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七子从不说破,打坐时舌尖要顶住的这个位置,关乎阳神出窍!

发布时间:2025-05-26 23:54  浏览量:22

自古修道之人皆知,舌为心之苗,舌尖所指,乃是阴阳之枢纽。一寸之舌,关乎神游太虚、阳神出窍的天机玄妙。然而,这玉舌抵住何处,却是代代相传的秘密。全真七子从不言明,只在耳提面命时轻描淡写地提及"舌抵上腭"四字,至于更深层的玄机,唯有根骨奇佳者方可窥见一二。

谢琼枝,一个天资异禀的女子,自幼能感风雨、知寒暑,却不知她体内流淌着的,是上古遗留的一缕鸿蒙紫气。那年,一位白发道人赠她一卷竹简,上书"舌抵上腭,神归玉枕"八字。这简单的口诀背后,却是一段关乎长生不死、阳神出窍的惊天秘密。

二十岁那年,家道中落的谢琼枝带着那卷神秘竹简,踏入终南山全真观。她不知道的是,她的舌尖所能抵达的位置,将会揭开一个连全真七子都讳莫如深的天机——真正的玄机玉舌,究竟应指向何方?

谢琼枝立于全真观山门前,微风拂过青丝,远处钟声悠悠。高大的山门上"全真观"三字苍劲有力,仿佛蕴含着无穷道韵。她轻抚怀中竹简,回想起那位白发道人临走前的叮嘱:"此中有玄机,切莫轻言示人。"

观内弟子往来匆匆,个个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一位年约十六七的小道童见她久站门外,便上前询问:"这位姑娘,可是来参加选徒大会的?"

琼枝微微颔首,小道童引她入内。全真观内曲径通幽,假山流水,松柏苍翠,处处透着仙家气象。

大殿上已聚集了数十位前来应选的青年男女,或紧张或期待。钟声再响,一位面如冠玉的中年道人踱步而入,众人立刻肃静。

"贫道清虚子,今日代掌门选徒。诸位有缘至此,皆是与道有缘之人。"清虚子环视众人,目光落在琼枝身上时略作停顿,"今日测试分三关:一辨药性,二察气机,三观天象。"

第一关辨药性,须从百种草药中辨别其性寒热温凉。琼枝自幼跟随祖母学习草药知识,此关轻松过关。第二关察气机,需凭感觉找出殿内暗藏的五处"气脉"所在。琼枝闭目片刻,便准确指出五处位置,引得清虚子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第三关观天象,众人被带到一座高台上,要求预测未来三日天气变化。当日天空晴朗,众人纷纷预言晴好。轮到琼枝时,她凝视天际片刻,道:"明日午后有雷阵雨,后日阴转多云,大后日天气晴好。"

清虚子挑眉:"何以见得?"

琼枝指向远处:"西南方云气微结,风向将变,湿气渐增。明日午后必有雷雨。"

清虚子深深看了她一眼,点头不语。

三日后,一切果如琼枝所言。清虚子将她唤至内室:"你非常人,观气辨象之能远超常人。不知可曾修习过道家功法?"

琼枝坦言:"未曾系统学习,只是自幼感知敏锐,又得家传一些简单心法。"说着,她将那卷竹简取出,"此物或许与贵派有关。"

清虚子接过竹简,神色骤变:"此乃我派失传已久的《玉枕经》残卷!你从何处得来?"

琼枝将白发道人之事道来。清虚子沉思良久:"那位白发道人,想必是家师祖玄真子。他老人家二十年前云游四海,未曾归来,想不到竟将此物交予你手。"

屋内烛火摇曳,清虚子的声音低沉而庄重:"《玉枕经》记载的是我全真派修炼阳神的秘法,其中'舌抵上腭,神归玉枕'八字乃是关键所在。玉枕,即后脑勺下凹处,道家称之为玉枕穴,乃是元神所居之处。舌抵上腭,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动作。"

就这样,谢琼枝被破例收为全真派内门弟子,师从清虚子修习全真心法。清虚子见她天资过人,便将她安排在一处幽静的小院独自修行,每日亲自指导。

琼枝每日勤修苦练,按照经文所述,打坐时将舌尖轻抵上腭,引导气息在体内运行。然而,她很快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舌尖抵住上腭时,她所感受到的效果与清虚子描述的大相径庭。

