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度最高的25首七律,千古流传是有原因的,首首震憾人心
发布时间:2025-06-02 09:17 浏览量:30
01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日的风呼啸而过,天穹高远,山间猿猴的哀鸣声声入耳。江中小洲清冷,白沙铺岸,孤鸟盘旋,迟迟不肯落下。
举目望去,无边落叶萧萧飘零,仿佛天地间的叹息;江水奔涌,浩浩荡荡向东流去,似要将人间的悲苦一并带走。
漂泊万里,秋色总与愁绪相伴;半生多病,独自登上高台,只觉岁月如刀,刻进满头白发。
这一生尝尽艰难,恨意凝结成鬓角的霜雪;潦倒至此,连借酒消愁的杯盏,也因病痛不得不放下。
这是杜甫晚年最沉痛的一首诗。他拖着病躯登高望远,眼中是萧瑟秋景,心中是半生流离。
“万里悲秋”“百年多病”,字字泣血。落叶与江水,是时光的无情,也是命运的洪流。
他像一片枯叶,被时代的风卷起又抛下,最终只剩一副嶙峋瘦骨,对着苍天无声呐喊。
诗的最后两句,是绝望中的自嘲。酒已停,愁难消,满腹心事化作一声长叹,这人间疾苦,何曾有尽头?
02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仙人驾鹤远去,只留下这座空楼,寂寞地伫立江畔。
千百年白云悠悠,黄鹤却再未回头。
晴空下,汉阳的绿树清晰可见;春草茂盛,铺满鹦鹉洲头。
暮色渐深,我的故乡在何处?只见江上烟波浩渺,愁绪如雾般弥漫,模糊了归途。
崔颢笔下的黄鹤楼,是时空交错的怅惘。仙人传说与眼前实景交织,繁华往事与当下孤独对比。
“白云千载空悠悠”,道尽人世苍茫。楼仍在,鹤不归,只见那白云自顾飘荡,从不管世人悲欢。
“烟波江上便人愁”,是游子找不到的故乡,是繁华落幕后的虚无。
伫立于这江面之上,仿佛一伸手,便能触到那层薄雾般的哀伤,却永远抓不住一丝慰藉。
03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穿过锦官城外的森森古柏,诸葛丞相的祠堂静默而立。
石阶上青草萋萋,春色自顾自蔓延;树丛间黄鹂婉转,啼声清脆,却无人倾听。
想当年三顾茅庐的恳切,换来他鞠躬尽瘁的半生。
辅佐两朝,一颗老臣心掏尽血泪,只为天下太平。可北伐未成,命丧五丈原。
千百年来,多少志士仁人到此,望着祠堂斑驳的匾额,仍忍不住潸然泪下。
杜甫写诸葛亮,亦是写自己。乱世中,他渴望如诸葛一般力挽狂澜,却只能眼睁睁看山河破碎。
“映阶碧草”“隔叶黄鹂”,春景越美,越衬出祠堂的冷清。英雄已逝,空留遗恨,连鸟鸣也为他们心伤。
“长使英雄泪满襟”,是杜甫的痛哭,也是天下失意者的共鸣,壮志未酬的痛,跨越时空,依旧灼人心肺。
04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凤凰台上,曾有神鸟翩跹;如今凤去台空,只见江水东流,不舍昼夜。
昔日吴宫的繁华,埋没在荒草小径中;晋代的风流人物,早已化作坟冢尘土。
远望三山若隐若现,似被青天截去一半;秦淮河与长江在此分流,白鹭洲静静横卧中央。
可浮云蔽日,长安城隐没在迷雾里。望不到朝廷,望不到君王,只剩一片愁绪,随江风翻涌。
李白登高怀古,满眼都是盛衰的无常,还有各种无能为力。
关于凤凰台的传说、六朝的金粉,最终都败给了时间。
“浮云蔽日”是诗眼,暗喻奸佞当道,遮蔽圣听。他渴望报国,却如被困的凤凰,空有凌云翅,难越谗言山。
江水滔滔,带不走他的不甘;青山隐隐,遮不住他的孤傲。这愁,是天才的寂寞,是志士的愤懑,
更是盛唐渐衰的的端倪。
05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从孤山寺北行至贾亭西畔,春水初涨,与低垂的云絮轻轻相接。
几只早来的黄莺争抢向阳的枝头,谁家的新燕衔着春泥,匆匆掠过屋檐。
野花开得恣意,渐渐迷了人眼;嫩草刚没马蹄,踏上去软如烟絮。
最眷恋湖东景致,总也走不够,绿杨垂荫,白沙堤蜿蜒如带,仿佛要把春光永远留在人间。
白居易笔下的西湖,是初春的私语。莺燕争鸣,花草萌动,连风都带着温柔的触感。
“乱花渐欲迷人眼”,何止是花迷人?是诗人沉醉于这鲜活的生机,甘愿被春色俘虏。
末句“绿杨阴里白沙堤”,如一幅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没有壮志难酬的悲愤,只有对自然纯粹的眷恋。
