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远教授妙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从古籍经典到临床新探
发布时间:2025-06-03 13:59 浏览量:23
张志远教授妙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从古籍经典到临床新探
在中医的浩瀚典籍中,《金匮要略》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其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更是蕴含着无穷的临床智慧。张志远教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挖掘该方的应用价值,不仅精准把握其传统主治范畴,更拓展出独特的临床应用新境界,让千年古方在现代临床中焕发勃勃生机。
古今录验续命汤,原载于《金匮要略》,被明确记载可用于治疗风痱之症。患者常出现口不能言、身体难以自如转侧的症状,此外,手足麻木、下肢行走困难等情况也在其治疗范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该方所针对的病症,与脑梗死、脑出血引发的半身不遂证有所区别,即便是在面对急性脊髓炎(有时医院诊断难以给出确切病名)时,也能发挥独特疗效。张志远教授经过大量临床实践发现,方中的石膏并非不可或缺的关键药物,减去后并不会对整体疗效造成影响。他指出,该方的核心功效在于温通经络、宣散风寒并活血,通过微微出汗的方式,使病邪随汗而解,达到治疗目的。
张志远教授不拘泥于古方的传统应用,大胆创新,将古今录验续命汤灵活运用于外感风寒之症的调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当患者出现骨节酸痛且无汗、口噤、四肢拘挛疼痛(疼痛剧烈如被棍棒击打)等症状,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中了‘邪气’”(实则为恶风侵袭)时,该方往往能药到病除。他总结出的常用剂量为:麻黄10克、桂枝10克、当归12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川芎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后分两次服用。同时,张志远教授强调服药后的调护细节:服药时需盖被保暖,再喝一碗热粥,借助热粥的力量助药力发散,促使微微汗出,待汗出后,病症常常能随之痊愈。
在山东莱芜的临床实践中,有一则颇具代表性的病例。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性患者,发病四天后前来求诊。张志远教授运用古今录验续命汤为其治疗,患者服用一帖后并未出汗,教授根据病情判断,让患者继续服用一剂。果然,再次服药后,症状迅速消失,患者恢复健康。基于丰富的临床经验,张志远教授还发现,若在原方中加入独活15克,止痛效果会更为显著,能使药物发挥更快的治疗作用,为患者减轻痛苦,加速康复进程。
张志远教授对古今录验续命汤的应用见解与临床实践,是对中医经典方剂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拓宽了该方的应用范围,更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思路,彰显了中医经典方剂在现代临床中的强大生命力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