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女学生想拜48岁的大师学画,张大千:嫁给我就教你!

发布时间:2025-04-18 16:14  浏览量:9

1947年,国画大师张大千女儿张心瑞的同学,

18岁的美少女徐雯波想拜张大千为师学画时,48岁的张大千却说:

嫁我就教你!

意外的是,徐雯波还真的答应了,她不仅嫁给了大自己足足30岁的张大千,还为他生下一子一女,她还成为他后半生最重要的灵感和陪伴。

据了解,张大千一生风流成性,不仅情人无数,光正式有名的妻妾就足有4人,

但只有徐雯波做到了陪伴张大千从内地到台湾,香港,印度大吉岭,巴西巴德园,美国环荜庵直到终老在台湾外双溪的摩耶精舍。

张大千曾经以徐雯波为灵感画了一幅人物画,后来被拍卖到了4千多万的天价。

被誉为“东方之笔”的张大千到底有多风流,为什么他就能吸引无数美女为他前仆后继?

艺术大师和少女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爱情故事”?

有兴趣者,请看下文。

01

1899年,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的一个书香之家。

张大千祖上曾经做过县令,所以小时候家境尚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农村耕田为生的张家越发没落,甚至当张大千的父亲因为做生意经营不善赔光了家底时,张家甚至落魄到只能靠张大千的母亲代人刺绣为生。

张大千的母亲极其聪颖,刺绣之前要先画画,张母画出来的画,比书本上画家画出来的还要栩栩如生。

在母亲的耳闻目染下,张大千也爱上了画画,在家他用纸笔画,上山打柴和放牛时,他就找根树枝或石块在地上,石壁上画。

在勤奋的练习下,张大千越画越好,更难得的是,张大千为人不古板,相反,还有着非凡的想象力。

一次,张大千二哥在作画时,张大千一个不小心就把二哥画画的笔洗打翻了,导致画布上一团糊涂,正当二哥想责备张大千时,张大千却惊喜地叫出来:

云彩,云彩!那散开的笔墨,好像团云!