这一刻,他不是忧国忧民的白刺史,只是一个与春光撞个满怀的赤子。
0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一面难如登天,离别时更似抽筋剥骨。东风渐弱,百花凋零,连春天也熬不过这场别离。
春蚕吐丝至死方休,蜡炬燃尽最后一滴泪,才肯熄灭。情如丝,泪如蜡,熬干心血也难断相思。
晨起对镜,只怕青丝成雪;夜半吟诗,月光冷得刺骨。
蓬莱仙山远在天边,唯有托付青鸟殷勤探看,可那虚无缥缈的传说,怎抵得过人间离别的苦楚?
李商隐的情诗,是裹着糖衣的黄莲。字字缠绵,句句刻骨,却总在甜蜜处渗出苦涩。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看似痴情誓言,实则是无望的执念。
爱而不得,见而不能,连思念都成了自焚的火焰。
“青鸟殷勤”,更像自欺的慰藉。明知蓬山万里,音讯难通,却仍要借神话撑住最后一口气。
这深情,美得凄厉,痛得也窒息。
07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偏偏五十弦,每根弦柱都藏着过往。一音一调,皆是年华的碎片。
庄周梦蝶,醒来分不清虚实;望帝化鹃,啼血声声唤不回春天。
明月映海,珍珠含泪;暖阳照玉,蓝田生烟。这些美到极致的意象,原是心碎的倒影。
如今追忆,才知当时早已惘然。那些未说出口的话,未牵紧的手,未完的功业,都成了岁月里的抚不平的伤口。
李商隐的《锦瑟》,是迷雾中的叹息。他用典故织成一张网,困住所有欲说还休的遗憾。
“沧海月明”“蓝田日暖”,美得近乎残忍。珍珠是泪,暖玉成烟,越是璀璨,越显虚无。
最后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像一记闷雷。
原来年少轻狂时,早已埋下遗憾的种子。如今回首,连痛都成了诗,细读来,字字滴血。
08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成都浣花溪四畔的草堂四面春水环绕,白鸥日日来访,倒比人更殷勤。
花间小径久未清扫,今日为迎老友,柴门吱呀一声敞开。
离集市太远,所以饭菜简陋;家贫无新酒,只剩旧酿一坛。若不嫌弃,再唤邻家老翁隔篱对饮。
杜甫的《客至》,是战火里的一盏温酒。没有华丽词藻,只有朴素的烟火气。
“蓬门今始为君开”,道尽漂泊者的孤独。寻常待客的琐事,在他笔下成了珍贵的仪式。
“隔篱呼取尽余杯”,透着寒酸中的豁达。粗茶淡饭里,斟满的是乱世中难得的暖意。
酒虽浊,情却真。在这破碎的世道里,能与知己共醉片刻,也便是最大的奢侈。
09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巴山楚水,荒凉浸透二十三载光阴。
归来故土,恍如隔世,旧友凋零,乡音陌生,自己倒成了外人。
吟起悼亡的《思旧赋》,只剩虚空;恍若山中樵夫,一觉醒来斧柄已朽,人间早已换了春秋。
沉船侧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逢春。这新生机越是蓬勃,越衬得自己满身尘埃。
今日听君一曲赠诗,且借杯中残酒,强打起精神,纵使心已成灰,也要为这重逢,硬挤出一点笑意。
刘禹锡的酬答,是贬谪者的苦笑。“二十三年弃置身”,轻描淡写一句,藏了多少屈辱与沧桑。
“沉舟”“病树”之喻,看似自嘲,实是看透世事的悲凉。他人眼中的希望,于他不过是刺眼的讽刺。
“暂凭杯酒长精神”,悲壮得令人心酸。
酒入愁肠,咽下的是半生坎坷,吐出的却是豁达。这硬撑的体面,比痛哭更揪心。
10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当年王濬战船顺江东下,金陵城的帝王气象顷刻崩塌。
千丈铁锁沉入江底,石头城上白旗高悬。
人间几度兴亡,西塞山依旧静静伫立,枕着冰冷的江水。
如今四海一统,旧日堡垒只剩废墟,秋日芦荻萧瑟,在风中低语着前朝的哀歌。
刘禹锡怀古,总带着冷眼观潮的清醒。战船、铁锁、降幡……轰轰烈烈的争霸,最终化为史书上一行墨迹。
“山形依旧枕寒流”,山无情,水无情,只有人,自作多情,为虚妄的功业倾尽一生,洒尽热血。
“芦荻秋”,是历史的休止符。秋风扫过故垒,仿佛在问:今日的繁华,又何尝不是明天的荒草?
