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对莫言文学的不同看法
发布时间:2025-05-16 03:28 浏览量:20
这位自称他是种苞谷的老农民,他反对网络对莫言攻击和对他作品意义的否定,但他没说明他看没看莫言作品,也没说出具体好在哪里,只是说莫言作品与众不同, 他敢于揭露社会的丑恶现实,这是以前的很多中国作家都不具备的精神,值得敬佩。他也是我看到的为数不多的农民阶层肯定莫言及其作品的博主。由于身份相符,我也跟帖说两句。我有相反的看法,我对莫言所谓的批判文学不敢恭维甚至充满反感。
我也是种地的农民,但也是文学爱好者,看过少数中外名作及古今典籍,也懂一些文学创作好坏的标准、思想内涵,以及它蕴含的时代意义。莫言作品确实独具一格,也具有颠覆性,但他不是中国批判文学的开创者。以1978年为界,中国文学创作氛围确实有了深刻变化,思想的逐渐解放,党对历史的总结和反思,促使一批文学家以建国后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为素材,用文学手法对建国以来党和国施政中犯下的历史错误、走过的弯路,以及无意中给国家、社会、人民带来的损失和痛苦有了理性客观的描述和反思,涌现出一大批社会主义批判文学家,也就是网络所说的伤痕文学。但这些作品着重的不只是批判,最重要的是反思历史,警醒后人,给党和国家有益于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提供思路。他们的作品揭示人性的丑恶,意在挖掘真善美,有警醒和教育意义,总体来说思想形态是正面的。他们可以批判人和事,对国家、尊严、民族大义、大是大非的表现手法还是坚守根本底线的。
批判文学值得提倡但绝不能和辱国文学画等号。莫言作品的特殊之处就是,用尽一切文学手段和肮脏的词汇对自己所在的国家、民族、底层劳动人民以及自身家族妇女尽情丑化和污蔑,毫无道德底线。他把批判文学写成近乎黄色小说,内容毫无美感和正面精神意义。给人的感觉早已超出批判范畴,差不多是仇恨、诅咒和发泄不满。这种作家不但有失一个文人的操守,还引来了多数中国人长期痛恨和非议,这样的文学算优秀文学吗?这样的作家可敬吗?
如果莫言的诺奖作品具有农民看不懂的的批判意义,姑且算我不懂文学。我不喜欢莫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也是种苞谷的山东农民,我了解山东的人文风貌和风土人情。山东是圣贤之乡,山东农村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人都不是莫言作品描述的愚昧、龌龊和人心险恶。真实的山东人世人皆知,善良仁爱、义气大方。妇女更不是莫言写的淫乱借种,出嫁的路上钻高粱地偷汉。我容忍不了这种地域性的歧视和侮辱。我感觉文章开头的那位种苞谷的老农民一定不是山东农民。
出于对农民尊重,我还是想说,很佩服你一个农民的文学史观,但也认为你对莫言作品的颁褒奖和我一样也是片面的,你只看到了他的批判,未看到其中的糟粕和污垢以隐藏写的思想表达。
- 上一篇:超有收藏价值的五种古钱币,你有没有?
- 下一篇:子夏问诗与“绘事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