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先驱巡礼丨致敬!这些地质长河中的星!(第四期)
发布时间:2024-10-09 00:25 浏览量:17
◎ 李惜 李倩雯
编者按:回望历史,那些为中国地质事业奠定基石的先驱们永远熠熠生辉。今年,矿业界推出特别策划——“地质先驱巡礼”,带你一起穿越时光,回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这不仅仅是对中国地质事业先驱们的一次深情致敬,更是一场视觉与情感的双重盛宴,让我们在怀念中汲取力量,在铭记中砥砺前行。
快来跟随我们,一起感受先驱们那份对地质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吧!系列海报将陆续发布,今天为第四期。往期详见:
他是古脊椎动物学泰斗,
以坚韧不拔之志,
开创中国古生物研究新篇章。
他发掘禄丰龙,
奠定中国恐龙研究基石;
于战火纷飞中,
坚守学术阵地培育英才。
他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
献身国家教育的光辉写照,
他是——
杨钟健(1897年6月1日-1979年1月15日),字克强,陕西华州(今渭南市华州区)人,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1923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1927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历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校教授,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等职。
杨钟健从20年代起一直积极从事地质、古生物、古人类学以及考古学等的考察与研究工作。20年代用德文撰写的《中国北部之啮齿类化石》,是我国第一部古脊椎动物学专著,标志着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诞生。1928年负责周口店的发掘工作,不久发现中国猿人头盖骨。抗日战争时期在云南禄丰领导发掘工作,获大批恐龙及原始哺乳类化石。他主持发掘了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被称为“中国恐龙之父”。杨钟健一生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和中、新生代地层研究,成就卓著,生前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著作达674篇(种),他的科学著作,以古生物学内容为主,涉及地层学、地史学、气象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学科。他的许多工作是中国初创性的,具有启蒙和奠基性的意义。
他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巨擘,
他披荆斩棘,
开创我国测井新篇;
他智慧如炬,
照亮油气勘探之路;
他献身预测科学,
以精准远见护航国泰民安,
他是科学界之楷模,
他是——
翁文波(1912年2月18日-1994年11月18日),浙江鄞县人,地球物理学家,石油地质学家,预测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文波主要从事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和天然地震、洪涝、干旱自然灾害预测预报研究。他早期引进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中国石油地球物理勘探的理论和方法。1939年12月,他在四川石油沟1号井中测量记录了井下的自然电位和地层的电阻率,并据此划分了气层的位置,这是中国现代测井事业的开端。1957年,翁文波还在南海创建了中国海上第一座钻井平台。他是中国地球物理石油勘探事业的先驱,开创了中国第一个重力队,筹建了中国第一个地震队;发明了找油的理论,并把松辽地区列为重点,是发现大庆油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在预测理论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当代预测宗师”。
他以学识为舟,
穿越古今地质变迁,
他以笔为犁,
耕耘地层古生物学学术沃土。
他历经风雨,
不改科研初心,
为中国地质学发展立下不朽丰碑,
他是——
王鸿祯(1916年11月17日—2010年7月17日),山东临沂人,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他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80年代建立中国构造单元划分及名词体系,综合研究了中国地壳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发展,提出全球构造阶段划分与构造格局重要演变;90年代研究层序地层与古大陆再造,提出地球节律的普遍性和全球大陆基底构造单元划分与泛大陆聚散周期,形成了全球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断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他的代表作有《中国古地理图集》和《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等。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7、1991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他是构造地质学界泰斗,
矢志科学,情系祖国。
他以满腔热忱,
培育英才,影响深远。
山川铭记其足迹,
时光镌刻其辉煌,
他的精神长存,
照亮后辈前行之路。
他是——
马杏垣(1919年5月25日-2001年1月22日),出生于吉林长春,祖籍河北乐亭,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教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是国家地震局副局长。
他主要研究中国大地构造基本问题,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演化,提出构造解析方法和解析构造学,研究岩石圈动力学和全球地学断面的编制。代表作有《中国前寒武纪构造格架及研究方法》《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及说明书》《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和《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及说明书》等。曾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国家图书奖一等奖。此外,他还在教育战线上辛勤耕耘了一生,为培养新一代地质学家作出了贡献,用注重实践的优良学风,影响和教育了一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
他是地洼学说的创始人,
敢于勇探真理,挑战权威,
他的学说突破传统,引领新知,
为全球找矿开辟新径,
他是地质学界之光辉典范,
大地之子,永载史册。
他是——
陈国达(1912年1月22日-2004年4月8日),广东省新会县人,地质学家,活化构造学说和递进成矿理论的创立者。国际地质界称他为“地洼学说之父”,曾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3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地质系;1946年升任中山大学教授;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8年起为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陈国达最突出的贡献是于1956年创立地洼学说,突破1859年以来美澳学者创建的地槽-地台学说,为进一步认识地壳演化规律及找矿开辟了新思路。从20世纪60年代起这一学说被陆续介绍到十几个国家,推动了有关学科的深入发展。1991年又提出了壳体(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即把岩石圈的演化与运动统一研究的学术思想,发展成为地洼(活化)构造理论体系,在国内外广泛运用于找矿,取得显著成效。地洼学说的诞生被列入世界科学技术史年表。
他是前寒武纪地质研究大家,
与中条山结下深厚缘分;
他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提出对前寒武纪地质的真知灼见;
他心系民生,辛勤奉献,
探索科技创新的前沿。
他以高尚人格和深厚造诣影响学子,
他是——
孙大中(1932年6月20日-1997年5月1日),地质学家,山东省威海县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地球化学等研究。用综合年代学方法建立了新型的地壳年代构造格架,提出火成岩年代-地球化学作为岩石圈“探针”的新方法。建立了年代地壳结构模式,重新解剖了中条山前寒武纪重大地质时间和铜矿成矿历史。建立了较完整的冀东早前寒武纪地壳演化模式,对部分麻粒岩成因提出新观点。指出中国大陆地壳,特别是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基底地球化学性状、增长方式和主要增长时段等,在全球有其特殊性。代表作有《冀东早前寒武纪地质》《中条山前寒武纪年代构造格架和年代地壳结构》等。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