11
《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清晨听见离歌响起,才知你已踏上远行。昨夜微霜染白河岸,寒意渗进送别的衣襟。
鸿雁哀鸣,本已惹人愁思,何况你此去要穿越重重云山,独对异乡风尘。
边关的树色日渐苍黄,秋寒步步紧逼;长安城里的捣衣声,一声比一声急促,仿佛在催人老去。
莫要被京城的繁华迷了眼,虚掷了光阴,那纸醉金迷处,最易消磨少年心。
李颀的送别,是长辈的殷切叮咛。霜、雁、云山、砧声,无一不染上离别的萧瑟。
“关城树色催寒近”,连草木都在为远行人担忧。
“御苑砧声”更像时光的倒计时,提醒着青春易逝。
末句的劝诫,藏着过来人的痛楚。
长安再美,终究是名利场;若沉溺其中,终会沦为岁月刀下的又一缕亡魂。
1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封谏书早晨递上金銮殿,黄昏便被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我本为肃清朝堂污浊,何惜这风烛残年!
秦岭云雾横锁,回望不见长安故宅;蓝关大雪封路,连马儿也畏缩不前。
知你千里迢迢赶来,是为替我收殓尸骨吧,此去瘴疠之地,我怕是难逃一死,且怕有白骨埋他乡了。
韩愈的悲愤,是忠臣的绝唱。朝奏夕贬的荒唐,写尽了帝王的无情。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天地都像是一个大牢笼。
马不前,人更困,连风雪都在嘲笑他的孤忠与愚笨。
最后两句托付后事,字字泣血。明知是赴死,仍挺直脊梁,这倔强,比漫天大雪更刺骨。
13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谊曾在此谪居三载,千年后,楚地的风仍裹着悲声。
秋草蔓生,独行宅院寻不到故人踪迹;寒林寂寂,只见夕阳斜照,拉长一地荒凉。
汉文帝号称明君,尚且薄待贤才;湘水滔滔东去,又怎懂得凭吊者的心酸?
江山寥落,草木凋零,忍不住问一句:先生啊,你为何偏要流落到这天涯尽头?
刘长卿访贾谊宅,实是哭自己。秋草、寒林、斜阳,勾勒出被遗忘的孤独。
“汉文有道恩犹薄”,讽得辛辣。明君尚且如此,何况昏聩之世?历史的轮回,总是寒透人心。
“怜君何事到天涯”,问贾谊,更问自己。
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比湘水更深,比秋夜更凉。
14
《咸阳城东楼》
【唐】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登上城楼,万里愁绪扑面而来。芦苇杨柳摇曳,突然间如见江南故地。
溪上乌云渐聚,夕阳沉入寺阁;山雨将至,狂风灌满高楼,掀动衣袍猎猎。
暮色中,飞鸟落入秦宫旧址的荒草;秋蝉嘶鸣,汉宫黄叶纷飞如雪。
莫问前朝兴亡事吧!你看那渭水东流,滔滔不绝,它带走了秦汉,也终将带走今朝。
许浑的怀古,是末世预言者的低语。“山雨欲来风满楼”,写尽动荡前夕的压抑与前奏。
秦苑汉宫,昔年煊赫,如今只剩鸟雀虫蝉。
帝王将相的霸业,在时间面前不过一场笑话。
末句“渭水流”,是历史的冷笑。它无声无息,却将一切辉煌碾为尘埃。
这清醒的绝望,这无可奈何改变的痛苦,比风雨更摧人心肝。
15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秋色倒映江心,雁阵初飞,与友人提酒登临青山。
人间难得纵情一笑,且将菊花插满鬓发,醉醺醺踏着夕阳归去。
只管痛饮酬答佳节,何必为落日余晖怅惘?
