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飞针绣传承——记“黔绣工匠”、遵义市技能大师胡至梅
发布时间:2025-03-25 10:58 浏览量:7
春日里,记者来到位于遵义高新区的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操作间内,底布、丝线、图案、纹样、服饰、香包,或摆放于案桌上,或垂挂于衣架上,一眼望去,仿若一幅春日多彩画卷,不禁让人目眩神迷。
在公司从事刺绣和纹样设计的绣娘胡至梅正静坐于案桌前,用平绣技法专注地绣着蝴蝶胸针的纹样。
“春日有信,蝴蝶翩飞。我在底布上绣好蓝蝴蝶、紫蝴蝶纹样后,以针线进行串珠,再加以合成,一个灵动的春日蝴蝶胸针便制作完成了。”胡至梅向记者介绍着刺绣设计的作品,言语中透着自豪:“这样的手工刺绣作品也更具灵魂。”
今年55岁的胡至梅,自小便喜爱画画与刺绣,过去一直从事美术设计,自2013年进入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后,便将热爱的画画与刺绣相融合。
“我们公司一直致力于黔北传统服饰的结构、纹样、装饰和传统服装技艺的保护、挖掘、整理和传承。”胡至梅告诉记者,她自进入公司以来,便经常与同事一起深入黔北各个村寨采风,收集古老而珍贵的刺绣手工艺品和图腾纹样,再融入现代元素进行设计创作,把民族文化、非遗技艺与手工刺绣有机结合,定制出服饰、壁挂、香包、台布、胸针等各类文创产品,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技精于专,业成于勤。在从事刺绣事业的过程中,胡至梅始终钻研练习各种绣法,从穿针到引线,从针脚到线尾,用静心、细心、匠心,在布面上勾勒出花鸟鱼虫、山川河流,变幻成一幅幅清雅灵动、栩栩如生的绣品,并在多个比赛中斩获殊荣。
“在我们打造的‘抱撲’文创空间内,无论是仡佬族二十四节气香包、‘黄小西,吃晚饭’系列文创产品,还是为各企业及个人定制的民族特色桌椅垫、服饰等,胡至梅都参与创作刺绣,且配色、针工运用得恰到好处,或雅艳相宜,或典雅奢华。”遵义市红飘带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芳说,多年来,胡至梅技艺渐精的同时,也未将光芒独藏,而是用己之长,积极参与各类刺绣培训班,担任培训师,从绣线针法变换、绣纹图案构形、绣底色彩选择等方面,对学员进行细致讲解、指导,为妇女点亮就业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努力与付出,让胡至梅收获累累硕果,先后获得“最美贵州绣娘”“黔绣工匠”“遵义市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是对她传承非遗技艺的认可,更是对她坚守工匠精神的肯定。
“刺绣作为我国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胡至梅说,小小的一根针,传承着历史,联结着古今。以后,她将继续以针为笔、以线为墨,用热爱与坚守、传承与创新,让刺绣之花灼灼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