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古人游泰山

发布时间:2024-10-03 00:46  浏览量:2

自古以来,泰山就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帝王将相、文人学士前来游历祭拜。他们赋予泰山丰富人文气息的同时,也在这里留下了诸多名篇、古迹,成就了泰山独一无二的文化精神。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古人的遗踪,一同领略人文泰山的独特魅力。

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和祭祀的圣山。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以前就有七十二位君主到泰山巡狩祭祀。君主的密集到访,让泰山成为朝拜的圣地,而从秦以后,又有包括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12位皇帝对泰山进行过大规模的封禅或祭祀,在将泰山推到至高无上地位的同时,也为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现在能被证实第一次举行泰山封禅的帝王就是秦始皇。”青岛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涛介绍,公元前219年,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东封泰山,他在泰山举行了盛大的封禅仪式,用刻石记述了自己的赫赫功业。时至今日,这块刻石仍伫立在山下的岱庙中,它是泰山1400余块刻石中最古老的一块,也是秦始皇封禅泰山的唯一实物证据。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率朝臣封禅泰山,并在山顶立下“无字碑”,这位在位54年的功勋皇帝,一生8次驾临泰山。现在,岱庙中他手植的柏树,已经长成参天巨木,成为见证其泰山封禅的“活化石”。

在泰山上坐落着22处古建筑群,其中以山下的岱庙和山上的碧霞祠最为出名,而这两处古建筑群都与宋真宗有关。虽然从后世对他的评价来看,宋真宗的泰山封禅更像是一场“闹剧”,但由于他在封禅后广建祠宇,也间接成就了今天这两大建筑群,其中岱庙更是和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群。碧霞祠虽不及岱庙宏大,但是在高山上修建,其布局巧妙、建筑精美,自然景观与建筑完美融合,展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与精湛技艺。

此外, 还有一位皇帝值得一提,那就是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据记载,乾隆皇帝曾十次朝拜泰山,六次登上极顶,其中在八十岁的时候,还特意东巡拜谒岱庙,登泰山祭祀碧霞元君,成为登顶泰山年龄最大的皇帝。他一共留下咏诵泰山的诗篇170余首,御笔碑碣130多块。此外,乾隆皇帝还带来了大量的祭祀物品,被誉为“泰山三宝”的温凉玉圭、沉香狮子、黄釉青花葫芦瓶,如今还保存在泰山。

李涛说,除帝王巡游封禅外,泰山也吸引了众多文化名人的青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孔子一生多次率弟子登泰山,一方面观览名胜启迪思想,另一方面了解民情思考时政。明人查志隆《岱巅修建孔子庙议》中称:“泰山胜迹,孔子称首。”泰山上下留有多处有关孔子的遗迹。比如,“孔子庙”“孔子登临处”“孔登岩”“孔子小天下处”等。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一生中多次来往于泰山,并对泰山封禅活动进行多次考察。汉武帝历次来泰山,他均为随从,正是在此基础上才写出了承敝通变的《封禅书》,而在身遭腐刑时,他也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来激励自己忍辱负重,完成著述大业,可见泰山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分量。

到了唐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曾游览过泰山。天宝元年,李白来到泰山,立即被它雄浑壮丽的风光所吸引,不禁诗兴大发,创作了游泰山六首。而杜甫更是以一首《望岳》横绝古今,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成为后人登临泰山必背的名句。此外,像苏轼、苏辙、元好问、蒲松龄等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泰山文化的创造,这都使泰山成为一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山。

随着时代的发展,泰山虽然远去了帝王封禅的使命,但蕴含的人文精神却愈发深厚,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前来追寻。“寻礼泰山,访文化根脉自古至今都是中国人心之所向。”李涛认为,在国人眼中,泰山寄寓着国人对国泰民安的祈愿,这也正是泰山长盛不衰的根源。

千年历史弹指一挥,斗转星移、沧桑巨变。如今的泰山,文化更加多元,内涵更加丰富,已经成为国内外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游客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属于泰山的故事还在继续。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