后咬。关羽陷入前后夹击,几乎成了一个孤军被围在敌腹之中。
他原本想借廖化向刘封、孟达求援,但这两人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关羽陷入绝境。
关羽最引以为傲的荆州,被自己人拱手送出。
不是打不过,而是从一开始就没想到会被人“背刺”。
樊城打不下来,荆州又丢了,关羽彻底陷入孤立。
这时候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威震华夏”的关云长了。兵败如山倒,身边将士开始逃散。
水军溃散,陆路退路被断,士气低落,一线部队不断有人自乱阵脚。
他原本想着退回荆州,至少还能守江陵,但得知江陵、公安全被东吴占了,自己的家人也已被俘,才彻底明白局势崩了。
粮草没了,后方没了,援军更别指望。他最后一招,是派廖化向刘封和孟达求援。
可惜这两人,之前就和他关系不好。关羽性格直,脾气重,说话从不留情,平时把孟达看成庸才,对刘封也是处处打压。
现在人走茶凉,两人收到消息后干脆装聋作哑,一点没动。
廖化空跑一趟,关羽的希望等于彻底熄了。
他只剩一条退路:麦城。麦城是个不大的城镇,地处要道,算是个临时据点。关羽带着残兵退到这里,想做最后一搏。
但局势比他预想的还糟。孙权这边没有放松,一早就布下天罗地网。
潘璋是前锋大将,手下还有一员猛将叫马忠,两人带兵埋伏在关羽西逃的必经之地。
关羽想从麦城突围,走的是临沮这条路。刚到地方就中了埋伏。
潘璋主力围剿,马忠兵马切断退路。关羽和儿子关平奋力拼杀,最后寡不敌众,被马忠一举擒下。
关羽至此战死未遂,败局彻底定下。
他当年横刀立马,如今败走荒郊,被活捉斩首,连兵器都未曾保住。
关平一同被俘,父子二人被押往江东。关羽的死,不是败在战场,而是败在后方、败在人心、败在局势。这才是最让人憋屈的地方。
孙权收到关羽父子的首级后,没有马上动手,而是犹豫过一阵。
按说,能活捉关羽,绝对是个大功。杀了,能震慑敌人;不杀,也许能利用,但孙权心里明白,关羽这人骄傲到骨子里,要劝降,根本不可能。
当时关羽被俘后,确实有劝降的环节。
东吴派人试探,但关羽态度极硬,不愿低头、不愿投降、不愿妥协。
这让孙权彻底断了念想。再留,也没意义。再加上关羽影响太大,若不及时处理,恐生后患。最终孙权拍板:斩。
关羽父子被斩首,首级被装入木匣,送往许都。
这也是策略的一部分。孙权既然与曹操联手,自然要交差。把首级送过去,是宣告战功,也是表忠诚。
但曹操收到关羽首级后,反而没高兴。他早年和关羽有点交情,关羽败走华容道放他一马,这事他记得很清楚。
所以这次收到关羽首级,他命人厚葬。按照诸侯之礼,在洛阳为关羽立墓建冢,史称“关林”。
与此同时,孙权也在当阳为关羽身体安葬,称“关陵”。头葬北方,身留南地,一人二冢,千年对望。
而刘备得知关羽死讯后,在成都痛哭不已,还特意在武侯祠旁边建衣冠冢,为关羽设祭。
三方分别为同一人立墓,古今罕见。洛阳关林、当阳关陵、成都衣冠冢,至今都保留。
可无论哪一个墓,再隆重,也掩不住他最后战败被擒的事实。
《三国演义》把关羽写得像神,败走麦城之后“怒目而死”、显圣托梦、风雷大作,真实历史中,他只是个失败的将军,在两线夹击中孤立无援,最后死在老对头的刀下。
这场失败,没有神力、没有奇迹,只有清算、背叛和一步步走错的局。
参考资料:
1. 陈寿.《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三民书局,2010年版。
2. 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