清虚子说常人修行时会感到一股暖流自下而上,而她却总是感到一股清凉之气自上而下,且伴随着一种奇异的眩晕感,仿佛意识要脱离肉身。

皓月当空的夜晚,琼枝坐在小院的石凳上,望着天空中的繁星,思索着这个奇怪的现象。院内梧桐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向她诉说某种天机。

次日,她将此事告知清虚子。清虚子闻言大惊:"此乃逆行之象!你且暂停修炼,待我禀报掌门。"

不日,琼枝被召至后山玄机洞,全真七位长老尽数在场。掌门玄明真人须发皆白,目光如电:"琼枝,你修行中的异象,或与你体质特殊有关。我观你骨骼清奇,五脏六腑与常人略有不同,心脏偏右,肝脏偏小,此乃'阴阳倒置体',千年难得一见。"

洞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七位长老神秘莫测的面容。琼枝不解:"阴阳倒置体?这是何意?"

玄明真人解释道:"常人修道,皆是以阳引阴,而你则需以阴引阳。你体内阴阳二气天生倒置,故而修行之法也需反其道而行之。"

"全真七子"是全真派七位最德高望重的长老,分别掌管七种不同的修行法门。七子中年纪最长的白眉真人开口道:"自古以来,修行界流传一句话:'全真七子从不说破',这'不说破'的,正是关于特殊体质者的修行之法。"

"为何要如此保密?"琼枝问道。

玄明真人神色凝重:"因为特殊体质者若修行得法,进境神速,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常人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的境界。此等秘法若广为人知,必引天下人争相效仿,不惜以伤害自身为代价强行改变体质,最终导致走火入魔,反而贻害苍生。"

青松真人补充道:"尤其是'阴阳倒置体',更是特殊体质中的珍稀之例。此等体质者若修炼得法,甚至有可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阳神出窍,游离于物质世界之外,观天地之大美,悟道法之真谛。"

从此,琼枝开始了与众不同的修行之路。她被安排在玄机洞独自修炼,远离其他弟子。玄明真人亲自为她调整功法,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舌尖抵住的位置——不是上腭,而是下腭靠近舌根处的一个特殊穴位。

"此穴名为'玉液泉',乃是阴阳之气汇聚之处。"玄明真人指导道,"常人难以察觉,唯有你这种特殊体质者能够感知。舌尖抵住此处,方能引导元神正确运行。"

玄机洞内光线昏暗,只有几盏青灯照明。琼枝盘坐在蒲团上,按照玄明真人的指导,尝试寻找那个神秘的"玉液泉"穴位。起初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她只感到舌根处一片麻木。

"不要着急,慢慢感受。"玄明真人耐心引导,"试着放松舌头,让它自然下垂,然后缓缓向后卷,直到触及一个似有若无的点。"

琼枝按照指示,放松心神,让舌头自然移动。突然,她感到舌尖触及了一个奇特的位置,一股微弱的电流感瞬间从舌尖传遍全身,她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

"找到了!"玄明真人欣喜道,"这就是'玉液泉'穴位。记住这个感觉,今后打坐时,舌尖就抵住这个位置。"

就这样,琼枝开始了艰苦的闭关修炼。起初数月,她时常头痛欲裂,仿佛有千万只蚂蚁在脑中爬行。玄明真人告诉她,这是经脉开通的必经之痛,须得忍耐。

一年后,琼枝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她发现自己的感知能力大为增强,不仅能听到十里外的虫鸣鸟叫,还能感知他人的情绪变化。更神奇的是,每当夜深人静,她闭目静坐,舌尖抵住那神秘的"玉液泉"穴位时,她的意识似乎能够短暂地脱离肉身,在周围小范围内游走。

这便是传说中的"阳神出游"初阶,虽然只能在极近的范围内活动,且时间极短,但这已是许多修道者穷尽一生也难以达到的境界。

玄明真人得知此事,喜不自胜:"你天资过人,加之体质特殊,修行速度远超常人。若继续精进,不出十年,必能达到阳神出窍的境界。"

然而,平静的修行生活很快被打破。一日,山门外来了一群自称"魔宗"的黑衣人,为首者名叫墨千秋,自称是墨教教主。他们声称谢琼枝乃是他们墨教圣女转世,要求全真派交出琼枝。

玄明真人自是不允,双方一场激战,墨千秋虽然修为高深,但面对全真七子联手,仍是不敌,只得暂时退去,但临走前撂下狠话:"谢琼枝的体质乃是千年一遇的'阴阳倒置体',只有我墨教的功法最适合她修炼。若她继续修习你们全真派的功法,必将走火入魔,形神俱灭!"

