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首宋代听雨绝唱:风吟雨诉入诗篇,句句含情韵万千
发布时间:2025-05-27 06:15 浏览量:25
—【01】—
不许抬头篷底下,仅容舒膝簟中间。
听风听雨听滩浪,才得晴时出看山。
—— 宋・邓深《雨卧舟中》
雨中的小舟,空间是那样的局限,连想要抬起头来,都会碰到低矮的船篷。
在铺着竹席的船舱中间,也仅仅能够容纳蜷曲的双膝,勉强得到一丝舒展。
身体受困于这方寸之地,行动不得自由,但是感官却因此变得格外敏锐。
那风声的呼啸,雨点的滴答,以及船只拍打水边浅滩时浪涛的声响,便成了此刻天地间唯一的音乐。
在这风雨声中,心绪或许会有些许的沉闷,但更多的是一种被迫的宁静。
当外界的纷扰被雨幕隔绝,当目光所及只有船篷与舱板,耳朵便成了感知世界最主要的通道。
风有风的语言,雨有雨的节奏,浪亦有浪的倾诉,它们共同演奏着天地的乐章。
只能这样静静地听着,耐心地等待着,直到风雨停歇,天空放晴的那一刻,才能走出这小小的船舱,去舒展筋骨,去饱览那雨后焕然一新的青山。
这份等待,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在有限的空间里,用心去聆听自然的絮语,未尝不是一种独特的体验。
—【02】—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年少时,在歌楼中听雨,屋内红烛摇曳,罗帐低垂,歌舞升平,那雨声不过是欢乐宴席间的点缀。青春的岁月里,不知愁滋味,连雨声都显得浪漫而诗意。
到了壮年,漂泊在外,在客舟中听雨。宽阔的江面,低垂的云层,一只失群的大雁在西风中哀鸣。此时的雨,裹挟着羁旅的愁思、人生的沧桑,每一滴都敲打在心头,泛起无尽的凄凉。
如今,两鬓斑白,在僧庐下听雨。历经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内心早已波澜不惊,任凭那雨在台阶前滴滴答答,从黄昏一直下到天明。这雨声不再牵动情绪,却成了岁月流逝的见证,见证着从少年到暮年,从繁华到孤寂的人生蜕变。
—【03】—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 宋・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倚在枕上,悠闲地翻看诗书,这是何等惬意的时光;门前的景致,在细雨的滋润下,更显清新秀丽。
秋雨淅淅沥沥,打湿了庭院中的草木,也浸润了诗人的心田。在这静谧的氛围中,连那木犀花都显得格外温柔多情,似在向人诉说着无尽的情意。
病后初愈的李清照,在这风雨相伴的日子里,以诗书自娱,以花木为友,将生活的苦涩化作了诗意的闲适,在风雨中寻得了内心的安宁。
—【04】—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夜深了,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狂风呼啸,大雨倾盆。风雨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千军万马在奔腾。
此时的陆游,虽已年迈体衰,困卧在床,但那颗报国的雄心却从未熄灭。在这风雨声中,他仿佛又回到了战场,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在冰封的河流上驰骋,为收复失地而奋勇拼杀。
现实中的风雨与梦境中的征战相互交融,风雨声成了他抒发壮志未酬的媒介,每一阵风声、每一滴雨声,都饱含着他对国家的深深忧虑与无限忠诚。
—【05】—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
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
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难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 宋・李清照《满庭芳・小阁藏春》
小小的楼阁,仿佛藏住了整个春天;悠闲的窗户,锁住了白昼的时光,画堂内显得格外幽深静谧。盘香渐渐烧尽,日影慢慢移下帘钩。
自己亲手栽种的江梅,渐渐生长得繁茂起来,又何必一定要去水边登楼赏景呢?只是这里无人到访,寂寥的氛围,就如同当年何逊在扬州时那般。
江梅向来以韵致高雅取胜,却难以承受风雨的摧残。不知从谁家传来横笛之声,更添浓愁。不要为梅花的香消雪减而遗憾,要知道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留存。在这难以言说的时刻,唯有在良宵淡月之下,那梅花稀疏的影子,依然风姿绰约。
风雨中的梅花,既是诗人的自喻,也是对美好易逝的感慨,在风声雨声中,流淌着无尽的哀愁与对生命的思索。
—【06】—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
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
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 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暖风将莺雏渐渐吹老,细雨让梅子日益肥硕,正午时分,高大的树木投下圆圆的清凉树阴。这里地势低洼,靠山又近,衣服容易潮湿,需要不断熏烤炉火。
环境寂静,乌鸢自得其乐,小桥外,新生的绿水潺潺流淌。我久久地倚靠着栏杆,眼前的黄芦苦竹,让我恍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九江的船上。
每年都像那春社时飞来的燕子,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暂栖在人家的房梁上。暂且不要去想身外之事,还是常常饮酒作乐吧。我这江南的倦客,形容憔悴,实在不忍心听那急促繁杂的管弦之音。在歌筵旁,先安置好竹席枕头,让我在酒醉时能安然入眠。
风声雨声中,蕴含着漂泊的无奈与对人生的倦怠,那声声风雨,似在诉说着无尽的沧桑。
—【07】—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着心爱的宝剑。恍惚间,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号角声响彻各个营垒的战场。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塞外的军歌,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整顿军队,准备出征。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欲聋。一心想要完成替君王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的美名。可惜,如今白发已生,理想却依然未能实现。
虽然词中未直接描写风雨,但那征战的豪情与现实的无奈,恰似风雨般冲击着诗人的内心,在无声处,听尽了壮志难酬的悲叹。
—【08】—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近年来,世态人情淡薄得就像一层薄纱,可谁让我还要骑马客居在京城呢?在小楼中,听了一夜的春雨淅淅沥沥;明天一早,深幽的小巷中,定会传来叫卖杏花的声音。
