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件晚清民国画作首次现身!同一藏家珍藏至今,海派京津岭南高手云集
发布时间:2025-03-19 07:23 浏览量:9
中国嘉德2025年嘉选三月拍卖会
「积玉·同一私人藏近现代书画集珍」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
预展|2025年3月20日-22日
拍卖|2025年3月23日-26日
张大千一眼就选中了西成里。
那年他24岁,刚与其兄张善孖从蜀地搬来上海,这片淮海路石库门让张大千一下便觉得,是“十分理想的创作佳境”。
当时的西成里,还住过黄宾虹,谢稚柳胞兄词人谢玉岑,还有几位早期海派画家。而隔着一条马路的法租界西门路永裕里,与善孖并称“张虎熊狮”的熊松泉就住在这里,时常与大千切磋画艺、品诗弄墨。再如钱瘦铁等,都是彼时大风堂往来常客。里弄不大,却是文人高士荟萃,风雅之至。
熊松泉正是在这样一片土壤中,与彼时致力于中国画的友人志士们发起并参与了上海几乎所有重要画社。这些社团成为融合多元文化的纽带,促进着“海上画派”的生长。
这是当时海上画派最生动的切面之一。
△1928年5月,(右起)黄宾虹、俞剑华、陈刚叔、熊松泉、蔡逸民、张善孖、马骀、张大千摄于上海“烂漫社雅集”
此时的中国画坛正经历一场空前的嬗变。
晚清至民国的画家们,以各种态度回应着彼时翻天覆地的时代变化。海上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新金陵画派等陆续崛起,鼎足而立。
即将在“中国嘉德2025年嘉选三月拍卖会”中呈现的“积玉——同一私人藏近现代书画集珍”专场,保存了彼时中国画坛最为活跃而富有生机的盛景。
海纳百川,高手如林,群星闪耀,细腻地撷取百余年间的吉光片羽。
此次“积玉”专场共将呈现晚清民国以来的218件绘画佳作,来自同一资深藏家多年珍藏。作品皆为彼时南北画坛各路名手精心制作,其中尤以民国时期海派与京津名家所作居多,时代风格非常明显。
专场所涵盖名头相当全面,包括陈半丁、溥儒、溥伒、陈曾寿、熊松泉、钱慧安、徐悲鸿、王一亭、陆恢、孔小瑜、黄君璧、陈树人、程十发等名家,也有画家名头未必大,甚至被淹没于画史中,但正是这些名字、这些作品,为我们保存并展现了过去百余年里画坛极其丰富的生态,完整,而又难得。
这之中有过渡,有变革,亦有新与旧的交替,中与西的融合,南与北的碰撞。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场中多数作品保存完好,纸绢墨色湛然,品相如初,或有清晰的来源,或是名家旧藏,亦或有权威出版佐证。
更重点的是,这218件绘画作品均为首次现身拍场。
🌺
* 正式开拍前,本次“嘉选”将于3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进行预展;拍卖自3月23日正式开启,地点也在嘉德艺术中心。“积玉”专场将于3月23日上午9:30正式举槌。
-
据统计,1840至1949年,大约有过1480余位在上海进行创作的画家。
这些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汇流成“海派”,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由是开启。
彼时的上海,“变”,是主题。
一股新兴的艺术势力迅速扎根于上海地区,壮大为日后著名的“海上画派”。
而新旧鼓荡之际,绘画功力深厚的传统画家也仍然在其间拥有一席之地。
