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于右任学草书,如此足矣!
发布时间:2025-06-26 18:39 浏览量:16
于右任(1879—1964)
原名伯循,字诱人。
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晚年自号“太平老人”。
是近代书法大家、教育家、诗人。
尤擅魏碑与行书、章草结合的行草书,
首创“于右任标准草书”,
被誉为“当代草圣”“近代书圣”“中国书法史三个里程碑之一”。
20 世纪初期,
对传统文化改良、变革的风气吹入了书坛,
当时不少志士仁人开始尝试对汉字书写进行优化,以期能够重新振兴中华民族。
所谓“文字乃人类表现思想、发展生活之
工具。
其结构之巧拙,使用之难易,
关于民族之前途者至切。”
(于右任《标准草书自序》)
于右任于1932年在上海主持成立了草书社,
集合了当时不少海内专家,
根据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四个原则,
广泛搜集历代草书经典,进行去取选择,
整理成所谓的“标准草书”。
“以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扬全族传统之利器。”
于右任草书
于右任深感传统草书流派众多、写法各异,
初学者难以掌握。
他立志传承和弘扬中国草书艺术,
通过编订标准草书,
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草书,
避免其在时代变迁中逐渐式微。
旧版《标准草书》
在今天看来,
于右任的“标准草书”探索仍不失其价值。
一方面,
它是对以往草书写法的科学总结,
是我们识读草书的入门钥匙。
另一方面,
作为一部有大家把关草书的字体,
其书写美观流畅,
仍是今天草书创作的有益选择。
旧版《标准草书》内页
有鉴于此,我们推出了全新版本,侧重于从四个方面着手,让经典研习范本焕发活力。
1 精善底本 原迹重生
严选清晰完整底本,
高精度扫描与还原,
并改双钩为填墨,
从而将墨线的急缓促舒、运笔的顿挫转折
尽量还原,
让近百年墨韵跃然纸上,
为读者呈现沉浸式的临习体验。
内页 1
2 繁简双释 研习无碍
《千字文》书写示例部分
采用繁简对照释文设计。
既保留汉字传统字形的文化底蕴,
又以简体字破除现代阅读障碍,
古今文字交相辉映,助力读者精准把握草书与正体字的对应关系。
内页 2
3 双色精印 洞见规律
原书系统梳理草书书写规律,辅以经典例字讲解重点笔法、结构特征及规律要点;
规范标点断句,使章法布局一目了然,让草书研习从碎片化临摹进阶至体系化学习。
内页 3
4 双轨索引 便捷查考
书末增设音序与笔画双索引系统,
笔画索引更实现繁简字统排。
无论检索草字字形,还是查证用字规范,
皆可瞬间定位,大幅提升学习与查阅效率。
内页 4
此版《标准草书》,
既是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守护,
亦是面向当代研习者的辅助。
从原迹复刻到研习体系构建,
从文字解读到检索优化,
每个细节皆为传承与研习而生,
以便读者共探草书之妙,领略千年书法的
独特魅力。
浙江人美新书
供稿:易问菊
排版:丹丹
审核:况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