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巴里有股怪味,总也去不掉,口气为何困扰古今每个人?

发布时间:2025-04-05 11:47  浏览量:12

古希腊人会通过咀嚼芳香树脂减轻口气,古犹太人甚至将口臭作为离婚的合法理由,口臭虽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不经意间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轨迹。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口臭的趣事,在东汉桓帝年间,侍中刁存年老口臭。每当他向皇帝奏事,皇帝都皱着眉头。

有一次,皇帝忍无可忍,赐给他一样东西让他含在嘴里。刁存不知何物,入口后觉得味辛刺口,以为是皇帝赐死的毒药,不敢下咽。退朝后他匆忙回家与家人诀别,恰好有同僚来访,让刁存把 “毒物” 吐出。吐出之后,众人闻到一股浓郁芳香,原来所谓的“毒药” 是名贵的 “鸡舌香”,即丁香。此后,朝廷官员面见皇帝时口含丁香成为一时风气。

后来到了唐代,诗人宋之问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充任文学侍从。他自恃仪表堂堂、满腹诗文,理应受武则天重用,可武则天却对他避而远之。他百思不得其解,写了一首诗呈给武则天以期得到重视。谁知武则天读后对一近臣说,宋卿哪方面都不错,就是有口臭的毛病。宋之问得知后羞愧无比,从此经常口含丁香以解其臭。

古代口臭不仅影响官员的仕途,也有人因口臭差点丢了性命。《韩非子・内储》中有 “魏女掩鼻” 的典故。魏国给楚怀王献上一名美女,她美貌动人,似天仙下凡,楚怀王非常宠爱。后宫妃子郑袖妒火中烧,设计陷害魏女。她说:“你呀真的是太美了,只可惜美中不足,你的鼻子有一点瑕疵,大王有点不满意。”单纯的魏女听后花容失色,后来她见楚怀王常常用手掩着鼻子。楚怀王非常疑惑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郑袖,郑袖马上吹枕边风说:“大王,魏女私下曾说您口臭体臭,她不得已掩鼻忍受臭味。”之后可怜的魏女被楚怀王割掉鼻子,赶出宫去。

古代科技不发达,古人除了口含丁香以外,据说宋朝有一种 “含香丸”,用鸡舌香、藿香、丁香、麝香等十五味药研成细末,加蜜炼制成甜甜的丸药,可用来清新口气。

古人常用盐水漱口,用柳枝剔牙,春秋时人们曾直接用手揩牙,为了口腔卫生古代人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到了现代科技发达了,为什么人们还是会被口臭困扰呢?

从古至今人们超怕的口臭,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让我们先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能想到的最糟糕的气味,比如垃圾桶里的剩菜剩饭发酵后腐臭味、再比如烂苹果的气味、还有呕吐物夹在着胃酸的酸臭味,不要惊讶,这些气味都可以归类于口臭。如果吃过大蒜、洋葱、榴莲、火锅等气味浓烈的食物,还有抽烟、喝酒后,也可能导致暂时性的口臭。

大部分的口臭都源于口腔里的微生物,尤其是细菌的活动。听起来可能很难接受,但是类似的细菌就生活在你的口腔里,这个湿润的环境中。

先别慌。细菌在你体内的存在不仅正常,实际上它对消化等各种生理活动至关重要。但和所有生物一样,细菌也需要进食。

你口腔中的细菌以黏液、食物残渣和死亡的组织细胞为食。为了通过细胞膜吸收营养,它们必须将有机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例如,它们会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进一步将其分解为各种化合物。

这些化学反应会产生的一些“副作用”,比如产生硫化氢和甲硫醇,它们会散发到空气中,悄悄钻进毫无防备的人的鼻子里,这就是口气的来源。

气味是我们最本能、最私密的感觉之一,我们的鼻子会将这些气味视为异味,这可能是一种进化机制,用来警告我们食物变质和危险的存在。

一项调查显示,59% 的男性和 70% 的女性表示不会和有口臭的人约会,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仅美国人每年就在各种口腔清新产品上花费10亿美元。韩国人也非常重视口腔清洁,遵循 “333 法则”,即每天刷牙 3 次,每次 3 分钟,饭后 3 分钟内刷牙。

他们随身携带牙刷和牙膏,无论是在学校、公司、餐厅、机场等场所,只要有卫生间,都能看到韩国人饭后刷牙的场景,甚至还会出现排队刷牙的现象。

生活里因为口臭产生社交困扰的人非常多,有的女孩会因为口臭产生自卑,常常戴着口罩,也不敢靠近别人说话,有的人恋爱会因为口臭不敢接吻。其实这些问题都很容易解决。

其实幸运的我们拥有丰富的口腔产品可以选择,大多数口臭问题很容易解决。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口腔清洁不到位,导致牙齿上的牙菌斑积累。

牙菌斑是牙表面形成的细菌性斑块,是由基质包裹的互相黏附或黏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不能被水冲去或者漱口去掉。它们主要分布在牙龈和牙齿之间的缝隙,牙菌斑积累不仅会导致口臭、牙结石、还会导致牙齿龋洞、牙龈炎。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电动牙刷、使用牙线、抗菌漱口水等清洁口腔,同时要记得用塑料刮舌器轻轻清洁舌头后部,就能清除许多细菌来源。

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会导致口臭,可能与身体内的健康问题有关。总得来说,大部分的口腔异味是源于口腔,而不是胃部或身体其他部位。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有无口臭,可以手捂住嘴巴呼气或用舌头舔手腕再闻气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