出身苏州书画世家的顾麟士被视为“吴门画派最后的辉煌”,祖父顾文彬为清末著名收藏家,过云楼让他有条件自幼浸润在大量古籍善本与宋元名迹之中,打下深厚的传统功底。由他所创立的“怡园画社”,乃清末江南最重要的艺术团体之一,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等,都为之吸引而来。作为传统文人画的守护者,顾麟士却在无形中为吴门与海派搭起桥梁。早年正是他指出吴昌硕缺乏个人风格,赠其家藏八大山人画作用以研习,并建议他以金石书法入画,催生了吴昌硕而后影响至今、苍劲雄浑的金石画风。
创作于1914年冬的这件《岁朝图》里,藏着顾麟士与老友陆恢赏画、临摹的相聚之喜。陆恢早年跟随金石大家吴大澂,离大澂幕府后前往上海追求风格上的转变,后作为“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主要成员,同样被认为是早期海上画坛的重要人物。顾麟士在题识中记录了那天的情形——彼时陆恢在沪过年,顾麟士亦有事到访上海,两人于是在庞莱臣宅中相聚,共赏陈洪绶的《岁朝图》。依其所载,此画“精逸可喜,为世所罕见。”几位老友难得相聚共饮,顾麟士于是乘兴临摹,颇得老莲神髓,同时记下此刻“萍水相逢之乐”。
▼ Lot 90
顾麟士(1851-1920)岁朝图
设色纸本 立轴 甲寅(1914年)作
66×30.5 cm 约1.8平尺
题 识 甲寅冬,廉夫道兄在沪度岁,余因事到申,相叙于庞氏,得老莲居士《岁朝图》,精逸可喜,为世所罕见,酒后临此,颇得神髓,更以萍水相逢之乐,因以志慨。西津顾麟士谨记。
钤 印麟士大富、鹤逸、顾陆丹青、陆恢私印
深受陈洪绶影响的还有清末画家钱慧安,有着海派源流的“画坛班头”之称。
他的人物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精髓,特别是民间年画的优良传统,同时注意吸收西洋美术的特点,力求贴近生活,以雅写俗,俗而不媚。
▼ Lot 55
钱慧安(1833-1911)竹林七贤
设色纸本 立轴 庚子(1900年)作
145.5×39 cm 约5.1平尺
题 识 竹林七贤。庚子春仲之天和节,仿新罗山人华秋岳本。清溪樵子钱慧安,时年六十有八。
钤 印钱、吴越王孙
发起“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的,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王一亭。
可以说,他对海派书画的推广与革新贡献尤为卓越,无愧与吴昌硕并称“海上双璧”,当时王一亭作画、吴昌硕题诗的联袂作品,更是海派书画的经典范式。
此次所见为王一亭分别作于1896年、1921年的《福自天申》与《修行日》。无论是笔下钟馗,还是面壁的红衣达摩,都可见金石笔法气韵,又透着庄严慈悲的禅意。
▼ Lot 51
王一亭(1867-1938)福自天申
设色纸本 立轴 丙申(1896年)作
80×32.5 cm 约2.3平尺
题 识 光绪丙申天中节午时,王震敬绘。
钤 印一亭父
而在熊松泉高达三米的《仙境岩阿图》面前,真真让人如临其境。
很多人因“张虎熊狮”熟悉他,彼时海上画坛,张大千二哥张善孖画虎驰名,而熊松泉笔下同样走兽精绝,尤以画狮为首。当年张大千与善孖从四川赴沪,与熊松泉一见如故,甚至租房也相邻而居,常往来切磋画艺。
相比熊松泉笔下常见威武霸气的狮,其山水则殊为鲜见,而如眼前此幅气度的山水精品更是罕有。视其题识与上款,此作是熊松泉应彼时沪上巨贾刘安溥所嘱的经意之作,缥缈山水之间,琼楼玉宇,仿若能从画中听到瀑布湍流与鸟鸣于山谷间的回音。
