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帝制时代,商人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 袁灿兴《政商现形记》出版

发布时间:2025-04-22 09:03  浏览量:33

本文摘自袁灿兴《政商现形记: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原标题为《政商双杀:胡雪岩兴衰史》,有删减。

△ 《政商现形记: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岳麓书社出版

在皖南绩溪与杭州临安之间,有一条风光绮丽的徽杭古道,经由此条古道,徽商得以开拓贸易,走出山村,走向江南,走向世界。巨商胡雪岩少年时也曾肩挑背扛,经由此古道至杭州谋生,最终脱颖而出,叱咤于商场之上。清代徽商与权力结合最为紧密者,当为胡雪岩,乃至其被人称为“红顶商人”。

胡雪岩,本名光墉,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少年时至杭州,在钱庄中打杂役。学徒期满后,胡雪岩先是在钱庄中当伙计,后升为跑街(销售)。

胡雪岩初有资本后,为了在商业领域取得进一步拓展,必然要在官场上有所倚仗,他的倚仗就是王有龄。

王有龄知道胡雪岩的能耐,便将粮饷事宜交给他办理。1861年,太平军进攻浙江,胡雪岩受王有龄之托,至上海向洋商购买军火、粮食。在杭州失守前一个月,胡雪岩运送粮食、军火前往杭州,但杭州被重重围困,无法进入。此年十二月,杭州被太平军攻克,王有龄自缢身死。

此时,左宗棠正奉命从江西援浙,朝廷命他继任为浙江巡抚。胡雪岩当即奔赴江西广信,至左宗棠军中拜谒。此行胡雪岩携带了大礼包,献上此前采办的粮食、军火,得到左宗棠赏识,受命办理粮台与转运局务,左宗棠认为:“以浙江之绅办浙江之事,情形既熟,呼应较灵。”

同治二年(1863),左宗棠任闽浙总督,仍兼浙江巡抚。同治三年二月,左宗棠收复杭州。在此期间,胡雪岩全力为左宗棠办理军粮、军火等事宜,一度还为左宗棠联系法国驻宁波舰队军官德克碑,组建由外籍人士组成的“常捷军”。左宗棠在浙江的一系列战事中,常捷军及西方军火帮助极大。左宗棠认识到洋人枪炮的威力,后来西征时大力引进新式武器,并支持洋务运动,设局造船,以富国强兵。

同治三年,左宗棠攻入杭州,城内残垣断壁、尸骸遍地,于是委托胡雪岩收殓尸骸。胡雪岩又帮助左宗棠筹集银两、白米,从事各种善后事宜。同治四年(1865),左宗棠至福州后,上奏请调数人入闽,以资赞助,其中之一就是胡雪岩。胡雪岩在福建继续从事军火粮秣事宜,左宗棠说:“迨臣自浙而闽而粤,迭次委办军火、军糈、络绎转运,无不应期而至,克济军需。”

左宗棠将福州船政局交给胡雪岩办理,由胡雪岩向法国洋行购进造船机器,五年之后造出了十余艘轮船。胡雪岩原是江西候补道员,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后将他调到福建,屡次保举。胡雪岩打通政商两途,号为“活财神”。

同治五年(1866)八月,清廷任命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先后平定捻军和陕甘回民军。但新疆仍被阿古柏等占据。在军机大臣文祥的支持下,朝廷最终决定收复新疆,以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消灭阿古柏,驱逐白彦虎,收复新疆。

左宗棠西征的军饷,全赖东南各省关协款接济。胡雪岩全力为左宗棠的西征提供支持,军饷遇有缺乏,胡雪岩则出面筹集,预借各国银行款项,如果借款延误,则向华商筹借巨款填补。胡雪岩在上海与各国银行商讨借款,前后六次,合计1595万两。光绪四年(1878),左宗棠认为:“催领频仍,转运艰险,多系胡光墉(胡雪岩)一手经理”,“此次新疆底定,核其(胡雪岩)功绩,实与前敌将领无殊”。

不仅如此,胡雪岩还担任上海采办转运局委员,在沪采办各种新式武器。充足的款项、先进的武器,是左宗棠西征取胜的关键,使中国解决了严重的西北边疆危机。

左宗棠西征时还不忘建立洋务企业。光绪三年,为创办甘肃织呢总局,左宗棠命胡雪岩采购织呢机器。胡雪岩与德国泰来洋行接洽,采购全套织呢机器及蒸汽发动机,又聘请德国技师去传授技术。光绪六年(1880),甘肃织呢总局在兰州开工生产。左宗棠在肃州开设金矿,采金机械也是胡雪岩所采购。

西征之战,胡雪岩为湘军出了大力。由于左宗棠的提携和保举,胡雪岩“官至江西候补道,衔至布政使,阶至头品顶戴,服至黄马褂,累赏御书”。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上奏,请赏加胡雪岩布政使衔。布政使为从二品,顶戴可用红珊瑚,故胡雪岩被称为“红顶商人”。

