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的中医六大病因

发布时间:2024-09-19 03:35  浏览量:22

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均包括在内。仲景《金匾要略方论》详有对病因的描述:“千般疚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藏府,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奎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

明确提出石淋病因,详细描述石淋症状特征的是《诸病源候论.石淋候》:“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其病之状,小便则茎里痛,尿不能卒出,痛引少腹,膀胱里急,沙石从小便道出,甚者塞痛令闷绝。”由此可以看出,石为病理产物,石由水结而为石。但是在此段记载中,提到肾主水,水结能够化为石,故肾客沙石。石淋之症状表现,可以从中分析,是由于肾虚被热邪所迫,石势归下,淋而出石。

病因归纳于六方面:①因热致淋②火熬汤碱③服散成石④淫欲煎熬⑤气滞石聚⑥醇酒湿热。

(一)因热致淋

中医言病,大抵均可与不足及有余挂钩。石淋病因可以追溯到对于癃淋病因的最初认识,那就是“不足”与“有余”,见于《内经》,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汉代之前。所谓不足者,言正气不足;有余者,言邪气有余。《素问·奇病论篇》云:“有瘾者,一日数十搜,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癃(淋)的两个病因:其一为“不足”特点是一日数十渡;其二为“有余”,特点是身热如炭,喘息气逆,脉躁盛。

《素问·刺疟篇》又云:“足厥阴之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恺恺,刺足厥阴。”《素问·气厥论》又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这两段论述就更为清晰地提出“气”不足与“热”有余的认识。气不足而小便数,热有余而移热于膀胱,形成癃淋溺血。这是后世因热致淋观点的源头所在。

(二)火熬汤碱

关于淋证的病因历代多有冷热之说,但涉及到石淋,则大都以热立论。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书中卷十四,设有“淋病诸候(凡八论)”,并且还在“妇人病诸候”、“小儿病诸候”及“黄疽病诸候”中,不厌其烦地对“石淋候”进行重复论述。

巢氏继承了《内经》膀耽热而致淋的观点,但将“气不足”落实到石淋的关键病位肾。并认为石淋的出现是因为,“水结则化为石”。其“淋病诸候·石淋候”论曰:“’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虚为热所乘,热则成淋。”“妇人病诸候·石淋候”又论曰:“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沙石。肾为热所乘,则成淋,肾虚则不能制石,故淋而出石。”巢氏认为,水之所以结而成石,关键原因是“肾虚不能制石”,故使沙石客于肾中。一旦为热所乘,则表现为涩痛不利等石淋症状。可见此时成石原因强调尚为肾虚,还不是积热。

《诸病诸候论》作为一部病因证候学的专著,一直为后世医书所引用,因热致淋的观点,也在后世一直盛行,大抵可以说是石淋病因中最为坚挺的理论,并在后世被发展淋石主要成因。

金代张子和《儒门事亲·热形·沙石淋》云:“木为所抑,火来乘之,故热在胖中。下焦为之约,结成沙石,如汤瓶煎炼日久,熬成汤碱。”由于“火熬汤碱”这一比喻,十分贴合人们的生活经验,又使积热理论得以最好的发挥,此后得到大多数医家认可。

如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大小腑门·淋》:“沙石淋,乃是膀胱蓄热而成,正如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而不能去,理宜清彻积热,使水道通则沙石出而可愈。

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淋》(卷七):“石淋者,脐腹隐痛,小便难,痛不可忍,搜如砂石,或黄赤,或混浊,色泽不定。正如汤瓶久受煎熬,底结白碱。宜清其积热,涤其砂石。”

明代董宿《奇效良方·诸淋门》(卷三十五)中说:“气运变化之机,亢则害,承乃制,战栗似寒,经属于火,反兼水化之象,乃热甚而郁结不开,或热出砂石者,或如脂膏者,亦非冷凝也。是若热在胖中,煎熬日渍,轻则凝如脂膏,甚则结如砂石。且如汤瓶煎炼日久,熬成汤碱,又如清水煎汤,热甚则沸溢,自然混浊也。”

(三)服散成石

服“散”以求长生的风气,盛行于魏晋时代。所谓“散”,是指一类相同性质的粉末状药物的总称。这一类药物往往以钟乳石、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禹余粮等矿物类药物组成。唐代医书所称的“大散”,应该也就是这一类药散。最早提出服散可以导致小便涩而茎内痛的,是隋代《诸病源候论》。此书卷六专门讨论由服散而引起的病证,称汽解散病诸候”书中云:“夫服散石,石势归于肾,若肾气宿虚者,今因石热,而又将适失度,虚热相搏,热乘于肾。肾主水,水行小肠,入胞为小便。肾虚则小便数,热结则小便涩,涩则茎内痛,故淋沥不快也。”服食散石,石势归肾,流入膀胱。

