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专家王德敏主任谈干燥病因,原来是阴津亏虚、脏腑失养了

发布时间:2025-04-05 16:23  浏览量:4

干燥综合征,这一自身免疫性疾病,正逐渐走入大众视野,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在对抗这一疾病的征程中,王德敏主任凭借其深厚的医学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众多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病因探寻:多因素交织的 “健康隐患”

依据古今中医文献和临证经验,王德敏主任指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当,再遭外邪侵袭,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主要根源。大多数患者本身长期处于阴虚体质状态,而后天的饮食不节,过度食用辛辣肥甘食物,或者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进而化火,火热之邪又进一步耗伤阴津。

长期的劳累以及久病不愈,同样会导致阴津气血的损耗。此外,过量食用辛燥、辛温之物,也会加速体内阴液的耗损。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不断加重患者阴津亏虚的状况,从而产生内燥。若生活环境气候干燥,内外热燥相互勾结,就如同 “火上浇油”,最终导致干燥综合征的发生。

病机解析:阴津、燥热与血瘀的纠葛

王德敏主任深入剖析干燥综合征的病机特点,认为其核心在于阴津亏虚、燥热内生,燥热之邪进而导致络损血瘀,最终形成瘀热痹阻的局面。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主任总结出干燥综合征阴虚瘀热的基本病机。基于此,治疗时应以养阴生津、敛血通络为主要方向。为何选择这样的治疗思路呢?因为导致干燥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因素为虚、燥、热、瘀,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根据病情的具体进展和病理物质的演变,采用甘寒清润、养阴凉血的方法贯穿始终。同时,主任特别强调,在用药时,清热、化瘀药物不能过于苦寒,也不能过于温燥、辛温,以免进一步伤阴生燥,加重病情。

成功案例:见证康复的奇迹

在王德敏主任的患者中,有一位李女士,深受干燥综合征困扰多年。李女士长期口干舌燥,喝水也难以缓解,眼睛干涩疼痛,视力都受到了影响。关节也时常疼痛,晨僵现象明显,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

王德敏主任在详细了解李女士的病情后,依据其丰富的经验,诊断为典型的干燥综合征,并根据疾病的病机,采用了以养阴生津、凉血通络为主的治疗方案。

主任运用了自己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甘寒润燥方:方中以北沙参、麦冬为君药,这两味药均味甘微苦微寒,入肺胃经,不仅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还兼具活血功效。天冬、石斛、天花粉、芦根、知母作为臣药,可清热泻火除烦,进一步增强君药养阴润燥清热的效力。赤芍、鬼箭羽用以凉血活血通络,赤芍能散血中瘀滞,鬼箭羽可凉血活血,二者配伍相得益彰。

此外,方中还加入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在众多滋阴生津润燥药中加入这一味益气补气的药物,可借助其布散、推动药力的作用,使全方药物能够更好地外达诸窍。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李女士的积极配合,李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口干眼干症状明显减轻,关节疼痛和晨僵现象也逐渐消失,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特色治疗:中医智慧的巧妙运用

王德敏主任在治疗干燥综合征时,除了精准运用中药方剂,还注重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运用。

例如,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针灸治疗。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进一步促进阴津的生成和气血的运行,增强治疗效果。

在日常护理方面,主任也会给予患者详细的指导,如建议患者多食用一些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阴津的损耗。同时,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这些都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王德敏主任凭借对干燥综合征病因病机的深刻理解,以及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案,成功帮助众多患者缓解病痛,重获健康。如果你对干燥综合征的治疗有任何疑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