琼枝被这番话搅得心神不宁。玄明真人安慰她:"墨教乃是左道旁门,修炼的是采阴补阳、损人利己的邪法,你切莫听信。"

为了让琼枝安心,玄明真人决定提前将派中镇派之宝《玉枕真经》完整版传授给她。这部经书记载了全真派修炼阳神的最高心法,历来只传授给掌门一脉。

经书中详细记载了舌尖抵住不同位置所能引导的不同气脉和效果。对于常人,舌尖抵住上腭中部的"上田"穴位,可引气上行,通达任督二脉;而对于琼枝这种特殊体质,则需舌尖抵住下腭的"玉液泉"穴位,以逆行之法引导阳气下沉,阴气上浮,最终达到阴阳平衡。

琼枝按照《玉枕真经》所述,每日勤修苦练。三年后,她已能在静坐中将阳神送出体外,在方圆百里内自由游走,所见所闻,回来后皆能一一道来,绝无差错。

这一日,全真观来了一位神秘访客,自称"无名客",要求与玄明真人一晤。此人面容普通,但眼神深邃如星空,给人一种深不可测之感。

玄明真人亲自接见,二人在后山密谈整整一日。次日,玄明真人将琼枝唤至静室,神色凝重:"昨日来客乃是天机阁阁主,道门中人皆称他为'无名客'。他告诉我一个惊人的消息:你的体质非同寻常,乃是传说中的'太极体',此体质万年难得一见,既非阴阳倒置,而是阴阳自成太极。"

"太极体?"琼枝不解。

"常人体内阴阳二气泾渭分明,阴主下,阳主上,修行之道便是调和二气,使之平衡。而你体内阴阳二气天生如太极图般相互交融,无分上下,故而你在修行中感受到的种种异象,都是因为你尝试用常规方法去引导本就完美的阴阳之气。"玄明真人解释道。

"那我该如何修行?"琼枝问。

"无名客传来一套专为太极体设计的修行法门,名为《太极还神诀》。此功法不分阴阳上下,而是顺应你体内本就完美的阴阳平衡,进一步强化这种平衡,最终达到阴阳合一、形神俱妙的境界。"

从此,琼枝开始修习这套神秘的功法。与之前不同,这次她不再需要刻意将舌尖抵住某个特定位置,而是让舌尖自然放松,随着呼吸节奏自行寻找最舒适的位置。神奇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舌尖会在呼气时自然抵住上腭,吸气时则自然下垂,形成一种自然的节奏。

随着修行深入,琼枝发现自己的阳神出窍能力大为增强,不仅范围扩大到千里之外,时间也从最初的几息延长到了半个时辰。更神奇的是,她发现自己能够在阳神状态下与他人交流,虽然对方看不见她,但能听到她的声音。

这一特殊能力很快派上了用场。一日,琼枝阳神游历至一处深山,发现一群墨教弟子正在设下埋伏,原来墨千秋并未死心,计划再次进攻全真观。琼枝立刻返回肉身,将情报告知玄明真人。

全真派早有准备,轻松化解了墨教的偷袭。墨千秋大怒,亲自出马,与玄明真人展开激烈对决。两人斗法三天三夜,不分胜负。就在第四天拂晓,墨千秋突然使出一招"天魔解体大法",整个人化为一团黑雾,直扑玄明真人而去。

关键时刻,琼枝挺身而出,运用新学的《太极还神诀》,阳神出窍,形成一道金光屏障,挡在玄明真人身前。墨千秋的黑雾撞在金光上,发出刺耳的嘶鸣,随后被反弹回去。

墨千秋见状大惊:"你竟已修成阳神?!不可能!就算是天资过人,没有几十年苦修,也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

琼枝沉声道:"这都要多谢你逼我加速修行。"

墨千秋冷笑:"就算你修成阳神,也不过是初窥门径。我墨教的'天魔噬神法'专克你这种半生不熟的阳神!"说罢,他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一团更为浓郁的黑雾从他体内涌出,化作数十只黑色怪爪,朝琼枝的阳神抓去。

危急时刻,玄明真人喝道:"琼枝,速将舌尖抵住玉液泉穴位!"