光绪四年(1878),左宗棠特意为胡雪岩上奏,“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以示优异之处”,黄马褂只有清廷最为亲信之人方可获赏。

左宗棠西征,军费在一亿两以上。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不得不依赖于对外借款。胡雪岩在西征之中出力甚巨,但外界骂声颇多,主要也是因为他主导的借洋债。

当时外国银行的普通借款,年息在三厘半至四厘,据曾纪泽记录,胡雪岩借款利率在八厘左右。借款利息高昂,接近借款总数一半,胡雪岩从中谋取私利甚丰。当时舆论对这般借款多有批评。

胡雪岩鼎盛时期商号遍及全国,有资产千万两白银,连清政府都要借助他的财力。丝业贸易是江浙出口大宗,鸦片战争后被洋商把持。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写信给胡雪岩,谈及丝茶贸易:“近与俄人谈及伊国意在销售湖茶及川丝(湖丝)、大黄等物,若能办通,亦中国一利源也。”在官方授意下,胡雪岩用手中的资本投资丝业等出口贸易,与西方商人竞争。胡雪岩介入后,一度打破洋商垄断。

光绪九年(1883),胡雪岩投资丝业贸易失败,囤积大量货物,手中资金紧张,不想清廷不但不帮忙,反而落井下石,导致胡雪岩商业帝国崩盘。上海道道员邵友濂通过胡雪岩担保,向外商借了一笔款项。款项到期时,恰逢胡雪岩丝业贸易失利,邵友濂趁机不肯支付本息,成了压垮胡雪岩商业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十月初六,杭州阜康钱庄面临倒闭危机,因得到浙江布政使帮忙,才勉强支持下来。但风声传出,存户纷纷涌至上海阜康钱庄提款,胡雪岩已无法应付。十一月初二日,上海阜康钱庄倒闭,两天后北京阜康分号倒闭,此后镇江、宁波、杭州、福州、南京、汉口、长沙等分号也相继倒闭。

阜康钱庄业务遍布全国,也经营官款解送、官款生息等官方业务。据统计,胡雪岩亏欠官款共计银160余万两,涉及江、粤、闽各海关解京饷银、福建汇解边防经费银、两江办军火银、上海道署公款银等。

阜康钱庄破产后,清廷令闽浙总督何璟、浙江巡抚刘秉璋清理阜康钱庄的公私款项,并查明其资财。十一月二十七日,御史延煦奏称,阜康号牵涉官私款项数百万,为害不止一方,建议将胡雪岩先革职,解交刑部监禁,迅速追回所欠公私款。

经过多方权衡之后,清廷决心严行追究胡雪岩的罪责。十一月二十八日,清廷令两江总督左宗棠:“饬提该员(胡光墉)严行追究,将亏欠各处公私等款赶紧逐一清理。”左宗棠虽与胡雪岩关系密切,但此时也不好维护,于是下令将胡雪岩提至南京,由藩司梁肇煌提讯。胡雪岩至金陵不久,即乘坐小火轮船,于十二月二十一日午后返沪,船泊铁路大桥。

光绪十年(1884)正月,梁肇煌将调查详情禀报左宗棠,建议将胡雪岩的典当作抵,偿还官款,所欠私款则以店铺衣饰作抵。据此,左宗棠上奏,请将胡雪岩名下商号关闭,以资产抵偿所欠官款。

在胡雪岩商业帝国崩塌的过程中,未见到左宗棠出手帮助。胡雪岩虽然取得左宗棠授意,从事丝业贸易,但这终究是商业行为,左宗棠不可能动用官帑为他买单。且左宗棠与胡雪岩的政商合作,乃是为公;如果左宗棠介入,则是言私。左宗棠素来刚正,自然不会以私害公。

中枢之中,户部尚书阎敬铭对胡雪岩极为反感,认定其人“出身市侩,积惯架空罔利,最善交结官场”,于是出手绞杀。四月,户部认定胡雪岩在西征借款中存在不当得利,要求偿还十万余两“行用补水”,由浙江巡抚追缴,同时令人查明胡雪岩有无隐匿资产。行用补水,是向外借款时给洋商的各类中介费,装运时的水脚、保险等各类费用。此类费用,当初是左宗棠核准,于户部报销。此时户部刁难,使左宗棠很是难堪,于是出面为胡雪岩解释,请免除追缴。

光绪十年五月,浙江巡抚刘秉璋查抄胡雪岩家产,以抵所欠各省公款。胡雪岩名下钱庄、典当,所有货本、器具、屋基,收缴抵偿。元宝街胡家房宅、胡庆余堂资产也被查抄,赔抵欠款。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至此彻底坍塌。

在清末大变动的时代中,胡雪岩以敏锐的眼光把握住一次次商机,并结交官员,上通下达,成为红顶商人。但此时的世界正处于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只有采纳新的技术与新的管理方式,方能在商业领域立于不败之地。胡雪岩却逆时代而行,其最终失败是必然的。

