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小姐,到刑不上大夫
发布时间:2025-05-01 14:19 浏览量:28
董医生事件这两天轰轰烈烈,但吃瓜群众除了群情激奋外,大部分的态度都是:洗洗睡吧,你看人家能做到一天知网论文下架,一晚医师执照注册地从北京迁到廊坊。过几天这事也就风平浪静了,4+4们继续进行着利益交换,刑不上大夫也是传统了,你能怎么样?
以史为鉴,其实是中国传统思想和哲学理念中,极其关键的一点。统治阶层花费大力气,修编史记,资治通鉴,目的就是学习以往的经验教训。纵观世界,也只有我们泱泱五千年文化传承,真正具备以史为鉴的理念和条件。我有一个很佩服的同事,通晓古今,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真不是闹着玩的,现在任何事情,在古代都能找到范例,老祖宗的智慧,早就告诉大家该怎么处理了。
所以回到我们这个话题,历史上,真的是刑不上大夫吗?
这话也对也不对,具体要看是什么“罪”。总结来说:没有威胁到统治的罪,大家罚酒三杯,相安无事,比方说常见的贪腐,只要不严重,除了朱元璋这个和尚眼睛里不揉沙子,其余时代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两类罪名,那真是人头滚滚。
第一个罪名,是谋反,这很好理解,别人都亮出刀子了,我再手软那就是傻子。谋反大罪株连三族,杀无赦。
第二个罪名比较有意思,叫做科场舞弊案,那也是历朝历代严惩不贷的大罪。
为何统治阶级这么重视科场舞弊案呢?那是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带来的惨痛教训呀。
唐朝以及以前是没有科举的,那时候流行推举制,读书是门阀的特权,底层群众毫无上升通道。五望七姓就是典型。动画片长安三万里中,李白在黄鹤楼看到清河崔氏子弟崔颢写的诗,那种无力感,你要带入进去才能体会,那就像今天,假定董医生高考拿了北京状元,人家又是权贵,看的书比你多,还比你聪明,这咋玩。
底层民众没有上升通道咋办?简单,安史之乱来了。表面上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和杨贵妃家族的矛盾,实际上,是河北底层知识分子阶层,和陇西权贵阶层之间的矛盾。唐朝好不容易搞定了安史之乱,权贵们还没喘口气,黄巢起义又来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可不客气,刀锋直指五望七姓,那可是灭门性质的杀戮,可见黄巢这样底层代表内心的愤怒,杀的那是人头滚滚,于是清河崔氏,琅琊王氏…,都只存在于历史长河中了。
统治阶层吸取教训,从宋代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大家真以为科举制度目的是选拔人才吗?不能说完全没有选拔的目的,但其实这真不是主要目的。老祖宗早就告诉我们了,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刘邦一个沛县,就能出箫何,曹参,樊哙,周勃,卢倌…
朱元璋一个淮西,就能出徐达,常遇春,李善长icon,蓝玉,冯胜…
湖南一个县,就能出上百位将军。
阿里创业18罗汉,现在拿出来看个个人才。
人才遍地都是,只要你给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出头的机会即可。
三年一次科举,费时费力,选出百十来号人,与其说是人才选拔,不如说是给予底层民众上升通道,避免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的再次发生。
现在我们也有科举,那就是高考,今天的高考成了底层民众上升的唯一通道。有了高考,我们才会看到衡中张锡锋那去大城市拱白菜的豪言,毕竟这是只要努力就有希望的事情。现在董医生事件热度不退,大家关心的真是肖大夫小三小四的故事吗?自然不是,大家最关心的,是协和4+4,这其实就是赤裸裸的科举舞弊案。这几天,董医生的博士论文也开始被扒了,高度怀疑是她姑姑为其量身定制的,为此不惜剥削手下残疾学生,这是在喝人血呀。为此那些正在辛苦考大学的高中生,正在为积点努力的大学生,数年努力终于毕业但还在底层打拼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他们的愤怒可想而知。我孩子今年高三,再有一个月高考,每天早起晚睡努力复习冲击好大学,我甚至都不知该怎么和孩子聊这个事情。
好了,历史已经告诉我们统治阶层是如何处理科举舞弊案的了,剩下的,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目前来看,卫健委已经出手了,但这个层级不够,需要看中纪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