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宣传 | “秃”如其来,“头顶大事”何解?

发布时间:2024-08-20 00:50  浏览量:35

“入秋后,不仅树叶会落,头发也会掉。”最近,在社交平台上,一个话题让不少人心头一颤。真是这样吗?枕头上、沙发上、地板上,家里很多地方的头发在变多,唯独头顶上的头发在减少;每天绑头发的皮绳,从绕两圈变成了绕三圈;洗澡时,卫生间下水道又堵了,一看竟又是因为一绺头发……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中,秦昊饰演的张东升被脱发困扰

数据显示,我国脱发人群已超2.5亿,其中女性占36%,男性占64%,且脱发低龄化趋势明显。#第一批00后已经掉头发了##90后开始植发#等频频登上热搜。“秃如其来”“令人头秃”等,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村上春树说:“若是耳朵整个少了一只,大家自会同情,不至于当面奚落。然而脱发这玩意儿毕竟不伴随具体的痛感,几乎没有人真正动恻隐之心。”这话虽属戏谑,但脱发带来的形象困扰、社交尴尬和职场忧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病。8月18日是“全国护发日”。这件“头顶大事”,到底该怎么解?

头发,从生理学上看,它只能起到轻微保护头部、辅助汗液蒸发等作用,似乎“不算个事”。然而,自古以来,头发都被当成一件大事,脱发焦虑也如影随形。

人们为什么会产生脱发焦虑呢?社会规训的“内化”。自古以来,头发都不只是头发,而是被赋予了多重意义。在儒家思想中,保护头发是孝道的体现。《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同时,在古代制度层面,发型、发式也往往与年龄、身份等紧密相连。比如,在中原地区生活的人们不能随便剃光头,因为髡首(剃头)是一种刑罚。唐朝还曾出台法律,个人擅自髡发,将被判服一年半劳役。这也直接影响了当时的审美标准。

电影《少林足球》剧照

在现代社会,人们早已明白头发与孝道无关。个人的发型、发式,也完全可以自己说了算。但主流审美仍然是要有“一头茂密的黑发”,很多人早已习惯以此要求自己,一旦脱发就“乱了节奏”。比如,作家贾平凹说:“一秃顶,脑袋上的风水就变了,别人看我不是先前的我,我也怯了交际活动。世界日趋沙漠化,沙漠化到我的头上了,我感到非常自卑。从那时起,我开始仇恨狮子,喜欢起了帽子。”网络时代的“围观”。

脱发焦虑蔓延,跟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有密切关系。一方面,随时随地都能拍照,使得人们更加关注自我形象。特别是当自拍时,额头在镜头下更为显眼。另一方面,社交平台放大了脱发群体的声音。在算法推荐下,个人容易被困入“信息茧房”,每天看到的内容大都与脱发有关,进一步加剧焦虑。消费主义的“陷阱”。消费文化的公式是“青春=美貌=健康”。而在消费主义推波助澜下,头发俨然成了人的“第二张脸”,脱发也成为“老、丑、油腻”的代名词,变成了一件“很严重的事”,影响了不少人的社交、婚恋等。而在那些渲染脱发焦虑的文章后面,往往都附带着防脱发产品或植发广告。

关于脱发,鲁迅看得透彻,他在短篇小说《头发的故事》中说:“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古今来多少人在这上头吃些毫无价值的苦呵!”在今天,如何才能告别脱发焦虑呢?“别一看掉头发,就先焦虑上”。其实,脱发分为正常脱发和病理性脱发。每个人大约有10万根头发,每一根都有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旧头发掉落,新头发生长,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来说,人每天都会自然脱落50根到100根头发。

脱发的杰森·斯坦森主演了一系列硬汉电影

在期待“奇迹”的同时,还有很多可供选择的方式。比如,戴假发、植发、做锡纸烫和羊毛卷,甚至剃光头……而无论选哪一种,最重要的仍然是,在自己内心深处与脱发“和解”。那些幸运拥有“傲人发际线”的人,也请放下对脱发群体的傲慢与偏见。要知道,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东西可能成为“回旋镖”,最终落到自己头上。所以,即便脱发了,也别被脱发所困。或许可以像电影里的某些“硬汉”一样,“他变秃了,也变强了”。对脱发焦虑说bye-bye,生活还有另一片天。

作者:学义 林召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