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全斋:八旬老翁忆英灵
发布时间:2025-03-24 11:42 浏览量:4
引子
#本文摘自《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96年4月),作者于全斋,原标题《八旬老翁忆英灵》
请注意出版时间,勿做无聊争论!
正文
我已八十有四,喜逢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不由感慨万千。当年与日寇拼杀的情景又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尤其是与我并肩抗战牺牲的英灵们,更使我怀念。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占我东北,复又侵占我华南,祖国大片河山被强占,数千年文明古国、灿烂美丽的国土被铁蹄践踏,数千万同胞惨遭杀害和蹂躏,我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许多热血青年,纷纷奔赴前线,拿起武器与侵略者决以死战。此时,我正在教学,在这国难当头怎能熟视无睹?国不存,家何以为,事业何以为!我走不安,睡不眠,食不下咽,决心放弃教学,投笔从戎,亲临前线杀敌,才能心安理得。于是,我就串联志同道合的青年好友于建中、于成轩、陈永胜、桂洪法、李金斗、王文标、张洪飞、何永等10人,离别了故乡和亲人,投奔驻北京的二十九军八十三师,找到在该军任营长的老乡桂金鉴,要求参军抗日。桂金鉴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赞扬我们自动来队参加抗战的爱国精神。经他的帮助,我们10人都如愿以偿。
因我有文化,留在营部搞军需工作,其余被分配到各连当兵。当时,桂金鉴的侄子桂春荣也在该营当兵。他是我县庄周乡三里杨庄人,比我们早去一段时间。当他听说日冠侵占我东北,进而攻我长城,义愤填膺,毅然决然参加抗日。婚后6天,就与爱妻和年迈孤独的老父洒泪而别,投奔他叔父桂金鉴,参加了抗日队伍。在喜峰口与日冠肉搏战中,不幸身负重伤,经住院治疗,伤愈后,回到连队又参加芦沟桥南苑战役。7月28日,日军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向南苑我军指挥部疯狂进攻。
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两将军亲临前线指挥,以落后的武器装备与日军拼杀,击落敌机一架,缴获坦克两辆。敌人乘我军不备,悄悄由大红门接近我军腹地。佟、赵两将军带兵阻击,终因寡不敌众,被飞机轰炸壮烈殉国。当时桂春荣奋勇杀敌,一天一夜由班长升充连长,不幸又负重伤。在桂春荣住院治疗期间,我为乡亲同学关系,曾前往医院看望慰问。伤愈后,他又参加了沧州子牙河防御战,在隔河炮战中,又负弹伤。
1938年,在台儿庄大会战中,我军奉命阻击山东临沂增援之敌。正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晚上全营官兵唱歌跳舞,欢天喜地过元宵佳节,半夜接到命令,我营进攻沂河东岸沙岭之敌。拂晓时,我营官兵涉水履冰,渡过沂河,棉裤全湿透了,官兵疏散在河边沙滩上,除掉几座荒坟外,并无其他隐蔽地。冲锋号一响,官兵们风驰电掣向敌人砦墙攻击,敌人居高临下,机枪猛烈扫射。桂春荣带领全连战士奋不顾身冲到敌人砦墙下面,伤亡惨重,全连只剩下7人。由于敌人的火力很猛,无法攀上砦墙,桂春荣急中生智,猛向墙上扔出一枚炸弹,正巧把敌人的机枪手炸死。这时,桂春荣等7人乘机攀上砦墙小树,一跃而上,起大刀向鬼子砍去,鬼子怆惶逃窜,缴获重机枪两挺,俘鬼子两名,战斗取得了胜利。桂春荣在追杀残敌时,不幸中弹身亡。我得此消息,悲痛万分。他家抛下年老多病的父亲和年轻的爱妻,实在令人痛惜!为此,我曾赋吊唁抗战阵亡将士诗二首:
一
腾腾杀气贯长虹,涉水履冰闯敌营。
刀光闪闪寒敌胆,炸弹声声震日兵。
英风撼动泰山抖,碧血染成沂水红。
未饮黄龙身先卒,丹心永照山河同。
二
顽敌援兵似兽凶,我军阻击在沂蒙。
八屯夜袭擒敌顽,沙岭围歼俘鬼兵。
浩气常存山海共,丹心永照江河同。
丰功伟绩垂青史,虽死犹生壮国风。
历经8年抗战,直到日寇无条件投降,我们共同参军的10人,包括桂金鉴叔侄2人,除我幸免于难,其余全部为国捐躯。为悼念这些英灵们,特撰文刊于《漆园古今》,一表怀念,二慰忠魂。
资料来源:
《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十一辑(199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