此后,孙思遂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淋闭篇”中,也提出了服散可能导致淋闭不通的观点,但以石热客于下焦立论。他说:“热结中焦则为坚,下焦则为溺血,令人淋闭不通,此多是虚损人,服大散,下焦客热所为。”王煮《外台秘要》中,则提出“石发大小便涩不通兼小便淋方”中有论曰:“石气流入膀胱,作其淋疾,则非正石气而行,此肺遭热盛,传之于肾。肾为精竭,纯阴自孤,石气惧阴不入,便投其膀胱,膀胱受邪,遂成淋也,淋状合涩、数、赤、热而痛。” 唐以后,各医书以服石论病因的观点明显减少。

(四)淫欲煎熬

房室过度而致淋,这一理论大约出现于宋代。《中藏经》一书大约成于北宋时期。此书卷中“论诸淋及小便不利”中论道:“冒热饮酒,过醉入房,竭散精神,劳伤气血。或因女色兴而败精不出,或因迷宠不己而真髓多输。一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或赤或白,色泽不定。此由肾气弱而贪于女色,房而不泄,泄而不止,虚伤真气。邪热渐强,结聚而成砂。又如以水煮盐,火大水少,盐渐成石之类。谓肾者水也,咸归于肾,水消于下,虚热日甚,煎结而成。此非一时而作也,盖远久乃发。成节五岁,败即三年,壮人五载祸必至矣。宜乎急攻,八淋之中,唯此最危。其脉盛大而实者可治,虚小而涩者不可治。虚者谓肾与膀肤俱虚,而精滑梦泄,小便不禁者也。实则谓经络闭涩,水道不利,而茎痛腿酸者也。”

《中藏经》认为石淋是一种内伤之病,为八种淋证最为危重的一种。房室过劳导致石淋的成因大致可归为两大类。其一,为败精不出,精气郁结成石。其二,为肾精亏耗,阴火煎熬成石。

南宋医家陈无择也以这一观点为然,他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淋证治》中说将淋病因归之于“多因淫情交错,内外兼并,清浊相干,阴阳不顺,结在下焦,遂为淋闭。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人部·淋石》(1578)中,仍然重申了这样的观点:“此是淫欲之人,精气郁结,阴火煎熬,遂成坚质。正如滚水结碱,卤水煎盐,小便炼成秋石,同一义理也。”

清代顾世澄是一位外科专家,所撰医著为《疡医大全》,此书卷四十“奇病门·治法篇”中也载有石淋的治疗,他说:“人有小便中溺五色之石,未溺之前痛甚,己溺之后少觉宽快,此即石淋也。交感之后入水,或入水之后交感,皆有此证。”认为房事之后立即沐浴或者沐浴之后就行房事,容易导致石淋的发病,这种观点在其他医著中较为少见。

(五)气滞石聚

石淋之气滞病因理论的出现,略晚于房室损伤理论。宋代医家十分重视气血运行失常在疾病产生中的重要作用。而石淋则是一个以疼痛与小便艰涩不畅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因此,最晚至南宋时期,医家们便注意到了情志抑郁,气滞不畅在石淋形成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如南宋刘防在《幼幼新书·小便淋沥》中提到:淋证的原因是肾气不通、肾气涩。他说:“肾气下通于阴。阴,水液之道路;膀肤,津液之腑。膀胧热,津液内溢而流于泽,水道不通,水不上不下,停积于胞,肾气不通于阴。肾热,其气则涩,故令水道不利。”关于石淋,他还进一步提出:“小便淋沥膀胱热,气滞因风肠里结。聚积胞中砂石淋,热极气攻还变血。”

(六)醇酒湿热

古代关于日常饮食与淋石形成关系的论述出现较晚。清代罗美编著于的《古今名医汇粹》(1675),收集了元代到清代诸多医家关于淋病的论述。其中提到明代医家方约之认为:“淋证,其感不一,或因房劳,或因忿怒,或因醇酒,或因浓味。夫房劳,阴虚火动也;忿怒者,气动生火也;醇酒、厚味者,酿成湿热也。积热既久,热积下焦,所以小便淋沥……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