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食为何越来越差?——《诗经》故事(127)——《权舆》

发布时间:2025-05-07 19:29  浏览量:15

开场:

“各位朋友,您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刚入职时老板天天请吃大餐,半年后连下午茶都缩水成速溶咖啡?两千多年前的秦国贵族就把这扎心事写成了诗——《诗经·秦风·权舆》,今天咱们就聊聊古代‘打工人’的‘福报’变迁史,看看他们怎么用风雅的方式吐槽‘职场PUA’。”

讲解:

春秋时期的秦国宫廷里,有位贵族正对着窝头叹气:“想当年入职时,老板(秦君)天天请我吃肥牛火锅,现在怎么连热乎肉都见不着了?”这可不是矫情,而是写进《权舆》的真实“职场落差”!

第一幕:入职即巅峰,老板画的饼比锅还大

“最初跟着秦君混的时候,那待遇简直是‘贵族版福报’!”(观众笑)诗里说“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刚入职时,住的是“夏屋”(超大豪宅),吃的是“渠渠”(满桌山珍,多到吃不完)。想象一下,每天下班前仆人端来青铜鼎,里面炖着 elk 腿、黄河鲤鱼,饭后还有蜂蜜渍梅子当甜点,这比现代“大厂下午茶”豪横十倍!(掌声)

第二幕:降薪降配?从VIP到“边角料用户”的暴击

“谁能想到,试用期一过就开始‘优化’!”(笑声)后来秦君可能换了战略,或者贵族“绩效”不达标,待遇一落千丈:“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以前每顿饭摆四个青铜簋(guǐ,相当于古代餐盘),装着牛、羊、豕、鹿四牲,现在连肚子都填不饱,只能啃“藜藿”(野菜)配小米窝头。最扎心的是,以前仆人上菜都用“九层高台”,现在直接端着陶碗往桌上一放:“吃吧,再挑三拣四连窝头都没了!”(哄堂大笑)

第三幕:古代“职场黑话”:从“共富贵”到“熬过去就好”

这位贵族没直接骂老板,而是用“权舆”(起始、当初)回忆杀暴击:“您当年说‘苟富贵,勿相忘’,现在咋连剩饭都舍不得给?”(观众笑)其实春秋贵族讲究“礼制”,待遇下降可能是秦君集权后,削减了旧贵族特权。搁现在,大概相当于:“当年说好一起打天下,您当CEO后先砍了我的股权,还说‘年轻人要讲奉献’——这诗就是古代版《离职前我给老板写了首吐槽诗》!”(掌声)

总结:

《权舆》表面是贵族抱怨伙食变差,背后却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瓦解的缩影。但换个角度看,这不就是人类“念旧吐槽”的本能吗?就像咱们现在翻出入职时的“高大上工牌”,对比现在的“加班打卡记录”——古今打工人的心酸,果然相通。下次老板画饼时,不妨默念一句:“於我乎,夏屋渠渠……”(笑声)

原文: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