图 书 信 息

《政商现形记:清朝的权力、贸易与商帮》

作 者:袁灿兴 著

出 版 社: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2025年5月出版

I S B N:978-7-5538-2161-0

定 价:78.00元

01

作者简介

/ 袁灿兴/

知名历史学者,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主讲嘉宾,先后出版《大唐之变:安史之乱与盛唐的崩裂》《军机处二百年》《大清内务府》《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山河变:晚清的失序、冲突与衰亡》等畅销作品。

02

内容简介

在清代,商业力量是维系帝国统治的血脉,也是被权力束缚的棋子。晋商、徽商、行商、买办……一个个商帮在权力夹缝中生存,又被权力驯服、压榨和利用。他们是帝国的白手套,是财富的掮客,也是政治变局中的隐秘推手。

本书聚焦清朝的政商世界,细致梳理各大商帮和政治权力之间的隐秘关系:从行商作为傀儡“以商制夷”,到晋商在边疆的财富游戏,徽商依附盐业获取暴利,再到买办崛起、商战强国。作者爬梳中外史料,以严谨态度和通俗笔触,系统回答商业力量如何成为皇权统治的工具,清廷如何攫取商业利润,以官制商,维系统治,各大商帮又如何处理政商关系等关键问题,堪称一部完整的清朝政商博弈史。

03

本书特色

全景展现清朝政商图景,一部完整的政商博弈史

本书聚焦清朝的政商世界,细致梳理晋商、徽商、行商等各大商帮和政治权力之间的隐秘关系:从行商作为傀儡“以商制夷”,到晋商游离于权力外的财富游戏,徽商依附盐业获取垄断暴利,再到买办崛起、商战强国--每一场财富盛宴背后,都隐藏着惊心动魄的政商角力。

透视清朝政商密码,读懂帝制时代,政商博弈的经验与教训!

帝制时代,权力垄断一切,商人该如何掌控自己的命运?又该如何处理政商关系?为什么说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本书通过晋徽商帮及江春、胡雪岩、盛宣怀、张謇等案例,对此一一作出解答。

梳理各大商帮的兴衰史,总结中国商人的经营哲学和成败密码,以史为鉴,可帮助今人把握商机与命运。

知名历史学者袁灿兴诚意之作,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细致比对大量中外史料,严谨扎实,写法通俗,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可读性。

精修彩插,精致内外双封设计,锁线精装,80g纯质纸,印装精良。

04

金句摘录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晚清重臣 李鸿章

中国近日,官皆商也,商可官也。

——著名实业家 张謇

政治不改良,实业万难兴盛。

——著名实业家 郑观应

05

目 录

第一章 从海禁到开海:清代为何未能拓殖海外?

海禁本质:一场对郑氏集团的贸易战 002

内循环与沿海贸易的兴盛 014

华商为何未能开拓海外? 027

财赋关系国本:清廷的造血能力 040

第二章 傀儡:广州行商与“以商制夷”国策

天朝的傀儡:广州十三行的真相 054

茶叶世纪的诞生 067

鸦片贸易:一场港脚商的盛宴 080

外贸繁荣,为何行商负债累累? 094

荒诞的“行佣”:如何向债主征税还债? 103

国运之搏:商欠与鸦片战争的爆发 114

第三章 游离:晋商群体与“羁縻边疆”策略

女真崛起的秘密:张家口贸易的兴盛 126

后勤赢得战争:晋商与清廷的军事行动 134

皇室的奴仆:皇商范氏的商业沉浮 143

以商制俄:恰克图的贸易战 154

以商控蒙:旅蒙商号的兴衰 169

大黄贸易:被误解的“军国利器” 182

第四章 依附:徽商群体与盐业垄断的暴利

官商结盟:清代的盐业贸易体制 196

万岁爷的本钱:二元财政与清室赚钱能力 206

帝室私利:预提盐引案风波 218

上交天子:江春的盐商生涯 225

行盐难题:权力与市场的博弈 233

积重难返:两淮盐业的弊政与革新 241

第五章 放任:晋徽商帮在金融领域的成长

众生钱库:当铺与小额信贷的诞生 250

大宗汇兑的票号如何产生? 261

官款汇兑与新型政商关系 269

噩梦之年:1883 年的上海金融风暴 278

政商双杀:胡雪岩兴衰史 288

第六章 合作:买办与晚清的商战强国

从农业税到商业税:清廷的财赋转型 300

富强的迷梦:官督商办的推行与破产 308

商战强国:晚清的官商蜜月期 316

权力的狡计:官督商办的本质 324

政商通吃:盛宣怀的手腕 334

第七章 叛离:新兴商业力量与晚清变革

绅商:新兴商业力量的崛起 346

竭泽而渔:清末的财政危机 355

立宪之难:新式绅商与国会请愿运动 366

致命一击:东南绅商与北洋军头的结盟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