值得一提的是,此件或为目前所见熊松泉最大的一件画作,足足近37平尺。上款人刘安溥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四子,民国时期于沪上经商,后成为房地产界大亨,富甲天下。其尤好收藏,曾在杭州西湖边筑“小方壶别墅”,所藏甚为宏富且多为精佳之笔。其尤喜巨幛大卷,便有了此件佳制的诞生。
▼ Lot 193
熊松泉(1884-1961)仙境岩阿图
设色纸本 立轴 甲子(1924年)作
301.5×136 cm 约36.9平尺
题 识 缥缈高如此,凭临意若何。名经千佛著,杰阁五云多。琪草琪花地,琼楼玉宇多。龙眠传绘事,仙境到岩阿。甲子十二月,奉湖涵四先生大人法家大雅之政。白下松泉熊庚昌写于海上松健山房。
钤 印熊氏庚长、松泉无恙
上 款刘湖涵,即彼时沪上巨贾刘安溥(1891-1974),字和盏,号湖涵,堂号景德,浙江湖州南浔镇人,为民国年间上海房地产界大亨,公余雅好书画,与京沪名家多有往来,写赠或应其所求而制的丹青墨宝甚多,所藏既丰且多为精佳之笔。其尤喜巨幛大卷,此件《仙境严阿图》即为其中佳制。
局 部
彼时海上还有“民国四擅”的说法,与“张虎熊狮”齐名的,还有沈一斋的凤凰和孔小瑜的博古清供。
孔小瑜是孔圣后人,精通人物、翎毛、花卉、走兽,尤擅画牡丹,时人称之“孔牡丹”。出身书画世家,孔小瑜自小耳濡目染,17岁就能替父亲代笔,其后受父亲好友王一亭提携,与吴湖帆、陆俨少、钱瘦铁等皆往来甚密。
如唐云所言,瑜翁“笃诚勤朴,讷讷如古君子。”其画亦如此。
此番现身的瑜翁博古画,其中一件尤为轻盈可爱,腊梅与小金鱼,生趣跃然纸上。尤其玻璃鱼缸的透明质感,在其笔下被细腻、精湛地描绘出来,真像是在案头摆放了一件真实的鱼缸。
▼ Lot 91
孔小瑜(1899-1984)清供
设色纸本 立轴
D41.5 cm 约1.6平尺
题 识 小瑜孔英。
钤 印孔英
局 部
因其出众的表现力,孔小瑜甚至被认为是“任伯年后第一人”。这件画心高逾一米五的《东方曼倩》为其较少见的早期人物作品,作于33岁时。衣纹线条顿挫自如表现出笔势,并以线勾出衣纹明亮处,复于阴暗处以淡墨渍染,增加明暗立体动态,人物造型外轮廓以富于变化的笔法线条勾勒,动势灵活且富张力,可见承继任伯年之功力,名不虚传。
画中所绘为西汉时文人东方朔献寿桃的传统画题,也是民间祝寿的经典。《神异经》中记载:“东方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和核羹食之,令人益寿。食核中仁,可以治嗽。小桃温润,既嗽,人食之即止。”东方朔曾三度偷取西王母的仙桃,以长命一万八千岁以上被封为“寿星”。画中所绘将东方朔的机智与诙谐展露无遗,面部刻画尤为细腻,晕染细致,眉宇间透出灵动神韵,双目炯炯,神态自若,白鬚下似掩不住的窃喜,与怀中的蟠桃相映成趣。
▼ Lot 93
孔小瑜(1899-1984)东方曼倩
设色纸本 立轴 壬申(1932年)作
151.5×81.5 cm 约11.1平尺
题 识 壬申季秋,曲阜孔小瑜写于沪上味青庐。
钤 印孔英画记、小瑜、长寿
签 条孔小瑜绘东方曼倩图,陈炳康赠,壬午七月。□□需人物中堂,敬以转增,乞哂纳。甲申七月弟知止又志。
当然,还有“海派先驱”如张熊,“沪上三熊”之一,早年移居上海,最擅花卉,花鸟画初宗恽南田,后自成一家;晚清天才画家黄山寿,原被招入清宫评画并传授弟子,后因兵乱流落民间,但因其高超画艺而求画者甚多;再如钱慧安弟子沈心海、吴中山水名家袁培基、海派花鸟代表胡汀鹭、张书旂,以及海派文人画隐逸大家白蕉、从传统海派向现代转型的代表之一程十发,等等……海上画派之盛景,便如此在传统与现代的裂缝中破土而出。
▼ Lot 135
白蕉(1907-1969)、张大壮(1903-1980)喜气
水墨纸本 立轴 1960年作
53×44.5 cm 约2.1平尺
题 识 喜气。一九六〇年,白蕉写兰,张大壮补盆。