琼枝依言照做,刹那间,她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自下而上涌入阳神,她的阳神金光大盛,瞬间将那些黑爪尽数震碎。墨千秋见状大惊,仓皇后退。

玄明真人乘胜追击,与琼枝联手,最终将墨千秋击败。墨千秋负伤逃遁,临走前犹不忘放狠话:"谢琼枝,你天资过人,但修行之路漫长险阻。你现在所学,不过是冰山一角。总有一日,你会发现全真派的功法也有其局限。到那时,墨教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此战过后,琼枝的声名大噪,道门中人皆知全真派出了一位天资绝艳的女弟子,年纪轻轻便已修成阳神,实属罕见。

然而,琼枝却没有沉浸在荣耀中。她发现,自从那次与墨千秋一战,自己的修行似乎遇到了瓶颈。无论如何努力,阳神出窍的时间和范围都无法再有突破。更令她困扰的是,每次阳神出窍后,她都会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悸,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体内游走,令她不安。

她将此事告知玄明真人,玄明真人面露忧色:"这或许是因为你修行速度太快,根基尚未完全稳固。须得暂缓阳神出窍的修习,先巩固根基。"

就在琼枝闭关巩固根基期间,一封神秘信函送到了全真观。信中只有寥寥数语:"玉液泉非终点,舌尖所抵之处,实为灵台一寸三分。此中玄机,全真七子从不言明。欲知详情,七月十五,蓬莱阁见。"落款是"故人"二字。

玄明真人见信后神色大变,立即召集全真七子商议。琼枝因为正在闭关,并未参与。会议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期间争论激烈,甚至有打斗声传出。最终,玄明真人做出决定:亲自带琼枝前往蓬莱阁一探究竟。

七月十五那日,玄明真人带着琼枝来到了传说中的蓬莱阁。此阁建在东海之滨的一座孤岛上,四面环海,云雾缭绕,恍如仙境。

阁中已有一人等候多时,正是当日来访的"无名客"。见到二人,无名客微微一笑:"玄明道友,你果然来了。"

玄明真人肃然道:"阁下信中所言'舌尖所抵之处,实为灵台一寸三分',此乃我全真派不传之秘,阁下如何得知?"

无名客不答反问:"玄明道友,你可知太极体的真正修炼法门?"

玄明真人沉默片刻:"不敢隐瞒,我全真派典籍中确有记载,但已失传千年。"

"并非失传,而是被有意隐藏。"无名客语出惊人,"因为太极体若修炼至大成,将打破道门平衡,引发天地异变。"

琼枝闻言心中一震:"什么意思?"

无名客看向琼枝:"姑娘,你可知自己为何能修炼得如此之快?"

琼枝摇头。

"因为你不仅是太极体,更是传说中的'鸿蒙紫气体'。此体质万古难遇,传说上古时期开天辟地,鸿蒙初判,有一缕紫气散落人间,与之有缘者得之,便成鸿蒙紫气体。此体质者修行事半功倍,且无需刻意引导,体内阴阳二气自会趋于平衡。"

"那信中所言'灵台一寸三分'又是何意?"琼枝追问。

无名客看了玄明真人一眼:"这个问题,还是让你师父来回答吧。"

玄明真人叹息一声:"琼枝,为师一直有所隐瞒。全真派修炼阳神出窍的最高境界,并非如你所知的那般简单。舌尖所抵之处,常人是上腭,你是下腭玉液泉,但这都不是终点。真正的秘诀在于'灵台一寸三分',即上下腭之间虚空处,距离舌根一寸三分的位置。此处乃是真正的气脉汇聚之处,舌尖抵住此处,方能真正做到阴阳合一,元神出窍。"

琼枝恍然大悟:"难怪我近来修炼遇到瓶颈,原来还有这等玄机。"

"此法非同小可,轻易不可尝试。"玄明真人告诫道,"一旦舌尖抵住此处,体内阴阳二气将剧烈变化,稍有不慎,便会走火入魔,轻则走火入魔,重则魂飞魄散。"

"那为何要对我隐瞒?"琼枝不解。

玄明真人面露愧色:"因为你修行速度过快,为师担心你根基不稳,贸然尝试此法会有危险。"

无名客插话道:"还有更重要的原因,玄明道友不妨说出来。"

玄明真人犹豫片刻,终于道出实情:"因为一旦你修成此法,便不再是单纯的阳神出窍,而是真正的元神出窍。元神可离体万里,甚至穿越时空,见到常人所不能见之事。此境界已超出道家所能控制的范围,历来被视为禁忌。"