闲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在晴朗的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分茶。不要叹息自己的白衣服会被风尘染污,等到清明时节,我就可以回到家乡了。
一夜的春雨声,交织着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寄托着归乡的期盼,在这雨声中,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与希望。
—【09】—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 宋・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满江的春愁,需要美酒来消解。船在江面上轻轻摇晃,岸上酒楼上的酒旗迎风招展。经过了秋娘渡与泰娘桥,风飘飘,雨潇潇,春愁更添几分。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洗净这漂泊在外的客袍?与家人一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盘香。时光匆匆,轻易地就把人抛却,樱桃才红透,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风雨声中,夹杂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每一声风雨,都像是时光的脚步,催促着游子的归心。
—【10】—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
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 宋・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杭州的湖光山色,确实是东南一带最美的,一眼望去,辽阔千里。你这地方官还能有几次机会来到这里?即便在酒宴上醉倒,也愿意在此流连忘返。
沙河塘里,华灯初上,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曲子。夜深风静,我正想回去,只见一江明月,如同碧绿的琉璃一般澄澈。
虽然词中未着重描写风雨,但那夜阑时的风,却为这美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静谧与诗意,在微风中,诉说着对友人的不舍与对美景的留恋。
—【11】—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 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唱完了《阳关三叠》,泪水还未拭干,功名不过是身外多余的事,还是多吃饭保重身体吧。水天相连,好像将两岸的树木送向无穷的远方,乌云挟带着雨水,把重重的高山掩埋了一半。
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而人间行路却是更艰难。
带雨的云与被掩埋的山,暗含着风雨的意象,在这风雨的背景下,抒发了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感慨,以及离别的哀愁。
—【12】—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 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在弥漫着轻寒的清晨,独自登上小楼,清晨的天色阴沉,仿佛深秋一般令人沮丧。画屏上,淡烟袅袅,流水潺潺,意境清幽。
花儿自由自在地飞舞,轻盈得如同梦幻;细雨无边无际,细密得就像人的忧愁。华丽的帘子随意悬挂在小小的银钩上。
那无边的丝雨,丝丝缕缕,恰似心中无尽的愁绪,在雨声中,勾勒出一幅凄美的伤春画面,诉说着淡淡的哀愁。
—【13】—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 宋・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白云,金黄的落叶铺满大地,秋色绵延到江上,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夕阳映照群山,蓝天与江水相接,岸边的芳草无情地延伸到夕阳之外的远方。
思乡的情怀令人黯然神伤,羁旅的愁思萦绕心头,每天夜里,只有在好梦中才能暂时入睡。不要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因为那只会徒增愁绪,即便饮酒,也只会让这愁肠化作相思的泪水。
虽然未直接描写风雨,但秋意中的寒烟、斜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如风雨般萧瑟的氛围,在这氛围中,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14】—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仿佛吹开了盛开鲜花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马车满路飘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从人群中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词中虽未提及风雨,但那东风却如风雨般,带来了热闹繁华的景象,也在这繁华中,展现了词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无声处,听尽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15】—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极目远望,春愁油然而生,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在残阳余晖的映照下,草色蒙蒙,谁能理解我独自凭栏的心意?
真想痛饮美酒,借酒消愁,尽情放纵欢乐一回,可是当面对美酒时,勉强地寻欢作乐,却索然无味。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那细细的风,如同情思般萦绕心头,在风声中,诉说着对意中人的深深思念与甘愿付出的深情。
—【16】—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 宋・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回忆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同坐的多是杰出的才俊。月光随长沟奔涌的流水静静消逝,在杏花稀疏的花影里,我们吹着笛子,一直欢乐到天明。
二十多年如同一场梦,如今我虽身在,回首往事仍觉心惊。闲来无事登上小阁,观赏雨后初晴的月夜美景。古往今来的多少兴亡之事,都化作了渔翁在三更半夜的歌声。
虽然未写风雨,但那无声流逝的月光、三更的渔唱,营造出一种如风雨过后般的沧桑感,在这氛围中,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