古今兴亡本就寻常,你看那牛山涕泪的齐景公,千年后谁还记得他的悲伤?(借“牛山沾衣”的典故,笑世人痴愚。)
秋影、雁阵、菊花、酩酊,拼成一副佯狂的醉态。
“尘世难逢开口笑”,笑中带泪。插菊满头,是强作的潇洒,更是对无常的接纳。是乱世中的豁达。
既然盛衰皆空,不如醉眼看山,这通透,是血泪熬成的释然。
16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唐】刘长卿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原以为此生潦倒,不料竟得朝廷垂青。可世事如谜,不如醉中高歌,暂且糊涂。
江上明月皎洁,北雁南飞掠过;淮南木叶凋零,楚山更显嶙峋。
漂泊至此,幸而离隐居的沧洲不远;对水自照,白发丛生,却无力挽回岁月。
如今你我皆成老朽,惭愧啊,你们仍劝我谨防风浪,我却早被命运拍打得遍体鳞伤。
刘长卿的离别,是暮年人的相惜。优诏突如其来,反添惶惑。醉歌非真醉,是看透世事的自嘲。
“江月”“楚山”的萧索,映照出宦海浮沉的孤独。白发对影,是时间最无情的嘲弄。
“愧君犹遣慎风波”,藏着未说出口的悲凉:半生风雨,何曾由得自己?这叮嘱,暖得让人心酸。
17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唐】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驻马停杯,问君此去心境如何?巫峡猿啼声声带泪,衡阳归雁能否捎来你的书信?
青枫江面,秋帆渐远;白帝城头,古木凋零。这路途的荒寒,我替你一一描摹。
但圣朝恩泽广布,暂别莫要颓唐,待雨露润泽,终有云开月明时。
高适的送别,是侠客式的慰藉。
不诉离殇,只将贬谪路上的凄景化作画卷:猿啼、雁书、秋帆、古木,皆是天涯孤旅的标配。
“圣代多雨露”未必是真信,却是最暖心的谎言。
乱世中,这点虚妄的希望,许是支撑友人前行的微光吧。
18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上城楼,荒野连接天际,愁思如海天般漫无边际。
狂风撕扯着荷塘绿水,暴雨斜打着爬满薜荔的老墙。
山岭密林遮断望眼,江水曲折如人愁肠百转。
你我同贬到这蛮荒文身之地,却连书信都被困在各自的角落,不得相通。
柳宗元的登楼,是流放者的孤岛独白。惊风密雨,是朝堂倾轧的余波;岭树江流,是望不到头的囚笼。
“共来百越”却“音书滞一乡”,道尽贬谪最深的痛,同是天涯沦落人,竟连相濡以沫都成了奢望。
1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门关外忽传捷报,蓟北收复!初闻此讯,涕泪沾衣,双手颤抖。
回头见妻儿愁容尽扫,胡乱卷起诗书,欢喜得近乎癫狂。
大白天便要放声高歌痛饮,趁着春光明媚,正好作伴还乡!
归心早已飞越巴峡巫峡,顺流直下襄阳,再策马奔向洛阳,这颠沛流离的日子,终要结束了!
杜甫的狂喜,是乱世中的一道惊雷。涕泪、漫卷、放歌、纵酒,每个动作都浸透劫后余生的颤抖。
“青春作伴”四字,让垂老的诗人在瞬间重返少年。归乡的路线念得飞快,仿佛慢一步,梦就会碎。
20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唐】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千山万壑奔涌至荆门,此处还留着明妃生长的村落。
她一去汉宫便踏入塞外风沙,唯留青冢孤立,独对黄昏。
画工拙笔怎能描摹她的容颜?月夜环珮叮当,归来的只有孤魂。
千年后,琵琶仍奏着胡地曲调,声声分明在哭诉,这命运的不甘与遗恨!