"更重要的是,"无名客补充道,"鸿蒙紫气体修成元神出窍后,将拥有改变天地规则的能力。此等力量非常人所能掌控,故而道门历来对此讳莫如深。"

琼枝闻言,心中震撼不已。她从未想过,自己的修行竟会牵涉到如此重大的秘密。

"那么,现在该怎么办?"琼枝问道。

无名客看向玄明真人:"玄明道友,天机已至此,不妨让琼枝姑娘一试。"

玄明真人沉吟良久,终于点头:"也罢,天意如此,不可违逆。琼枝,为师这就传你'灵台一寸三分'的真正修法。"

就在这关键时刻,蓬莱阁外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墨千秋率领墨教众弟子前来袭击,原来他一直暗中跟踪琼枝,得知此行的目的后,决定在此关键时刻出手抢夺秘法。

玄明真人与无名客迅速出手应对,琼枝也要随之而去,却被玄明真人制止:"你留下,速速修习此法!"说罢,他将一枚玉简递给琼枝,"此中记载了'灵台一寸三分'的精要,你且记在心中,待会外敌攻入时,务必将玉简销毁!"琼枝接过玉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复杂的口诀和图示,其中最核心处写着:"舌抵虚空一寸三,阴阳交泰紫气含。神游太虚穿时空,鸿蒙初辟在目前。"

外面战斗愈发激烈,爆炸声、喊杀声不断传来。琼枝知道时间紧迫,必须尽快记住玉简内容。她全神贯注地阅读着那些复杂的口诀和图示,将它们一一烙印在脑海中。最让她惊讶的是,这些看似深奥的口诀,在她看来却无比亲切,仿佛与生俱来就应该如此。

正当琼枝沉浸在玉简内容中时,突然感到一阵强烈的气息逼近。那是墨千秋的气息!他突破了玄明真人和无名客的防线,正直奔蓬莱阁内部而来。从那天起,琼枝的命运将彻底改变,她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考验。若她能在墨千秋到来前掌握"灵台一寸三分"的奥秘,或许能化险为夷;若不能,将会落入墨教之手,成为他们修炼邪功的工具。这舌尖所抵之处,究竟能否为她开启通往更高境界的大门?

琼枝匆匆记下玉简内容,随即运功将玉简化为粉末。外面战斗声愈发激烈,她深吸一口气,盘坐下来,准备尝试这传说中的终极口诀。

按照玉简所述,她先是调整呼吸,使之绵长均匀,然后缓缓将舌尖抬起,既不触及上腭,也不触及下腭,而是悬停在口腔中部,距离舌根一寸三分处的虚空。

刚一定位,她便感到一股奇异的能量在舌尖处凝聚,随后如电流般蔓延至全身。她的心跳加速,呼吸变得急促,一时间竟控制不住这股汹涌的能量。

"稳住心神,顺其自然,不要抗拒。"脑海中突然响起无名客的声音,不知何时,他已通过神识传音与她沟通。

琼枝依言放松心神,任由那股能量在体内流转。渐渐地,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通透,仿佛整个人都变得透明起来。

外面的战斗声渐渐远去,她的意识开始扩散,眼前景象如水般荡漾,随后化作万千光点,在虚空中重组。当她再次能够看清周围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离开了肉身,悬浮在蓬莱阁上空。

但与以往的阳神出窍不同,这次她感到自己的存在更加实质,甚至能够感受到风的轻抚和阳光的温暖。更神奇的是,她发现自己能够看到肉眼不可见的能量流动,整个世界在她眼中化作了无数彩色光线交织的网络。

她向下看去,只见玄明真人和无名客正与墨千秋激战正酣。墨千秋身上缠绕着黑色的能量,如同毒蛇般蜿蜒,看起来邪恶而危险。而玄明真人和无名客则被金色和白色的光芒环绕,两种光芒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坚固的防御屏障。

琼枝尝试靠近战场,发现自己只需一个念头,便能瞬间移动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她来到玄明真人身边,想要帮助他,却发现自己无法干预物质世界。

"师父,我该如何帮助你们?"她尝试着传音。

玄明真人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微微抬头:"琼枝,你已修成元神出窍?很好,你现在要做的是寻找墨千秋的元神弱点。"

琼枝这才明白,原来墨千秋也已修炼到了元神出窍的境界,此刻他的元神附在肉身之上,共同作战,这才使他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她仔细观察墨千秋,果然发现在他的元神和肉身连接处有一条细微的能量线,这条线看起来非常脆弱,闪烁着不稳定的光芒。

"找到了!"琼枝兴奋地传音,"他的元神和肉身连接处有弱点!"

