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打一把青龙偃月刀要多少钱?让小闫告诉你
发布时间:2024-12-10 10:01 浏览量:5
“关羽打一把青龙偃月刀要花多少钱?”
“怎么跟着康熙学种地?”
“电脑编程竟然诞生于织布技术?”
“郑和是咋做到科学‘下海’的?”
……
乍看这些问题,可能让人不明所以。实际上,这些问题背后是中国古代传统技艺和现代生活的交融,蕴藏着科技、历史、文化的活力与价值。
这些问题都来自《跟着小闫学百工》—— 一档把时下喜闻乐见的真人秀元素与科学技术史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微综艺”。自11月1日起,该5集系列节目在B站每日更新,每集约30分钟,分别从冶铁、航海、造船、织染、耕种五大主题出发,探索中国古老的百工技艺。
《跟着小闫学百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师生打造,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联合制作。他们在严肃做学问的同时,试着花式玩转科普,让学术研究更贴近大众。
受访者供图
百工泛指古代各类手工业者、手工业行业和手工技艺。《周礼·考工记》载:“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
“百工不仅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还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节目总导演兼策划、科学史所科普主管闫星汝说,沿着历史脉络,将科学史所对中国古代百工技艺传承演变的研究成果用“微综艺”的方式进行传播,可以打破学术知识和大众间天然的“屏障”,使“干货”为观众所消化吸收。
在闫星汝看来,寓教于乐,通过“真人”将知识“秀”出来是节目的一大特色。
节目首期的第一个实录画面落在北京首钢园的几座大型炼钢炉前。和煦的阳光下,“小闫老师”介绍节目形式:她将作为团长,与几名研究生和小学生组成探访团,跟随专家实地深入5项传统技艺的古、今第一现场,参与多个互动与讨论环节。
将“冶铁”作为主线索,科学史所研究员黄兴带领探访团,率先进入首钢园3号高炉,在庞大的炉壁管道间探讨古今炼铁技术和设备上的异同。随后,科学史所研究员郑诚携其论著登场。他基于《铁冶志》这本失而复得的古书,追溯了明代官营铁冶规模最大的遵化铁厂之历史。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探访团旋即“穿越”回遵化铁厂,即位于河北省遵化市铁厂镇的遵化铁厂遗址。即使大明风华不再,遗址处早已杂草丛生,但在郑诚熟练的指引下,观众们还是能跟着探访团在一面出现奇怪红色分层的高大土墙旁,想象明代时这里的一座冶铁炉释放出1400~1500摄氏度的高温,经年间永久烧红了这片泥层。
此外,闫星汝将“百问百答”作为贯穿全程的重要环节。“真人秀重在真人的沉浸式体验及互动。探访团可以随时脑洞大开,向专家提出新的发现与疑问。”
比如在第一期中,科学技术史研究生聚焦于传统冶铁方法的环境破坏、古今钢铁冶炼的难点等问题,而小学生则更关心“关羽打一把青龙偃月刀要花多少钱”这类充满童趣的困惑,配合专家们详实的分析和解答,再由团长主持串联主线,使节目内容环环相扣、妙趣横生。
谈及节目的由来,闫星汝说初衷非常简单:“我想找到某种方式,把关于中国古代百工技艺的不同视角呈现在同一块‘画布’中。”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普主管,闫星汝近几年已经制作过多部精品科普短视频,但她并未满足于此,转而思考如何增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电视上播放的真人秀综艺令她灵光闪现——“我们是不是可以融入这种形式,以中国古代百工技艺为抓手,制作出将学术与真人秀有机结合的新型综艺?”
未知的形式、未知的效果,闫星汝说干就干。2023年7月,借助科学史所内的师生力量,她开始了脚本的试写和打磨。
“如何流畅串联起预设的场景、知识点、不同的专家等诸多元素是策划过程中最大的困难。”科学史所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生白昱坊说,“比如在‘冶铁’中,为了完成从北京首钢园到遵化铁厂遗址的‘丝滑转场’,师生们不厌其烦地讨论,最终想到在中间设置‘创新实验室’环节,以趣味性的指南针制作实验作为衔接。”
2023年11月底,节目正式开始录制。“我们一开始甚至连合适的光都不会找,拍出来都是黑的。”白昱坊回忆道。
节目后期制作也不是个轻松活。令闫星汝印象深刻的是,在拍摄完成后,黄兴和郑诚两人为了确保自己在现场发挥的内容准确无误,更是将母带挨个儿看了一遍,才交给剪辑师挑素材制作正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期节目的“写-邀-录-制”虽进展缓慢但大功告成。在初次试水有了经验后,团队信心倍增。经过一年的集思广益和精心制作,5期节目如期上线并顺利播出,闫星汝最初的构想也变为了现实。
“有味道”“很耐看”——节目播出后,节目嘉宾兼顾问、科学史所副研究员李劲松收到了这样的观众评价。在他看来,饶有余味的原因除了节目形式新颖外,还在于节目深厚的学术基础。
比如在第四期“织染绣”中,李劲松带领探访团成员穿梭于靛蓝相间、花纹图案各异的布帘之间。他对应着一块块成品、半成品状态下的布帘,把染色步骤与麻布中纤维素纤维上的染色物质在化学反应后变色的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解释,技艺背后的科学性使人更加惊叹于中国古人的智慧。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古代化学史领域的行家,短短一期节目折射出的是李劲松多年来对这一项传统技术孜孜不倦的探索。与他一样,节目中所有学者都在真诚地分享、传递自己求索的成果与心得。
“最大限度发挥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果的价值,离不开匠人的传承发展、学者的研究梳理以及媒体的宣传科普。《跟着小闫学百工》正是这样一座沟通三者的桥梁,这在积极建设文化强国的当下尤为可贵。”李劲松说。
节目最后一期临近结束时,“期待第二季”“下一季见”的弹幕齐齐飘过,代表着这种学术性“微综艺”得到了大众的认可。闫星汝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对接下来的工作充满期待。
“这一次我们搜集到的线索范围还局限在科学史所内,如果有下一季的话,我们会加强与更多科研院所的联动,呈现出更多维度的学科链接,同时融入与线上观众的互动,以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闫星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