钤 印白押,张大壮印
▼ Lot 60
黄山寿(1855-1919)花间蜻蜓图
设色绢本 立轴
101×42 cm 约3.8平尺
题 识 仿钱舜举笔法,于白下瞻园。水三大公祖大人钧正,武进黄山寿。
钤 印山寿、黄氏勖初、家逗三吴第一楼
鉴藏印退思轩主人珍藏书画之记
▼ Lot 31
袁培基(1856-1943)松间听泉
设色纸本 立轴 辛酉(1921年)作
109×59 cm 约5.8平尺
题 识 寒谷松涛与瀑泉相答,晏坐静听,扑去胸中尘俗数斗。庚申冬,过研石山得此景。辛酉三月,仿山樵笔,袁培基。
钤 印下沙、培基印、东涂西抹
签 条袁培基山水。钤印:上海书店书画部
▼ Lot 169
蔡铣(1897-1960)三阳开泰
设色纸本 立轴 丙戌(1946年)作
79×35 cm 约2.5平尺
题 识 丙戌春日,仿元人笔意,蔡铣写。
钤 印震渊诗书画印、蔡铣、玉蝉砚斋
-
1906年,陈半丁决定北上。
这次决定源自北京画家金北楼的力邀,他被陈半丁修复任伯年画作时展现的记忆深深折服,认为去北京更利于其艺术的开拓与成长。
到了京城后的陈半丁深为清末权贵肃亲王等赏识,但始终恪守家族“一不做官二不入幕”的遗训,坚持鬻画为生。而通过为贵族创作书画,陈半丁也渐渐打开了北京的艺术圈。
早年师从任伯年、吴昌硕的陈半丁深得海派“雅俗共赏”“中西合璧”的精髓,深入北方画坛后,又融入了京津画派对“古法传承”与“文人意趣”的创作取向,将两者的融合发挥到了极致。1910年,吴昌硕还专程赴京为陈半丁“把场”,亲自撰写《半丁画润》润格,称其画作“直追宋元”。当年齐白石亦让其子拜师在陈半丁门下。
此次“积玉”专场以三件陈半丁画作开篇,三裁画幅里的“富贵万年”,乃其最为标志性的牡丹,姿容绰约。
▼ Lot 1
陈半丁(1876-1970)富贵万年
设色纸本 镜心
100.5×33 cm 约3.0平尺
题 识 富贵万年。拟昇州道士笔于五亩之园,陈年。
钤 印半丁老人、陈年之印、山阴道上人、粗枝大叶
相对海派,京津画派的名家更着重于坚守传统阵地,秉承由金北楼提出的“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他们同样力图超越纯国粹派的局限,在传统内部谋求中国画的发展。
作为“旧王孙”的王室贵胄溥儒,以及道光皇帝曾孙溥伒,都是其中代表。
他们身份特殊,书画于他们而言,是乱世里赖以生存的支柱,也是聊寄闲情的寄托。1925年结社,大名鼎鼎的“松风画会”,就是由溥儒、溥伒等人发起。而他们的画作,无疑是彼时京津画坛的主流。
此次以五件溥儒佳作呈现“文人画的最后一笔”。
半尺不到的《春回天地》,他以精妙的笔墨经营出海色云光间仙鹤满空的辽阔场面。想象在案头展卷,画心高度仅一部手机,竟包罗万象,教人赞叹不已。
钟馗笔下的鬼怪神异极有意思,钟馗就是这类志怪人物中溥心畬最常画的第一男主角,千姿百态,有讽刺世态的,也有他自己的内心写照。此次来到“嘉选”的《钟馗戏犬》创作于1958年,已近溥儒晚年,画中钟馗侧身与昂首而吠的犬相对,表情颇具玩味。
值得留意的是,此画上款张道藩先生,是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后来成为民国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美术教育者,也是著名政客,与彼时文艺界名家皆过从甚密。
▼ Lot 4
溥儒(1896-1963)春回天地
设色纸本 镜心
14.5×45.5 cm 约0.6平尺
题 识 春回天地气瞳眬,海色云光碧几重。仙鹤满空飞不尽,和风甘雨长秦松。心畬。
钤 印溥儒
局 部
▼ Lot 8
溥儒(1896-1963)钟馗戏犬
水墨纸本 镜心 戊戌(1958年)作