玄明真人得到这一信息,立即调整战术,与无名客配合,集中攻击墨千秋的后颈部位——那正是元神与肉身连接最紧密的地方。

墨千秋显然没料到对手会如此精准地找到自己的弱点,一时间措手不及,被玄明真人一掌击中后颈。他的元神顿时与肉身分离,露出真容——一个由黑雾凝聚而成的人形,面容扭曲,双眼血红。

"谢琼枝!"墨千秋的元神怒吼,"你竟然也修成了元神出窍?不可能!这不可能!"

琼枝的元神迎向墨千秋:"现在你知道我的实力了。放弃吧,你不是我们的对手。"

墨千秋狞笑:"天真!你以为元神出窍就是终点?那只是开始!"说罢,他的元神突然膨胀,化作一团巨大的黑雾,朝琼枝扑来。

琼枝本能地后退,却发现自己被一种奇异的力量牵引,无法远离。墨千秋的黑雾将她团团围住,开始侵蚀她的元神。

"琼枝!"玄明真人大惊,"快回到肉身!"

然而为时已晚,琼枝的元神已经被黑雾紧紧缠绕,无法脱身。就在危急时刻,她突然想起玉简中的一句话:"紫气东来,鸿蒙初辟。"

她集中心神,回想自己体内那股特殊的能量——鸿蒙紫气。在元神状态下,她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到这股能量的存在。她尝试着引导这股紫气,注入自己的元神之中。

奇迹发生了!紫气注入元神的瞬间,她的元神变得璀璨夺目,紫光大盛,瞬间驱散了墨千秋的黑雾。墨千秋的元神在紫光照射下发出凄厉的惨叫,节节败退。

"这是...鸿蒙紫气?!"墨千秋的元神震惊道,"你真的是...难道传说是真的?"

琼枝不解其意,但她知道现在是反击的最佳时机。她控制紫气形成一道光束,直射墨千秋的元神核心。墨千秋的元神在紫光照射下渐渐消融,最终化作点点黑雾,消散在天地间。

而他的肉身则如同失去了支撑一般,瘫软在地,气息全无。墨教众弟子见主心骨已失,纷纷溃逃。

危机解除后,琼枝的元神缓缓返回肉身。一回到肉身,她便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仿佛耗尽了全身的力气。

玄明真人和无名客连忙上前扶住她。无名客面露惊叹之色:"想不到你真的引动了鸿蒙紫气,这是连我也未曾亲眼见过的奇观。"

玄明真人则是又喜又忧:"琼枝,你今日虽然战胜了墨千秋,但也暴露了自己的特殊体质。恐怕从今以后,将有更多的人盯上你。"

琼枝虚弱地笑了笑:"师父放心,弟子既已明白自身所肩负的使命,必当谨慎行事。"

无名客沉吟片刻:"琼枝姑娘,你既已修成元神出窍,且能引动鸿蒙紫气,已非常人所能及。老夫有一提议,不知你可愿听?"

琼枝点头。

"天机阁自古以来便是守护天地秘密之所,阁中收藏了无数上古奇书异籍,其中不乏关于鸿蒙紫气的记载。老夫邀你入我天机阁,共同研究这一奇特体质的潜能。"

玄明真人闻言,面露难色:"阁主此言差矣。琼枝乃我全真派弟子,岂能轻易转投他派?"

无名客笑道:"玄明道友误会了。老夫并非要收琼枝为徒,而是邀她作为天机阁的特别研究员,共同探索天地之秘。她仍是全真派弟子,只是多了一重身份而已。"

玄明真人转向琼枝:"此事关乎你的前途,为师不便替你做决定。你且自行考虑。"

琼枝思索片刻,郑重道:"弟子愿意接受阁主的邀请。既然天赋予我这般特殊的体质,我自当尽力探索其中奥秘,不负天意。"

就这样,谢琼枝在继续修习全真派功法的同时,也开始了在天机阁的新生活。在那里,她见识了更广阔的天地,学习到了更多关于鸿蒙紫气的知识。

天机阁藏书中记载,鸿蒙紫气体不仅能修炼元神出窍,更能在此基础上进阶到"形神俱妙"的境界——即元神强大到足以影响物质世界,甚至能够短暂地使元神物质化,在离开肉身的状态下也能与常人无异地行动。