杜甫写昭君,是借古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一去紫台”“独留青冢”,写尽美人凋零、志士失路的苍凉。
“画图省识”讽刺帝王昏聩,埋没英才;环珮空归,是魂魄难安的悲鸣。
末句的琵琶胡语,跨越时空,将昭君的怨与诗人的恨拧成一根刺,扎进历史的心脏。
21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寒窗苦读换来半生坎坷,烽火四起,家国已残破如风中柳絮。
山河裂成碎片,身世更似暴雨中的浮萍,颠簸无依。
曾在惶恐滩头咽下惊惶,今在零丁洋里独品孤零。
可人生终有一死,何惧?只愿我这颗赤子之心,能在史册上燃成一簇不灭的火!
文天祥的绝唱,是血与火淬炼的宣言。
“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字字泣血,却无半分怯懦。
“惶恐”“零丁”的重复,不是哀叹,而是将屈辱炼成钢刃。
末句的“丹心照汗青”,如惊雷劈开黑夜,肉身可灭,气节永存。
22
《登快阁》
【宋】黄庭坚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办完冗杂公务,像个痴人般逃到快阁。倚栏四望,暮色温柔。
千山落叶纷飞,衬得苍穹更阔;一道澄江如练,月光洒落,波心皎洁。
琴弦早为知音断绝,此时只有美酒能得我青眼。
真想乘舟万里,吹笛归去,与白鸥立誓,此生再不做名利场的囚徒!
黄庭坚的登阁,是文人的一场出逃。
“落木千山”“澄江月明”,天地愈壮阔,愈显官场蝇营狗苟之可笑。
“朱弦绝”“青眼横”,写尽孤高与疏狂。
末句“与白鸥盟”,是撕碎冠带后的赤子之约,宁做江湖闲客,不做金殿傀儡。
23
《书愤五首(其一)》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年少轻狂,哪懂世道险恶?北望中原,豪气曾如山岳巍峨。
雪夜楼船横渡瓜洲,秋风中铁马踏破大散关,那些热血沸腾的岁月啊!
如今自诩“塞上长城”,镜中却已两鬓斑白。
诸葛亮的《出师表》名垂千古,可千年后,谁还有他那般忠肝义胆?
陆游的愤懑,是英雄暮年的不甘。楼船铁马的回忆越壮烈,越衬出镜中衰鬓的凄凉。
“塞上长城空自许”,自嘲中带血。北伐梦碎,壮志成灰,只剩一纸《出师表》在风中呜咽。
24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莫嫌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满桌鸡豚飘香。
山路迂回,看似到了绝境;柳暗花明处,忽见烟火人家,内心突然豁然开朗
春社将近了,箫鼓声里透着淳朴;这里人人衣冠简素,古风尚存此乡,实属难得。
若余生能得闲,定要踏着月色,拄杖轻叩柴门,再来这一次,毕竟这桃源,比朝堂干净千万倍。
陆游的田园,是硝烟外的喘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写景亦是写心,绝处逢生的,何止是路?
“箫鼓”“衣冠”的简朴,反照出世道的虚伪。末句“夜叩门”的闲适,藏着对官场彻底的背弃。
25
《七律·长征》
【近现代】毛爷爷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所遇的险峰恶水,在红军眼里不过等闲之事。
五岭蜿蜒,当作细浪翻腾;乌蒙磅礴,权作泥丸踏碎。
金沙江的怒涛拍暖云崖,大渡桥的铁索凝着寒霜,这些波澜壮阔的风景,都已然一一经历了。
最喜是岷山雪涌千里,三军越过时,一张张笑脸融化了冰雪,这人间绝境,终被信仰踩成了康庄大道。
毛爷爷的长征,是铁骨与浪漫的交响。五岭乌蒙的比喻,举重若轻,尽显豪迈。
“云崖暖”“铁索寒”,冷暖对照间,险阻成了勋章。
末句“尽开颜”的曙光,是九死一生后的酣畅。
革命者的浪漫,从来与血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