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县第一初级中学:跨越山海 教育共富

发布时间:2025-04-04 18:33  浏览量:6

钱江溯源·教育同行

跨越山海·教育共富

——绍兴一初、杭州景苑中学与开化一中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

为落实教共体“共学共研共发展”计划,深化结对帮扶合作,4月1日、3日,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和杭州市景苑中学团队分别到开化一中开展教学帮扶活动,通过同课异构、联合教研、班主任论坛、名师讲座指导等形式,助力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优化和青年教师成长。

01 教学展示篇

语文

开化一中宋林倩老师执教《石壕吏》一课,以三阶递进式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这种从文本细读到文化理解的层进式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也实现了传统文化的情感浸润。

绍兴一初屠娅妮老师以“石壕吏夜袭案断案记”为情境,通过“受害人——老妇陈述”“还原案发现场”“被告申辩”三个环节,带领学生梳理文本,感受底层人物的辛酸,差役的残暴。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带领学生突破难点,升华了文章的主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抽丝剥茧,细细品读,饶有趣味。

开化一中张徐艳老师以“考试后的心情”为情境,结合单元的语文核心素养——学会抒情,展示了一堂有价值的写作指导课。课堂的琅琅书声,学生热情的参与度,师生对写作方法的梳理,似乎让我们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下。

景苑中学王晓老师,走进春日的开化,被美丽的开化风景所迷醉,为学生们定制了一款《故园情深深几许——开化春日抒情计划》,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有了一趟心灵的旅行,更有了一份对自己家乡真切表达的技巧。

科学

绍兴一初李洁璐老师《认识技术与工程》的课以“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程—建造”为主线,“从现象到原理,从地面到高空”娓娓讲述测距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验、比较声波测距仪和激光测距仪的优缺点。李老师还带领同学们观看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中国十大逆天工程”的视频,开拓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技术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开化一中张世琦老师《像工程师那样实践》的课从日食月食的自然天文现象说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古人介绍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从而提出采用建模的方法,引出本节课“制作三球运动演示模型”的议题。张老师设计的课堂提问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不断进阶思考,同学们积极交流并反馈,津津乐道其中。

开化一中罗姣老师《大单元复习:探究维C泡腾片中的化学反应》的课从“维C泡腾片溶于水产生气体”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们“设计方案验证气体→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维C泡腾片中物质的质量”,一路思考,一路探究。罗老师将化学中多个核心知识点进行系统性整合,使得课堂主题清晰,脉络连贯,浑然一体。

英语

开化一中郑芝影老师带来的是任务型阅读训练课。郑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层级任务链,将解题技能渗透其中,并通过应用实践来巩固技能的落地,最后设计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表达,充分体现了“以主题为引领、语篇为依托、活动为途径”的教学思路,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

景苑中学喻潮老师带来的是以“逆向思维”解析说明文写作。她围绕“宠物饮食”话题,巧妙设问,通过逆向拆解范例,带着学生理解设问在开头段的作用,如何用客观数据、对比论证增强说服力等写作技能,最后通过Explain the fact “dogs owners should share People food to their pet dogs clearly to dog lovers这一驱动性任务来将写作技能与语言目标深度融合,真正体现了“以输出驱动输入”的逆向设计理念。

社会

绍兴一初董琴盼老师以“破立相生”的叙事逻辑构建课堂。通过“重建统一开新格局”的宏观视野,将隋朝置于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的历史坐标中,凸显杨坚结束300年乱世的历史功绩。在剖析大运河时,不仅强调其“长河贯通南北地”的空间意义,更引导学生思考运河工程背后的人口迁徙与经济重构。当解读科举制时,通过模拟古代科举场景,让学生切身感受“天下英雄入彀中”的人才选拔革命。课堂尾声以“国祚速亡后世警”收束,通过玄武门之变、农民起义等案例,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制度创新与民生凋敝的悖论。

开化一中徐孝锋老师则采用“鉴往知来”的教学策略,将隋史与现实紧密联结。在"统一继往开来"环节,通过对比秦汉与隋唐的疆域版图,揭示中国历史分合规律。解析大运河时,引入现代京杭大运河仍在通航的实例,组织学生绘制古今运河经济带对比图,直观感受“运河利在千秋”的深层内涵。针对科举制度,创新设计“古今人才选拔辩论赛”,让学生在思辨中理解科举制对公务员考试、教育公平的深远影响。课堂最后以“历史长河漂流瓶”活动收尾,引导学生为隋朝撰写历史评语。

开化一中严红花老师的《辽宋夏金元政治之变》复习课,以“变”为轴心构建历史认知图谱。从宋初“防弊之政”的制度密码,到元朝行省制的继承创新;从“祖宗之法”的权变智慧,到中枢权力格局的嬗变轨迹,课堂通过“思变-应变-顺变-观变”四重维度,将散落的历史碎片编织成动态演进的思想图景。教师以“杯酒释兵权”等经典案例为切口,引导学生触摸制度设计背后的政治智慧,在时空坐标中理解集权体制的演进逻辑。

02 深度研讨篇

绍兴一初王清老师作《笃行共生,数学教学研的知行合一》讲座。王老师以自己的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开场,分享了始终将课堂教学研究作为工作重心,致力于唤醒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激发学习兴趣。王老师治学严谨,她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模式,改进优化学校校本研修活动,创新青年教师培养方式,为教育改革贡献力量,也为教育行业发展树立良好榜样。

绍兴一初屠晓琼老师分享《项目化学习(PBL)在学校教学中的具体落实》。屠老师从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理念出发,详细讲解了过去的一年他们如何围绕绍兴本地特色文化开展四条线的英语项目化活动,从设计驱动性问题到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完成项目任务,并展示了学生成果案例,为在座教师带来了一场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精彩交流。

杭州景苑中学王红良老师带来《关于2025年初三科学复习思路》讲座。王老师分别从复习的阶段安排、复习资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学科的复习侧重点,近年来中考情况等不同角度阐述了诸多实在的内容,强调初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学会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王老师深厚的知识、经验储备以及毫无保留、干活满满的讲座征服了在场所有的老师。

03 管理智慧篇

绍兴一初的平小倩老师从四个方面深入介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活动育人,开展多元活动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协同育人,构建家校社合作机制;成长育人,依学生个体差异定制发展计划;薪火育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班主任经历,用五个富有深意的词语“以小见大、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以心换心、静待花开”概括了对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实践,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给在座的班主任带来了深刻的启发。

绍兴一初胡晓旭书记带来了关于学校管理的经验分享。在价值引领方面,从顶层规划、环境营造、课程设置、活动开展及评价体系入手,推进学校文化提升行动。在强师铸魂层面,立足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打造师蕴队伍,关注专业成长,制定科学制度,搭建多元平台,落实有效评价。在五育整合上,从学生成长规律与课标实施出发,推动核心素养提升行动,优化结构,做好备课组、班主任及教师间的“加减法”。强化正向引领,凸显家庭教育重要作用,构建良好师生、亲子及家校关系,升级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此次经验分享为学校管理层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法。

通过多样化的交流形式,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专业成长,更为开化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优化以及青年教师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深信,借助此次校际交流的东风,开化一中将不断攀登教育的新高峰,以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回馈社会,努力打造一所让开化人民骄傲、学生向往、教师自豪的满意学校,携手共创教育辉煌的未来。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