54.5×22 cm 约1.1平尺
题 识 负得胡孙背似鲐,幞头著敝剑锋摧。劝君但养金铃犬,尚可当关守夜来。戊戌端午,写终南进士并题,心畬。
钤 印溥儒
鉴藏印道藩珍藏
上 款 张道藩(1897-1968),字卫之, 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斯莱德美术学院,民国时期著名文艺理论家,美术教育者,著有《近代欧洲绘画》《我们所需要的文艺政策》等著作。
局 部
相比溥儒山水画以宋元院体画为根基,溥伒的山水则可见深受清代宫廷画风影响,尤以细笔山水与青绿山水见长,典雅和谐,而溥儒则更擅以萧疏的笔法表现冷逸孤峭之境。此次无论山水或花卉都颇可见雪斋功力。
▼ Lot 9
溥伒(1893-1966)秋山图
设色纸本 立轴 庚午(1930年)作
83.5×44 cm 约3.3平尺
题 识
1.秋山图。雪斋溥伒写。
2.庚午长夏,偶拈旧纸写此遣兴,适青原过访,闻将南旋,即以赠其行。溥伒并识。
钤 印溥伒长寿、素心晨夕、雪斋居士
擅画松石与山水的陈曾寿,将其所长皆倾注在这件《临王蒙笔意》之中。
放眼彼时京津画坛,作为移民文化圈层核心人物的陈曾寿,同时又以诗书画融通的文人修养占据着独特地位。他与溥儒还时常进行诗画合作,为彼时文人画传统标杆。
早年师从上海画家孙伯符的徐悲鸿,其后长期活跃于北方,成为京派中革新派的核心人物之一。
▼ Lot 14
陈曾寿(1878-1949)临王蒙笔意
设色纸本 立轴 乙丑(1925年)作
154×84 cm 约11.6平尺
题 识 仿黄鹤山樵,奠孙仁兄雅教。 乙丑春正月,陈曾寿。
钤 印陈曾寿印、苍雪斋
1931年,徐悲鸿以水墨为至交好友舒新城写下“双吉图”。相较于他最著名的奔马或雄鹰,公母双鸡的题材则更富有生活气息,同时展现出徐悲鸿对用笔和用墨的讲究。此时正处于徐悲鸿对中国画形式语言改良后风格渐趋成熟的时期,他运用传统的勾勒法和没骨法,自然地融入了一些西方因素,带来了视觉的新鲜感,个人风格越发清晰起来。
▼ Lot 20
徐悲鸿(1895-1953)双吉图
水墨纸本 立轴 辛未(1931年)作
76×46 cm 约3.1平尺
题 识 新城吾友哂存。辛未长夏,悲鸿。
钤 印徐悲鸿
上 款 上款“新城”为舒新城(1893-1960),湖南溆浦人,原名玉山,字心怡,号畅吾庐。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辞书学者。
马晋取法郎世宁步入画坛,成为彼时京津画派中融合中西的画马名家。1933年画下此幅《三骏》之时,马晋刚过而立之年。
▼ Lot 28
马晋(1899-1970)三骏
设色绢本 立轴 癸酉(1933年)作
77×48 cm 约3.3平尺
题 识 墨琴女士清鉴。癸酉冬大雪后三日,湛如马晋画。
钤 印马晋、湛如、湛花馆
▼ Lot 27
马晋(1899-1970)双骏
设色纸本 立轴 丁亥(1947年)作
101.5×34 cm 约3.1平尺
题 识 丁亥秋九月,伯逸马晋画。
钤 印马晋之印、湛如、重其神骏
-
那时的画家们并不清楚未来究竟如何,只是身体力行地全力叩问着中国画前行的道路。
受到海上画派延续影响,以人文积淀丰厚的南京为中心亦发端了“新金陵画派”。其中以傅抱石、钱松嵒为首,还包括吕凤子、周怀民、秦古柳等一众画家。此次可见来自钱松嵒的《赏吉图》,及其与秦古柳1940年合作的《竹吉图》。
而同样打破传统框架的岭南画派,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关山月、黎雄才等为代表,倡导“折衷中西,融会古今”。此番可见,无论陈树人的《金镶玉竹》,还是黄君璧写与外交官朱抚松的《烟山秋水》,皆为佳制。
▼ Lot 26
