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的“春药”,听起来神秘又带点邪性

发布时间:2024-08-27 03:04  浏览量:17

古人常说的“春药”,听起来神秘又带点邪性,其实在咱们周围就可能存在不少类似的东西。这玩意儿,影视剧中常客串,比如“合欢散”这种好听名字,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最早的“春药”故事,得追溯到《山海经》,里面讲帝女化为瑶草,结出的果实自带魅力光环,算是大自然的“媚药鼻祖”。

历史野史里,汉成帝刘骜的早逝,据说就和“春药”有关。赵合德为了博取更多宠爱,用了些助兴小药丸。结果第二天,皇帝一上朝就倒下了。大臣们急得团团转,找太后求解,最后赵合德背了锅,无奈之下只能自我了断。

至于汉成帝的真正死因,虽不可详考,但他和赵氏姐妹多年无子,野史猜测可能和长期服用含有麝香成分的春药有关,对身体造成了伤害。

到了大唐盛世,春药也在宫里流行。杨贵妃正值青春,唐玄宗却年岁已高,杨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献上西域来的猛药,讨了唐玄宗欢心。

明清时期,春药更是风靡,连皇帝都喝鹿血来提神,各种“大补秘方”层出不穷,像《金瓶梅》里就描绘了不少。当时,春药几乎成了贵族圈的专属,百姓既好奇又害怕,总觉得这东西能要命。

其实,关于春药的神奇效果大多言过其实,真实性和个别案例的关联性也有待验证。封建社会嘛,男性为主导,对春药的描述自然含蓄了许多。但实际上,春药的原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古人相信“吃什么补什么”,雄性动物的某些部位就被视为大补之选,成了春药的重要来源。同时,古人还信奉肾气足则身强,于是各种腰子就成了餐桌上的常客,毕竟形补理论深入人心。

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要能入口,都不放过。韭菜因为形状特殊,加上心理暗示,也被捧成了“壮阳圣品”,还有了自己的文化符号,新婚夫妇的餐桌上,韭菜是常客。多亏韭菜生长快,不然恐怕难逃灭绝命运。

随着时间推移,葱、蒜、辣椒这些辣味食物,因为能让人身体发热,也被拉进了壮阳的队伍,春药的种类随之丰富起来。

除了食疗,药房里的鹿茸、麻黄等药材,也被视作春药的正规军,《本草纲目》里都有记载。但现代医学认为,这些对性功能提升作用有限,还可能有害健康,不建议使用。

现代人更推崇健康生活来维护性健康,比如规律运动、均衡饮食、戒烟限酒、减压等。市面上卖的所谓“春药”,多是含激素的化学药品,对身体有害无益,追求一时快乐,还是别冒险了。

简而言之,春药这东西,古今看法不同,现代科学更提倡自然健康的方式来维护身心和谐。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