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宣传|“新中式养生”如何“避坑”?

发布时间:2024-08-19 16:19  浏览量:28

“新中式养生”的风劲吹:继中药奶茶、中药咖啡、中药房配酸梅汤等火了之后,近日,“38元一份中药冰淇淋卖断货”引起热议;带有药食同源标签的中药面包,刚上市就销售火爆;在三伏天,“不要钱的‘天灸’”——晒背流行起来……

在这一养生风潮之下,很多年轻人“蹦迪变成拍八虚,冷饮切换泡枸杞,三餐五谷不再少,针灸推拿样样齐”,完成了“从质疑到理解,再到真香”的转变。有调查显示,2023年,18岁至3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第三名就是“保健养生”,占养生消费群体的比例高达83.7%。在某社交媒体平台上,关于“养生”的话题全年浏览量超25亿。

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分享的中药冰淇淋

与此同时,面对一些食饮品“一沾中药身价大涨”的现象,有网友戏称“李时珍看了都坐不住了”,还有人怀疑它们到底是养生良品还是营销噱头?在这种潮流面前可以“闭眼入”吗?被“圈粉”的年轻人又该如何“跟对风”?

一、“养”

“养”——青壮年之“养”,带火了“新中式养生”概念。它形式上很“新”,理论根基是“中医药文化”,根本目的是“养生”,比起传统养生方法,更符合年轻人消费和生活习惯。

向内,主打一种“气血充盈”的健康美。所谓“新中式养生”,指的是在传统中式养生的基础上,融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养生方式。在这种养生方式之下,“气血”这个典型的中医词汇,也成了当下年轻人定义“美”的新标准。

今年4月份,小红书看中国x东阿阿胶共同打造首个中式养生节 图源:山东卫视

在社交媒体上,很多网友发布的养生笔记中,“美白”“补气血”“抗氧化”等成为高频词,补气、养血、祛湿、助眠的“健康美学”成为新时尚。年轻人的保温杯里除了枸杞,黄芪、玫瑰、西洋参等都成为“杯中物”,“内涵”愈加丰富。

向外,功夫在日常的“养生血脉觉醒”。“熬最野的夜,养最young的生”,很多年轻人的一天是这样的:“早起用经络梳梳头,再打一段八段锦,上午泡一壶养生茶,工作或学习间隙拿艾草锤拍八虚,睡前半小时草本护肤加上热水泡脚”;饭只吃七八分饱,在办公室加餐首选中式滋补零食;在休息日,与好友相约“针灸推拿养生局”……

重养身也重“养心”。在户外,年轻人通过亲近自然来平衡身心,公园发呆、原地度假等成为追求慢生活、滋养心灵的新体验。通过抱大树寻求心灵按摩,实现养心治愈的“抱树疗法”悄悄流行。

2024年央视春晚上,歌手周深展示了八段锦

求新,乐于追逐“中药+”的跨界潮流。遇新而新,中药正在跨界更多的食品领域,“中药+”带火了越来越多的食品和饮品,乌梅汤、爆浆芝麻丸、各类花草茶长期居于电商食品榜单头部。在最新的中药冰淇淋中,薄荷西瓜霜、川贝枇杷膏等口味,光听名字就很“本草纲目”。

据《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药食同源+滋补类食品”成为新生代消费首选,养生经济的玩法变得年轻化趣味化。

二、“扬”

“扬”——中医药之“扬”,赢得更多年轻人,成为健康的“硬核”保障。千百年来,健康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养生是通向健康的重要途径,有着鲜明的时代性。“新中式养生”潮流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其一,年轻人一边自嘲着“脆皮”,一边更注重“护体”。

如今,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熬夜、久坐、缺乏运动、饮食不规律等,使得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愈发普遍,如越来越疼的腰椎间盘,不断升高的发际线,标满箭头的体检报告等,“脆皮大学生”“发虚青年”等名词也开始流行。面对一个个“小警报”,他们的健康意识及时觉醒,以“治未病”见长的中医药,恰好满足了其养生需求。如今,敷“三伏贴”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他们期望借此振奋阳气、提高免疫力。

日前,青岛海慈医疗集团开展的“三伏贴”活动引来不少年轻人咨询

一项针对年轻人的调查显示,74.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中医养生意识,94.0%的受访者了解过中医养生的相关理念,93.3%的受访者尝试过各式中医诊疗法。

其二,中医药走出“深闺”,展现“亲和力”。

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中国游泳队运动员们背上的火罐圆印再成“显眼包”,拔火罐、针灸等中医疗法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力量”;“樊振东赛前静坐放空反差感拉满”也一度登上热搜……传统中医药养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在生活中,中医药也正在走出“深闺”。各地开办“健康夜市”,医院把中医药送到群众身边,还有的中医院自行配制酸梅汤,结果一“汤”难求,打败奶茶店……

在其背后,有着相关部门的努力。今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中医药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推动中医药文化加快从内容供给向产品供给转化”。各种举措结合年轻人的喜好,提供更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打开了新思路。

其三,“新中式”潮流在年轻群体中全面走红。

“新中式”,指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当下审美潮流相结合的各类设计、产品。近年来,在“国潮”文化勃兴的背景下,在服饰、美妆、餐饮、家居装潢等多个领域,都流行起“新中式”,这源于年轻人从心底洋溢着的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随着新国潮的兴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必然会被重新发现,这是千年文化的厚积薄发,是市场功底的稳扎稳打,更是消费者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三、“佯”

“佯”——新潮流中,也掺杂着一些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产品和方式。在“新中式养生”风潮中,“万物皆可入中药”颇为流行,且部分售价远超同品类商品,引发“真养生还是智商税”等质疑,另外,不少养生方式也因人而异,不可盲目跟风。养生可追“新”,也要“避坑”。

比如,“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药冰淇淋、中药奶茶、中药咖啡等网红产品,宣称具有养生、健康功效,着实令不少年轻人心动。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医药专家表示,就算加入药材,冰淇淋的养生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噱头大于实际功效,尤其是体质偏寒的人群还是少吃为宜。

另外,“三伏贴”并非“万能贴”,有些人不宜进行这项治疗;晒背对健康有益,但盲目晒背可能适得其反……中医讲求对症治疗、辨证施治,如果不适配,不仅起不到效果,可能还会伤身。

不少网友夏天爱上了晒背

比如,勿忘“本”,当心“安慰剂效应”。“先喝上一杯没有‘负罪感’的中药奶茶,再来个无‘负担’的药膳甜点……”在生活中,中药茶饮等缓解了不少年轻人的健康焦虑,先让精神“舒坦”了一些。

在专家看来,它们很多时候只能起到安慰剂的作用,不能代替基本的传统养生方法。其实最好的养生方法大家也都知道,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既要平时“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通过自律的生活方式来获得健康,也要重视查体,积极寻求“主动健康”。

聊城东阿县“中医药+旅游”体验模式 图源:聊城改革

“中药+”玩转跨界,也要告别“虚热”,进一步发掘中药食饮品背后的医学功效和文化底蕴,赢得更多年轻消费者。中医药文化还需与旅游、教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焕发出更大活力。

处于“新中式养生”中灵魂地位的中医药,也在随时代不断发展。我国已有中医药各类标准3000多项,正对现有标准体系再“升级”,为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促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缕药香跨越古今、传承千年,又在时代的发展中与时俱进、融合创新。“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相信中医药将会开辟出更多“新中式养生”的应用场景与产品类别,与潮流共舞,为健康助力。

作者:和声 青小南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