钱松喦(1899-1985)赏吉图
设色纸本 立轴
46×28.5 cm 约1.2平尺
题 识 钱松喦画。
钤 印松岩、生命不息
▼ Lot 45
陈树人(1884-1948)金镶玉竹
设色纸本 立轴
117×26 cm 约2.7平尺
题 识 树人写金镶玉竹。
钤 印陈
▼ Lot 46
黄君璧(1898-1991)烟山秋水
设色纸本 立轴 乙未(1955年)作
56.5×29.5 cm 约1.5平尺
题 识 抚松先生、钟珮大家清赏。乙未秋,黄君璧。
钤 印黄君璧、君翁
上 款 朱抚松(1915-?),湖北襄阳人,著名外交官。
一如“积玉”图录开篇所写,这一专场不以激荡人心的赫赫巨制取胜,处处可见的是寓目暖心、钟灵毓秀的笔底清新。
它们亦极契合“嘉选”的初心——对希望以艺术品作为交易或投资产品的行家里手,或希望以极具性价比的选择打开艺术收藏之门的“小白”或“初级选手”而言,这都是一扇轻盈的、可步入之门。
于此,我们看到一位藏家多年搜藏之心,由其悉心打捞,这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得以存护至今;那个鲜活的时代,和他们不断追索的精神,还将继续。
▼ Lot 94
王二水(1870-1948)仿宋人笔意
设色纸本 立轴
64×34 cm 约2.0平尺
题 识 仿宋人画法。王元沝时年七十八。
钤 印二水
▼ Lot 15
林纾(1852-1924)茅庵风景依
设色纸本 立轴 己未(1919年)作
167.5×42.5 cm 约6.4平尺
题 识 风景依稀似渭南,高松阴里见茅庵。何年净尽花苻孽,我便骑驴往一探。金风铁雨中,天下无宁日,亦无一净土,看山哦松韵事,亦只合索之画中耳。己未嘉平于春觉斋,畏庐老人林纾并识。
钤 印畏庐七十以后作、林纾私印
签 条畏庐老人山水精品。碧梧轩主人珍藏。钤印:□、蓝氏家藏
上 款 碧梧轩主人或为周愚山(1916-?),名岳,字愚山,号碧梧轩主。无锡人,生于上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
▼ Lot 42
丁宝书(1866-1936)鸟语花香春如海
设色纸本 立轴 辛未(1931年)作
140×56 cm 约7.1平尺
题 识 足乱浮云双翮健,时平不用寄军书。嫣红姹紫春如海,息羽花间一任渠。广成先生教正。丁宝书作并题字,时在辛未十月,年六十有六。
钤 印丁宝书、芸轩、耘翁六十后作
▼ Lot 88
殷梓湘(1909-1984)八骏图
设色纸本 立轴 辛巳(1941年)作
108×50 cm 约4.9平尺
题 识 兴酣奏笔写霜蹄,垂柳阴中望里迷,冀北倘教逢伯乐,空群凡马首高低。辛巳冬月上浣,梓湘殷锡梁。
钤 印殷锡梁印、梓湘、丰乐堂
▼ Lot 139
陶冷月(1895-1985)墨梅
水墨纸本 立轴
59×25.5 cm 约1.4平尺
题 识 杜甫诗成东阁,林逋梦绕西湖。雪冷霜浓香重,须知铁干冰肤。冷月。
钤 印陶镛印、明月前身
著 录《陶冷月年谱长编》,第678页,编号14211,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年版。
▼ Lot 161
赵叔孺(1874-1945)秋林放马图
设色纸本 立轴 癸未(1943年)作
78×36 cm 约2.5平尺
题 识 临松雪道人本。癸未嘉平,赵叔孺。
钤 印赵氏叔孺
▼ Lot 199
袁松年(1895-1966)秋林赏月
设色纸本 立轴
78.5×50.5 cm 约3.6平尺
题 识 月上秋林,夜凉如水。袁松年作于海上。
钤 印松年、松年书画
▼ Lot 182
王季迁(1906-2003)野寺溪清
设色纸本 立轴
38×30.5 cm 约1.0平尺
