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读红楼:所谓的的三大死结,四大学派和九大公案大都是假问题
发布时间:2025-03-19 04:24 浏览量:8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研究领域(红学)中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和争议焦点,其中“三大死结”“四大学派”和“九大公案”是红学研究中较为重要的概念。
前文论述了红楼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也是属于显隐两本书的最复杂的小说,也是成书最曲折的小说,也是百年来全世界最难懂的小说,没有之一。作者的人生经历从富贵到落魄惊天地而泣鬼神,作为虚构的小说,它的文学性体现在文笔的鬼斧神工和精彩绝伦上,而作为真事隐的文本里则包含改朝换代时期真实事件的一部家族史和一部国史,表现为匪夷所思和缠绵悱恻。自从世界上有小说这种文学形式以来,一直到小说这门文学艺术的最后终结,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望其项背。
甲戌眉批有一句重要的话: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前文已经分析了这里的雪芹显然不是曹雪芹,而是文本的最早增删者,其弟棠村的意思是第一个雪芹对于风月宝鉴进行了第一次增删,但是增删失败了。这里的雪芹和其弟棠村的历史原型前面已经分析过了,第一个棠村指的是晚明重臣吕愿良,其弟弟当然是另外一位晚明著名文人吕留良。其弟棠村作序的意思就是其弟棠村按照《金玉缘》的模板进行了增删。根据前面的分析,红楼梦也是一部有代笔的作品,雪芹是一个集体概念,属于广泛意义的曹雪芹和特殊意义的曹雪芹的综合,也就是说如果曹姓隐朱姓,雪是中间动词,芹指的是读书人,曹雪芹就是原作者和增删者的统一称呼,原作者和每一个增删者都可以叫曹雪芹,而不是仅仅强调的是姓曹的雪芹。再看关于原作者和增删者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一般人看到的东鲁还以为是山东的地名,顺起来是山东有一个叫孔梅溪的人,其实东鲁孔梅溪是作者和增删者在一起的五个人的名字的缩写,从重点出发这五个人都可以叫雪芹。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红楼梦研究史上公认的三大死结,四大学派和九大公案大都是假问题。
一、红学三大死结
红学三大死结是指《红楼梦》研究中长期未能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
脂砚斋为何人?
脂砚斋是《红楼梦》早期抄本中的重要批语者,其身份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脂砚斋可能是曹雪芹的亲友,甚至可能是其妻子或家族成员。这里漏掉了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人,那就是畸笏叟,畸笏叟和脂砚斋是孪生兄弟。
芹系谁子?
这个问题涉及《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家世背景,尤其是他的父亲是谁。这一问题至今未有定论。这里的曹雪芹的字眼出来就说明没有读懂红楼梦,芹还没有读懂就问他的父亲更是一个笑话。芹,雪芹和曹雪芹代表的人的群域是完全不同的,芹代表无数的读书人。
后四十回的作者是谁?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否为高鹗续写,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重要争议。近年来,有研究认为后四十回可能并非高鹗一人所作。其实这里的文本基本上来自于宋传奇红楼梦的散落民间的稿本,这个版本和明末清初的红楼梦基本上没有内容和实质的联系。
二、红学四大学派
一般学者认为的红学研究根据研究方法和侧重点的不同,分为以下四大学派:
评论派,侧重于对《红楼梦》的文学评论和艺术分析,鲁迅、王国维等是这一派别的代表。
考证派,以胡适为代表,注重对《红楼梦》作者、版本及相关历史背景的考证。
索隐派,试图通过书中线索,将《红楼梦》与历史事件或人物对应,寻找其背后隐藏的“真实故事”。
创作派,以张爱玲、老舍等为代表,关注《红楼梦》的创作手法、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
这四个学派看起来对,但是也属于误读,因为红楼梦满纸荒唐言,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事隐假语存,读者阅读红楼梦文本首先不是要索隐,也不是考证,而是要掰谎,把宋传奇红楼梦的人物的历史原型找出来,然后再把隐藏起来的事情找出来,然后再从显文本的草蛇灰线里建构起来隐文本故事,然后才是红楼梦的真相,随意就考证,随意胡乱索隐还到处影射的人,一辈子是在红楼梦研究的门外汉。
三、红学九大公案
红学九大公案是指《红楼梦》研究中的九个重要争议点,具体内容如下:
《红楼梦》的作者是否为曹雪芹?
这一问题涉及曹雪芹的家世背景及其与《红楼梦》创作的关系。这个属于伪问题。
脂砚斋的真实身份?
如前文所述,脂砚斋的身份一直是红学研究的重要谜题。这里这个问题有严重缺陷,漏掉了畸笏叟。
后四十回的作者问题?
后四十回是否为高鹗续写,以及其续写的质量。续书属于宋传奇红楼梦。
《红楼梦》的书名之谜?
《红楼梦》的书名是否还有其他含义,以及其与全书主题的关系。这里必须把五本书加起来一起考虑。
贾元春的判词之谜?
贾元春的判词和命运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其实十二钗的判词必须一起考虑才有意义。
秦可卿的身世之谜?
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及其与贾府的关系。其实秦可卿就是一个抱养来的弃婴。
《红楼梦》二十首绝句之谜?
这些绝句是否为曹雪芹所作,以及其内容的含义。这个属于伪问题。
《红楼梦》的版本问题?
《红楼梦》的早期抄本与程本之间的差异及其成因。这个是一个伪问题。
《红楼梦》中的“冤案”问题?
书中涉及的“冤案”是否与历史事件有关,例如“长生殿冤案”“桃花扇冤案”等。这个属于一个研究红学跑偏了的问题。
这些死结、学派和公案构成了红学研究的重要框架,反映了《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的复杂性和多维度的研究价值。但是这些问题在红楼梦真解面前,基本上都属于假问题。
注:本文参考部分专业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