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中国”意蕴
发布时间:2024-12-04 15:54 浏览量:12
余江涛 梁胜男
“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要建成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课程思政亦应该在“国家”的层面理解,深入体会其“中国”意蕴,才是溯源归本,意义也更显豁,行动实施也更坚定。
人才培养的中国模式与中国方案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无论中外,国家的建设发展、政党政治都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不仅仅有自然属性,更有社会属性,信仰什么,服务哪个政党,立场是什么,是人才本质属性的重要标尺。这也决定了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方向。而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以国家的方向为导向,端正人才培养的航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大学,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力直接决定了大学的社会价值和标志地位。这种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国家使命的承载与完成程度。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党和国家对高等学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期望愈发迫切。我们亟需培养一大批忠诚于人民、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致力于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杰出人才。课程思政就是解决课程培养人、教育人、造就人的根本问题。
课程,作为知识体系的精致构建,是大学实施专业教育、探索学术深度的核心平台。它不仅是一种工具,用以传授技能与本领,更是一条“道”,一条引领我们走向制度正义和维护正确价值观的光明之路。课程的关注点,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深入到价值观的塑造;不止于学术成就的积累,更着眼于人格的完善;不止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专业成长,更扩展至承载时代使命和国家意志的宏大格局。这正是我们所说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深刻内涵。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思政代表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独特模式与方案。所有课程都应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庄严使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奋斗者。这一教育理念,是中华民族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独特创新,也是对世界文明与文化的崭新贡献,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并广泛传承。
课程教学的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中国自古以来便崇尚教化,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有机结合,强调言传与身教的和谐统一,传承着师徒相授的优良传统。孔子所言“风乎舞雩”,描绘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理想境界,尤其是对“小学”与“大学”教育阶段的有机衔接,以及对知行合一的推崇,这正揭示了课程思政的深刻内涵与发轫。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所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课程不仅是实证科学的规定性体现,更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道德感怀、伦理关怀,形成课程教学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这种风骨与气度赋予了课程更深层次的意义感、价值感和体验感,强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教学原则,注重知识的关联性与带动性,超越了单纯的科学实证,致力于真正地教育人、启发人、提升人,真正落实育人成才。这便是课程教学在中国的特色与独特品质,是我们教育传统的精华所在,值得我们在新时代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传承与弘扬。
当今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门类日益精细,然而与之相伴的是人的物化、空间化、孤立化现象愈发严重,导致所谓单向度的人,片面的人、冷漠的人,机器状的人。这与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所提出的“人要占有人的丰富本质”愿景是背道而驰的。这样的人,也很难有家国情怀与制度感怀。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认同感。在课程教学中,应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实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更应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深刻理解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形势,增强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顺应时代潮流,深化课程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伦理、审美情趣、体能素质、劳动热情和心理健康。如此一来,课程的科学性、思想性都充盈起来,课程有温度,学习有角度,成长有力度,充满人性的光辉、沐浴制度的德泽,这正是课程教学的中国风格与气派,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学校教育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始终是启迪与引领的强大动力。在个体层面,它调动了人全部的潜能,激发人求真向善创美;在社会层面,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引领民族奔向美好的未来。课程思政,正是承载并传递了这种力量,将其发扬光大。这种力量,形象地表现为一种精神风貌,一种精神格调与品味。从这个角度来看,课程就是提振与传扬中国精神与力量的载体。它不仅激励着全社会,也激发着个体的内在动力,最终汇聚成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不仅如此,课程的真理力量与教师的人格力量,共同铸就了立德树人的不朽动力。在这种力量的激励下,师生更自觉的做到学术方向与政治方向的高度一致,专业情怀与家国情怀的深度融合,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步前行,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铸就凝聚人心的兴国之魂、强国之力。在这种力量定势下,更加注重知识向思维、才能向情操、自发向自觉的转化与升华,培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这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当下的生动体现,而课程思政所要书写的也正是这种力量。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所有专业课程都应深入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而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课程所涉职业、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维度出发,植入并孕育知识性、人文性,提升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这正体现了教育的力量,也是中国精神与力量的彰显。这种力量最终体现在实践行动上,表现为“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行动力量。扎根于中国大地,深入了解党情、国情、民情,既是求是求实的精神体现,也是深沉仁爱的力量所在,旨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和奋进者,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这既是教育的使命,也是课程思政的使命所在。
课程思政,从“课”之内涵而言,是一种规范化的教育模式;从“程”之深意解读,则寓意着不懈的追求与永恒的探索。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在人才培养及大学发展方面的重大制度设计中,深刻领悟并把握其精髓,方能全面理解课程思政的独特国家意义,进而行稳致远、开花结果。
(作者:余江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出版社副社长;梁胜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图书档案与文博部综合事务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