这一境界,在道家典籍中被称为"阳神化形",乃是传说中的仙人境界。按照常理,修行者需要几百年苦修才有可能达到,但对于拥有鸿蒙紫气体的琼枝来说,或许只需几十年。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琼枝依照天机阁的古籍记载,结合全真派的修炼心法,逐步完善自己的修行体系。她发现,"灵台一寸三分"的口诀只是开启元神出窍的钥匙,要想达到更高境界,还需掌握"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更高深法门。

经过三年的潜心修炼,琼枝终于初步掌握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法门。这一日,她在天机阁的一处密室中尝试元神出窍后的进一步修炼——阳神化形。

按照古籍记载,她先是以"灵台一寸三分"的口诀引导元神出窍,然后运转"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心法,将体内精、气、神三花与五脏之气全部引导至元神之中。

一股前所未有的能量在她的元神中涌动,她感到自己的元神开始变得凝实,仿佛有了重量。渐渐地,她发现自己能够触碰到物质世界的东西——先是能轻轻拨动一片羽毛,然后是推动一本书,最后竟能搬动一张椅子!

"成功了!"琼枝欣喜若狂,她的元神确实已经初步实现了物质化。虽然还不能像真正的肉身那样完全实体化,但已经能够对物质世界产生明显的影响。

无名客闻讯赶来,见状大喜:"琼枝姑娘,你真是天纵奇才!才三年时间,便已达到阳神化形的初级境界,实乃古今罕见!"

玄明真人也从全真观赶来,见证了这一奇迹。他感慨万千:"琼枝,你已超越为师,踏入了仙道的门槛。从今以后,你的修行之路,恐怕只能靠自己摸索了。"

无名客沉思片刻,突然说道:"琼枝姑娘,老夫有一事相求。"

琼枝连忙道:"阁主请讲。"

"天机阁中收藏有一卷上古天书,名为《鸿蒙志》,据说记载了开天辟地之初的诸多秘密,其中可能包含有关鸿蒙紫气的更多信息。然而此书被一层神秘力量封印,数千年来无人能够打开。老夫猜测,或许只有拥有鸿蒙紫气体的人才能解开封印。"

琼枝闻言,心中一动:"阁主是想让我尝试解开封印?"

无名客点头:"正是。不过此事风险未知,老夫也不敢强求。"

琼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弟子愿意一试。既然天赐我这般体质,必有其用意。或许解开《鸿蒙志》的封印,正是我的使命之一。"

第二天,无名客带着琼枝来到天机阁最深处的一个密室。密室四壁刻满了奇异的符文,中央放置着一个青铜宝箱。宝箱上同样刻满了符文,看起来古朴而神秘。

"《鸿蒙志》就在此箱中。"无名客解释道,"这宝箱乃上古时期的'混元锁灵箱',据说能锁住任何灵气和神识的探查。数千年来,无数高人尝试打开它,却都无功而返。"

琼枝仔细观察宝箱,发现那些符文竟然在微微发光,而且似乎在流动,如同活物一般。更奇怪的是,她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那些符文在向她传递某种讯息。

"我要如何尝试?"琼枝问道。

无名客道:"你可以先尝试用元神接触宝箱,看看有何反应。"

琼枝点头,随即运转心法,元神出窍。她的元神轻轻触碰宝箱,奇妙的事情发生了——宝箱上的符文突然亮了起来,发出耀眼的紫光,与琼枝体内的鸿蒙紫气产生了共鸣。

一股强大的吸力从宝箱中传来,琼枝的元神不由自主地被拉向宝箱。就在她的元神即将触碰到宝箱的那一刻,宝箱突然自动打开,一道紫光冲天而起,直冲密室顶部。

紫光中,一卷古朴的竹简缓缓升起,悬浮在半空中。竹简上同样刻满了符文,但与宝箱上的符文略有不同,看起来更加古老和神秘。

"《鸿蒙志》!"无名客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真的打开了!"

琼枝的元神被一种神秘的力量牵引,不由自主地靠近竹简。就在她的元神即将触碰到竹简的那一刻,竹简突然展开,化作一道道光影,直接融入她的元神之中。

这一刻,琼枝感到一股庞大的信息流涌入脑海,如同洪水般席卷而来。无数陌生却又莫名熟悉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开天辟地的景象,混沌初开,鸿蒙初判;三清立道,五老称尊;人族初始,万物生灵...