题 识 野寺钟初歇,寒云片片生。树 高无叶落,流水一溪清。王季迁写。
钤 印王季迁
▼ Lot 129
唐云(1910-1993)采莲
设色纸本 立轴
70×27 cm 约1.7平尺
题 识 秋老蒲塘风太急,采莲人去雨萧萧。大石酒后勉为之。
钤 印大石、肖形印、耳视
✍🏻
“嘉选”是2025年中国嘉德重磅推出的全新拍卖品牌,旨在链接更广泛的艺术品有缘人士和年轻收藏爱好者,在每年三月、九月最美好的季节与大家见面。
以中国嘉德这一中国本土拍卖品牌首屈一指的品牌和学术与市场双一流的专家团队作为保障,新推出的“嘉选”系列,毫无疑问将极富吸引力。简单而言,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近年来一线奢侈品牌亦集体力推的更亲和面向更多人群的产品系列,有品牌、有姿态、有选择又有保障,但又极具价格优势并不失保值与升值潜力。无论对希望以艺术品作为交易或投资产品的行家里手,还是对希望以极具性价比的选择打开艺术收藏之门的“小白”或“初级选手”而言,“嘉选”都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上几乎最好的选择之一。
首度亮相的“嘉选三月”,甄选涵盖瓷器玉器工艺品、中国书画、古籍善本等多个门类,共计9个专场3600余件艺术臻品。
尤值一提的是,作为全新品牌亮相的重要专场,此次“积玉”全场以5000-25000元几句吸引力的估价起拍,数量众多,无论你爱好艺术或是热衷文学,都可试试参与其中,线上、线下的方式皆可。
*参与“嘉选”拍卖需要办理竞买号牌保证金,更便捷友好的方式是,注册之后参与网络竞拍,押金1比5(即充1万元,可竞买5万元以内的拍品,最低充值额5000元)。以上为展玩所了解的情况,官方回复和更多问题敬请垂询: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010-85928288。
中国嘉德联系方式(滑动查阅)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部)
客户咨询:(86-10)8592 8288-3
结算服务:(86-10)8592 8288-4
媒体合作:(86-10)8592 8288-5
运输咨询:(86-10)8592 8288-9
网拍咨询:15010006220 / 15910807786转分机9
官方网站:www.cguardian.com
联系邮箱: mail@cguardian.com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中国嘉德(香港)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客户咨询:( 852 ) 2815 2269
联系邮箱: hkauction@cguardian.com.hk
联系地址:香港金钟道89号力宝中心一座5楼
各地区办事处联络
上海
邮箱:shoffice@cguardian.com
———
广州
邮箱:gzoffice@cguardian.com
———
南京
邮箱:njoffice@cguardian.com
———
杭州
邮箱:hzoffice@cguardian.com
———
厦门
——
台湾
邮箱:twoffice@cguardian.com.tw
———
日本
邮箱:jpoffice@cguardian.com
———
美国
- 上一篇:“历代墨迹精选”系列第二辑10种
- 下一篇:颜真卿《怀素上人草书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