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孤独,是强者的宿命》中国内地_大齐

发布时间:2025-05-31 17:28  浏览量:39

强者总是独行,弱者才追求合群。所谓王者,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

董明珠刚加入格力时,几乎全年无休,同事约她吃饭聚会,她每次都会拒绝。有人劝她要合群些,不然退休后都没人愿意和她做朋友。她说:“我年轻打拼时都不依靠朋友,老了后还需要在意有没有朋友来看望我吗?”

我们都知道董明珠从基层销售一路做到了董事长的位子,现在的她说句话都能引发社会热议。当时劝她合群的同事,却早已泯然众人。

孤独时期是人最好的增值期。

《乌合之众》里有句话:“人一加入群体,原先的个性便会消失,他不再独立思考,而是随大流,无意识占上风,智力减弱,很难做出明智的事情。”

一个人越是盲目地往群体里钻,越会拉低自己的层次,失去自己的思想和斗志,直到被平庸同化,和周围人活成一个样子。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猛兽独来独往,只有牛羊才会成群结队,需要群体给予虚假的安全感。

人也是一样,越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盲目地合群。

因为弱者害怕被排斥,害怕与众不同,说到底他们害怕的是孤独,害怕一个人面对现在和未来,没有人给自己帮助,所以他们才会如此在乎人际关系,即使不合群也要戴个面具假装合群,最后搞得自己越来越拧巴。

而强者从不害怕孤独,强者的孤独是没人懂我,也不需要有人懂我,因为我自己懂自己,是我选择了在自己的世界里,清醒而自由地活着。强者更不会在乎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只要你足够强,自然有人愿意同你结交。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真正的孤独是无所求、无所靠,只有不去求、不依靠,这种孤独才是真正的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内心自由。

让人与人之间拉开差距的,不是智商,也不是情商,而是与世界的相处方式。

孤独是高速成长的代价。

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做人潮中逆行的那个人。尤其是从底层杀出的人,早已跳出了自己过去的圈层。

如果你认为自己生而不凡,不愿随波逐流,知心朋友很少,也没有家人帮助,自主沉浮,这样的人就是华盖局。所谓华盖,就是指皇帝车驾上的伞盖,是尊贵和地位的象征,华盖就是一个人头上的星神,神秘耀眼,具有庇护和显威的作用。

命中带华盖的人,一定是独树一帜、心高气傲的人,这种人如果能够自控,独来独往又待人友善,终能成为强者;如果不能自控,任性傲慢,就会被诸多坎坷击垮,最终淹没于人潮。

真正厉害的人,一定是独来独往的,特别是出身寒门,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人。这样的人成长得越快,孤独感就越强,当他在原有的圈子里鹤立鸡群,变成最优秀的那个人时,他的孤独感会更强烈。因为高处不胜寒。

能够享受孤独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强者。他们在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后,早已领悟了生命的真正价值,获得了灵魂的真正富足。

生命的丰盛,在于享受孤独。与其人云亦云期待别人理解,不如独来独往壮大自己。

另外,强者只有高质量神交,没有低质量社交。

其实很多人朋友少,不是因为高冷,而是原来圈子里的那些朋友跟不上他的脚步,尽管他极力融入,还是没有共同话题,因为他很清楚那些朋友的思维都是错的,但又无法改变他们,只能不断地换圈子,寻找同频共振的一类人。

还有很多人干脆埋头书本和典籍,在伟大的思想和隽永的内容里获取给养,在作品中跟古今中外厉害的人神交,和他们神交比和普通人社交有用一万倍。

一个人的能量越强,越喜欢独处,而且他可能根本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一个人的时候是与神对话,两个人的时候是说真心话,三个人的时候是讲场面上的话,四个人或者四个人以上的时候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种话是不能听的。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境界比作九十九层楼,在底层时,我们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垃圾,到达十层时,能看见底下的人,也能看到上面的风景,可当你到达九十九层时,领略到山顶最美好的风光,那时你还会在意山脚下的垃圾吗?你更不会在意身边有没有朋友,因为越往上越孤独,在你往高处爬时,你会发现身边的朋友一个接一个掉队,跟不上你的步伐。

所以真正的天才都是孤独的,真正的觉醒者也是如此。

强者不是冷漠,而是清醒,你很难再和酒肉草包打成一片,因为你的精力和境界都不再允许。你会发现,唯一了解你的是自己,唯一和你做朋友的还是自己。

孤独的深度,决定了一个人的高度。

平庸的人用热闹填补空虚,优秀的人以独处成就自己。

行走于世间,离人群越远,离自己就越近。

所以,强者到最后都会高处不胜寒,先是被动地寂寞独舞,最后主动地享受孤独。孤独才是强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