这些信息量太过庞大,琼枝的元神几乎承受不住,开始剧烈震颤。就在她即将崩溃的边缘,体内的鸿蒙紫气突然自行运转,形成一个保护罩,将那些信息逐一过滤、整合,使她能够逐渐消化。

不知过了多久,当琼枝的元神终于稳定下来,她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肉身之中。无名客和玄明真人都在身边,满脸担忧地看着她。

"琼枝,你没事吧?"玄明真人急切地问道,"你已经昏迷三天了!"

琼枝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智慧光芒:"师父,阁主,我没事。只是接收了太多信息,需要时间消化。"

无名客好奇地问:"你看到了什么?《鸿蒙志》中记载了什么?"

琼枝摇摇头:"《鸿蒙志》的内容太过庞大和复杂,我现在只消化了一小部分。不过,我已经知道了鸿蒙紫气的真正来历和用途。"

她缓缓道来:"鸿蒙紫气乃是开天辟地之初,混沌初分时所产生的第一缕先天之气。它包含了天地间最纯粹的创造之力,可以改变规则,重塑秩序。在上古时期,曾有六缕鸿蒙紫气散落人间,拥有者各自创立了不同的修行体系,成为了后世各大修行门派的起源。"

"而我体内的这一缕,是第七缕,也是最后一缕,被称为'归元紫气'。它与其他六缕不同,它的使命不是创造,而是融合——将六种不同的修行体系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圆满的大道体系。"

无名客和玄明真人听得目瞪口呆,这些信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所以,你的使命是...?"玄明真人小心翼翼地问道。

琼枝深吸一口气:"我的使命是走遍天下各大修行门派,学习他们的精华,然后将这些不同的修行体系融合起来,创造出一条全新的、圆满的大道。"

琼枝在《鸿蒙志》中还学到,全真派的修炼法门,实际上是源自上古六大修行体系中的"清虚一脉"。当年得到第一缕鸿蒙紫气的修行者创立了这一脉,专注于元神修炼和阴阳平衡。全真派的"灵台一寸三分"口诀,正是这一脉的核心秘法。

琼枝踏上了寻找六大传承的旅程。她先是前往昆仑山,寻找玄阳一脉的传承;然后又辗转至蜀山,探寻太阴一脉的踪迹;之后又去了南海普陀,寻找混元一脉的后人;再转战北方长白山,寻访归一一脉的传人;最后来到西域天山,寻求太乙一脉的秘法。

十年后,当她再次回到全真观时,已经成长为一位修为高深、见识广博的道者。她不仅掌握了六大传承的精华,更将它们融会贯通,创造出了一套全新的修行体系,名为"归元大道"。

在全真观的大殿上,她向玄明真人和无名客展示了这套全新的修行体系。她的舌尖不再局限于"灵台一寸三分"的位置,而是能够根据需要,自如地在不同位置之间切换,引导不同的气脉和能量流动。

更令人惊叹的是,她已经完全掌握了阳神化形的技巧,能够让元神在脱离肉身的状态下完全物质化,如同真人一般行走世间。这一境界,已经超越了传统道家所定义的"得道成仙"的标准。

玄明真人感慨万千:"琼枝,你已经超越了为师所能理解的境界。从今以后,你当自立门户,广收弟子,将这'归元大道'传扬天下。"

琼枝却摇摇头:"师父,阁主,弟子不敢自立门户。'归元大道'乃是集六大传承之大成,理应归还各派,共同传承。弟子打算在终南山上建立一座'归元阁',邀请六大传承的代表共同居住修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样一来,各派虽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但又能在'归元阁'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大道体系。"

玄明真人和无名客闻言,都不由得对琼枝肃然起敬。她不仅完成了天命所托,更以无比智慧的方式解决了各派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就这样,谢琼枝在终南山上建立了归元阁,汇聚六大传承,共创大道。那个关乎阳神出窍的秘密——舌尖应抵之处,不再是隐秘,而是成为了通往大道的一把钥匙。千年之后,人们谈及全真七子,总会提起那个打破门派之见的女子,以及她揭开的那个藏在"灵台一寸三分"中的天机。而这玉舌所指的玄机,也终于不再讳莫如深,成为修道之人共同的智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