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纸币里的孔庙
发布时间:2025-06-02 01:31 浏览量:21
民国时期的纸币因发行单位众多,除民国政府所属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大行外,还有商业银行、日伪银行及各省的地方银行等,真可谓五彩缤纷,要想收集齐全几乎是不可能的,单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种类就数不胜数:有银元票、铜元票、关金券、辅币券,其面额也是纷繁复杂的;从印刷厂来说,有中华书局、美国钞票公司、英国华德路公司和德纳罗公司等,所以从质量来看也是非常不错的。
从题材来说也是很丰富的,除最常见的孙中山头像外,还有各地的风景名胜,尤其是农民银行的独具特色,以农业场景作为纸币内容。由于以上几个因素,我逐渐对民国纸币产生了兴趣。记得一个泉友给我看过一张民国纸币,上面一个牌坊,写着“抗战救国、还我河山、自力更生”的标语,我很想得到。回来查阅资料,原来这是重庆的“佛图关”,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因“佛图”四川方言与“糊涂”谐音,因此蒋介石改名为“复兴关”,有民族复兴的含义。
近日看到三张民国纸币在拍,看到一张上面有牌坊,没有细看,以为就是“复兴关”,赶快加入,最终归我所有。收货后细看,这是由中华书局印制的三张中央银行的辅币,面值分别是壹角、贰角和五角。其中贰角上面我以为是“复兴关”的图案,仔细一看,中间分明写的是“洙水桥”,再看壹角,在椭圆形中有一座亭子,上面的的字用放大镜一看,是“杏坛”,五角的看得最清楚,是孔庙的“大成殿”。查阅资料,原来这组辅币是以“孔庙”为题材的。2002年,为纪念中华书局成立90周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一本《中华书局印制的纸币》,为了了解这套纸币,特意网购了一本,可惜书里并无详细介绍,重点以纸币图片为主,除壹角、贰角、五角外,还有贰角五分的,本想买一张,但也许是数量少,价格有点贵,只能今后再找机会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至圣”,是著名的教育家。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大,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万世师表耀古今。”的说法。曲阜孔庙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四大文庙。 壹角券为绿色,上面的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之所,在大成殿前的院落正中。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在此建坛,在坛周围环植以杏,命名为“杏坛”,以纪念孔子杏坛讲学的历史故事。金代又在坛上建亭,大学士党怀英篆书的“杏坛”二字石碑立在亭上。明隆庆三年(1569年)重修。杏坛是一座方亭,重檐,四面歇山顶,十字结脊,黄瓦飞檐二层,双重斗拱。曾有诗人以妙句描绘杏坛的景色,“独有杏坛春意早,年年花发旧时红”,亭的四周杏树繁茂。
贰角券为蓝色,洙水桥前面有一座牌坊,牌坊中间写着“洙水桥”三字,图案为半圆形。这座桥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洙水桥”为明代重建。洙水,民间传说中乃是秦始皇为破坏孔子家族墓地的风水而挖,实际上此水为周代鲁国都城护城河的一部分,年代要比秦始皇早很多。至于该河不像中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而是从东向西流,那纯粹是曲阜一带地势东高西低的缘故,和圣人显圣毫无关系。
贰角伍分券是红色,图案为“至圣林”。至圣林也叫孔林,是孔子及其后代的墓地,因孔子被封为“文宣王”后称宣圣林,改封“至圣先师”后改称至圣林,习惯的叫法称为孔林。孔林是我国目前保存年代最长、面积最大、历史延续性最完整的氏族墓地。
五角券为棕色,图案是“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大成殿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赞扬孔子思想集古圣贤之大成,下诏更名为“大成殿”,全国各地的孔庙皆有此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