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尺巷典故看中国外交的包容智慧
发布时间:2025-05-31 03:24 浏览量:23
王毅在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场合,巧妙援引“六尺巷”典故。这个清代故事中,礼部尚书张英面对邻里宅基地争端,以“让他三尺又何妨”的诗句劝家人退让,邻居深受触动亦让地三尺,最终化干戈为玉帛,成就一段“各让三尺成巷”的佳话。
这一典故的引用,暗含中国对国际争端解决的深刻思考。当下世界各国利益交织,摩擦难免,若一味固守立场、激化对立,只会让矛盾升级。而“六尺巷”传递的互谅精神,恰如一把钥匙——唯有以包容取代对抗,以协商替代冲突,才能打破僵局。
国际调解院的成立,正是对这一智慧的实践。作为创新型争端解决平台,它为各国提供了平等对话的通道,既不同于刚性诉讼程序,又能以灵活方式化解分歧。这种将“三尺退让”的东方哲学转化为国际治理方案的实践,既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文化底色,更展现了推动世界和平的务实担当——让对抗的“壁垒”变为沟通的“巷道”,正是古今智慧在全球治理中的生动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