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忠:考释甲骨文“鬼方昜”的文本真相
发布时间:2025-06-01 23:00 浏览量:48
胡厚宣主编的《甲骨文合集》,8591、8592条里记载了“鬼方昜”,第8593条里,也有“鬼方”二字,后面很可能丢失了“昜”这个字。
鬼方是指当时的一个邦国。那“鬼方昜”究竟是什么意思?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就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看法。
目前为止,对鬼方昜的看法,学术界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个观点,知乎号“神秘的先秦时代”2023年11月9日载有徐驳的文章《甲骨文金文所见商周鬼方及其族徽》。文章中认为:
“鬼方易”是一个名叫易的鬼方首领。
姑且把这个观点称为“鬼方首领说”。
第二个观点,香港大學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301-302页,饒宗頤先生將“鬼方昜”解釋为"鬼方禓yáng",認为"禓"是《玉篇》"强鬼方,道上祭也"之義。
姑且把这个观点称为“驱逐强鬼祭祀说”。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帥《甲骨文"丂yú"、"昜"新解》一文中就认为饶宗颐的“此解與句意多有勉强”。饶宗颐的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解释。
第三个观点,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釋鬼方昜",424一425页。
于省吾先生认为"易与揚为古今字”,鬼方昜的昜字作动词用,是说鬼方飛揚而去,言其逃亡之速”。
姑且把这个观点称为“鬼方飞扬逃亡说”。许多学者也认同并引用。
实际上,于省吾先生的这个解释也是有问题,解释不通的。要说一支军队迅速撤离,那或许讲得通。 可是鬼方是一个邦国,一个国家怎么会飞扬而去?殷商时期,一字一义,那真是惜字如金,殷商文字要表示迅速撤离,不可能这么表达的。所以,我对于于省吾先生的这一解释,无法苟同。
李学勤解释说:“己酉日所卜,同时卜危方、鬼方是否遭到灾祸,以有祸为正卜,表明商人是希望它们有祸的,它们都是商人的敌人”。
李学勤先生说卜辞是说占卜“危方、鬼方是否遭到灾祸”,但是究竟是什么灾祸,李学勤先生无法解答。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帥《甲骨文"丂yú"、"昜"新解》发现了问题,他提出了和李学勤不一样的看法。王帅认为“卜問戰事是否有禍於商,可見鬼方侵擾已迫在眉睫、危如累卵”。
甲骨文口中一个卜,于省吾先生释为咎,现在一般解释为祸,都有道理。那这个有咎无咎,有祸无祸,是谁在占卜,就是考虑自己的利益,是看对自己是否造成灾祸。这里是殷人在占卜,是说鬼方昜会不会对殷人造成造害。顺便多说一句,许多人把殷和商混为一个朝代,这里采用殷商两朝代论。这里是说鬼方昜会不会对殷人造成造灾祸,而不是鬼方昜会不会对商人造成造宰祸。
第四个观点,前文提到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帅,他又说于省吾先生的解释“正確”。又提出观点,認為“鬼方易”之"昜"引申為"興起",可能更合乎辭意及文例。”
姑且把这个观点称为“鬼方崛起说”。
对于“鬼方首领说”,“驱逐强鬼祭祀说”、“鬼方飞扬说”和“鬼方崛起说”,我都不能接受,这些都是错误的解释。那么“鬼方昜”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昜”和“易”两个字究竟是什么关系?已经有学者出,“昜”和“易”两个字是异体字关系。近来有一些研究者,也直接把鬼方昜,写为鬼方易。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张鹏《释“昜”和“易” 》:“昜”和“易” 仅中间一横笔的差别。
曾思梦在《试论出土文献中“易”“昜”的混同》一文中对于“易”“昜”二字混用的现象做了讨论。从读音上来看,我已经提出一个语音学的规律,就是远古无鼻音论。昜的读音,去掉鼻音,就和易的读音完全一样。
那么,甲骨文中的昜或者易,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2022年7月24日大连北溟子发布在“个人图书馆”发布了文章《甲骨文“易”字辨析:日月为易乃大错,易字下面从来都不是月》
文章认为对易的现有解释“说不通”。文章同时也对“易”字提出了解释,认为:
乌云遮蔽了太阳,天空有雨滴落下,这就是活脱脱的“晴天转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阵雨”。刚才还晒着太阳,此刻就下起了雨,天气骤变,这是“易”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变天了”。
大连北溟子先生的这个解释基本上是正确的。
不过呢,昜或者易,当然不是指简单的阵雨了,而是指具有极大破坏力的龙卷风,令人恐惧的或者雷阵雨之类的雷雨天气。战国时期以来的古代典籍叫做飓风。虽然今天的飓风一词大多指大西洋 、墨西哥湾 、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气旋。但是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其实也具备飓风产生的条件。
东汉许慎《說文解字》“州”字条说:“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大禹的时代,都曾经苦于水患。南朝刘宋时期沈怀远在《南越志》中记载:“熙安多飓风,……一曰惧风,言怖惧也,常以六七月兴。”限于时间,对于古代适宜产生飓风的气候地理条件这一点不再过多阐述。
一场巨大的飓风天气,夹带着雷雨云,会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在那个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半原始的社会时期,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弱。真的是一方有难,八方恐慌。周边各国都会加强防范。
甲骨文“鬼方昜”的意思是说,鬼方发生了严重的飓风天气的袭击。昜就是指夹杂着雷电等现象的飓风或龙卷风天气。甲骨文记载的有咎无咎,或有祸无祸则是说,殷王于是通过占卜来分析判断,受到严重自然灾害的鬼方会不会因此来侵扰自己,对殷方造成祸害。
至于这几条后面的“一二二告三”或者“一二二告三四五”,则是说殷人设置的监督哨连续的前来汇报前方的天气等情况。
好了,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以上观点,仅为一家之言。聊备一说,不求人人强同。欢迎您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