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连祥:宿县流亡团队在蒙城乱象
发布时间:2025-03-20 10:41 浏览量:7
引子
#本文摘自《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六辑(1988年9月),作者母连祥,原标题《宿县流亡团队在蒙城》
正文
1938年,王克明接任宿县县长,在宿、蒙交界处北三里的白沙集,修筑一座深沟高垣的大圩寨,作为宿县流亡政府所在地,调集前方各处武力,编成国民兵团。县长兼团长,下设三个大队,连同各科、室公务人员约两千多人,一百多匹马,把我县北境作为他的后方基地。到了1939年,县长更换为戴从善,孙町的汉奸师长窦光殿,又勾结宿城的日本鬼子在袁店、界沟建起了大木城。因此前方各地的流亡区队,约有七百多人也撤回我县北界。从此放弃了白沙的守寨,这三千多人全部进入蒙城境内。在八年的抗日期间,宿县虽经更换了吴剑秋、孔和卿、朱大同、秦铁民等多任县长,都不能正式入境,一直驻扎我县北境坛城、郭店、戴集一带农村。吃农民、用农民,统治农民。民间流传这样几句歌谣:
蒙城变宿县,百姓受熬煎,
挨打又受气,日子不得安。
人民长期遭受侵扰,实在痛苦难言。
关于蒙城南境与凤台毗连之处,在抗日初期,农民遭受匪掠兵劫,也是骇人听闻的。当时有凤台著名匪首李玉文,外号李俩子,和另一恶棍阎小爬子结成一伙,联合平阿山(俗说明罗山)的徐天奇、阎开山,纠集喽罗一千多人,自称是国民司令,在蒙凤交界处一带活动。后来在顺河活动的邹佩喜,被顺河区长邹汉三打死,因此李俩子、阎爬子恼羞成怒,把一千多人全部开进我县境内,攻打邹汉三。他们在大兴、立仓、三义各处活动,向民间派吃、抢住,拉去农民的耕马三十多匹。这支匪队,又明目张胆地深入城南八里蔡和城西十里铺一带,为非作歹。当时邹汉三请求县长葛昆山派县大队长李香亭,联合小涧河西戴窑联保的地方武力,约有一千多人,反攻李俩子、阎爬子。我县南境一时风云突变,各据一方,争夺势力。实质上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蚂虾,蚂虾吃糟泥,结果闹的庄户人家倒霉遭殃。
1943年至1944年两年期间,自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派二十七团团长赵汇川和三十六团团长柯玉强,相继摧毁了袁店和界沟日注的两座木城,从皮桥龙山沿着淝河两岸,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人民始得安居乐业。
资料来源:
《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六辑(198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