在张大千手指的指引下,二哥惊奇地发现被张大千打翻在画布上的颜色,晕染成了一团淡淡的云彩,散落在他画的松枝两侧时,反而更加意境悠远。

这时候的张大千,已然拥有了一个画家所需要的鉴美力。

然而这也只是成为一个画家的基础而已,毕竟要想成为专业且顶级的画家,天分和勤奋缺一不可。

幸运的是,张大千恰好拥有这两种能力。

对绘画产生兴趣后,张大千是日也画,夜也画,他还会想办法找到一些优秀的书画作品来描摹学习,就连吃饭睡觉也忘记。

对绘画的热爱,最终指引着张大千,让他成了一个终身在画中的人。

然而,相比对绘画的热爱和坚持,甚至是始终如一,张大千对感情的态度,却是相当随意甚至是随性。

02

张大千的初恋是他的表姐,名叫谢舜华,长得非常漂亮,更难得的是谢舜华的性格也非常温婉柔和。

当时张大千,和表姐情投意合,两家大人见了,也有意让俩人结为夫妻。

1917年,18岁的张大千跟随二哥去日本学习织染,原本打算2年学成后就与谢舜华成亲。

可惜的是,当张大千还在日本求学时,谢舜华却得了重病,因为医治无效而死,死时才19岁。

得知谢舜华死讯时,在日本的张大千悲痛不已,他曾一度天真地以为自己再也不会爱了。

2年后,当从日本回到国内的张大千,依然无法从表姐谢舜华的死亡事件中走出来,

加上回国后事业不顺,张大千甚至跑去上海松江的禅定寺寻找答案,一度还想要出家。

直到三个月后,想通的了的张大千老回到了家,母亲便迅速为他定下了一门婚事,并且立马让他成亲。

这次张大千真的成婚了,妻子名叫曾正蓉,是母亲曾友贞的侄女。

相比已逝的表姐谢舜华,曾正蓉的容貌堪为普通,有点胖,又很矮,但母命难违,最终张大迁还是选择结婚。

婚后,张大千实在是对曾正蓉提不起什么兴致,不过三个月,张大千就找了个借口离开家,去了上海。

也正是在上海,张大千遇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二个真正喜欢的女人,黄凝素。

相比正妻曾正蓉,黄凝素不仅身材婀娜,五官精致,更重要的是,黄凝素还懂画和喜欢画,能和张大千交流画画的一切。

对于黄凝素的出现,张大千自是喜不自胜,那段时间,黄凝素成了张大千艺术上的缪斯,张大千画中的很多古代仕女,都是以黄凝素为原型画就的。

可惜的是,随着黄凝素为张大千生下8个子女,每日都忙于家务育儿等琐事,加上身材渐渐走样,张大千对黄凝素的耐心和感情渐渐变了,俩人开始无话可说。

在这期间,张大千因为绘画的原因,又有了多次艳遇。

像朝鲜少女池春红,毕业于上海务本女中的才女李秋君,一个名叫李怀玉的少女,还有一个甚至成为张大千三太太,陪着张大千前往敦煌的美女杨宛君。

但这些女子,却都不如张大千的最后一任太太,徐雯波来得有魅力和陪伴张大千良久。

徐雯波和张大千的结合说来更令人惊讶,因为她竟然是张大千女儿张心瑞的同学。

徐雯波最早认识张大千,是想跟他学画画的,哪知张大千却对她产生了异样的情愫,最绝的是,徐徐雯波也爱上了张大千。

所以当张大千要和徐雯波结婚时,不出意外被所有人反对。

但张大千是什么人,如果他是一个固守传统的人,自然也不会有后来的成就了,最终徐雯波还是以一招未婚先孕说服了家中大人,嫁给了张大千。

后来的徐雯波倒是一直陪伴着张大千,甚至张大千婚后为她画的一幅画,后来还拍出了4千多万的天价。

03

为什么张大千的画能拍出4千多万的天价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大千的艺术开创和成就了。

很多人都知道艺术家最开始学画,都是从描摹,甚至是临摹别人和古人的画开始的,张大千学画最初也不例外。

但张大千描摹古人的画还有一个别人无法做到的地方就是,他描摹得实在是太像了,甚至像到了最厉害的书画鉴赏大家都无法辨认的地步。

像张大千仿南宋梁楷的《双猿图》就曾瞒过了鉴定大家吴湖帆,日本最权威的绘画书《南画大成》中的石溪《山水图》,就是张大千仿造的。

然而张大千最厉害的还不是模仿,而是不管书还是画,都各有特色,自成一派。

张大千的书法,因为颇具美感,每个字看起来都如同一个人般“右肩高耸,翩翩欲飞”而被称为“风幡体”。

而这颇为特别的书法,是张大千特地拜著名的书法家曾熙,李瑞清,甚至和很多有名的书法家、工笔、金石名家多番交流学习而成的。

而对于画画的痴迷和热爱,也没有几个人能超过张大千。

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张大千原本有机会当北洋政府的秘书长,待遇好又体面,当张大千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反而转身当上了一名工资微薄的画画老师。

后来的张大千,为了能画更好的画,还不断到全国各地去游历,像黄山,张大千曾经就在那住了很久,用实地走访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绘画技艺。

战争年代,宣纸匮乏,张大千甚至自己研发宣纸,造成功后,命名为“大风纸”。

带着自己研发出来的“大风纸”,张大千先后去了青城山闭关绘画三年。

1941年,张大千又带着家人和弟子,到条件相当恶劣的敦煌临摹壁画两年零七个月。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大千一直没有收入,靠的全是变卖自己的收藏和节衣缩食维持。

用闭关三年,两年多的时间只为学习,修炼和提升自己,期间没有任何收入和名利的增长,试问现在有几个艺术家能做到?

然而张大千就可以,只因为他确实无比热爱绘画,心无旁骛。

对创作的执着,对艺术的精进自然也会体现在作品上。

张大千的画的荷花曾被称为一绝,1949年创作的《荷花图》就被收藏于中南海毛泽东故居。

毕加索看过张大千的画后曾说过“真正的艺术在东方”,徐悲鸿则赞他“五百年来一大千”,西方艺坛则称他为“东方之笔”。

这些称赞无一不说明了张大千画作艺术水平之高。

难得的是,虽然靠画画获得了巨大的名利,晚年的张大千却说,自己画画,是因为想画才画,而不是仅为钱而画。

他还表示,就算没米下锅,也绝不为钱画画。

也许,对绘画至纯的热爱和坚持才是成就张大千的最大原因吧,相比艺术上的成就,那些绯闻情事不过是花边点缀。

我们不能要求一个顶级的艺术家是一个道德无瑕的圣人,同样的,我们也不能要求一个完美无缺的人能成为震烁古今的艺术大师。

最后,如果让我来评论张大千的一生,我会说,我们应该学习他对喜爱的事物无我忘我的坚持和不在意外界评价的潇洒,至于他在感情上的随性和随意,就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