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杯春茶,是舌尖上的江南烟雨

发布时间:2025-04-03 14:23  浏览量:10

清明前的江南,总是氤氲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远山如黛,近水含烟,茶山笼于烟雾里,如梦如幻。

此时采下的第一茬春茶,便成就了舌尖上的江南烟雨——清新、温润,带着山野的呼吸,也带着岁月的诗意。

清明前,茶山已然苏醒。

蛰伏了一冬的茶树,在春雨的滋润下悄然抽芽。嫩绿的芽尖上,还挂着晶莹的晨露,像是昨夜星辰遗落的泪。

采茶女们戴着斗笠,背着竹篓,手指在茶枝间翻飞,如同弹奏一曲无声的春之乐章。

茶农常说:“早采三天是宝,晚采三天是草。”春茶的珍贵,在于它的“鲜”。

茶树历经寒冬的蛰伏,积蓄了足够的养分,而初春的低温又让茶芽生长缓慢,使得茶叶中的氨基酸含量极高,入口鲜爽甘甜,回甘悠长。


新采的茶叶,需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才能成为杯中那一抹清雅的滋味。

杀青时,铁锅的温度极高,茶叶在高温中迅速脱水,锁住春天的气息。揉捻则是一场温柔的驯化,茶叶在掌心中翻滚、蜷曲,渐渐成形。

炒茶师傅的手,早已被岁月和高温磨出厚茧,但他们依然能精准感知每一片茶叶的状态。

火候稍过,茶便失了灵气;火候不足,青涩难消。唯有恰到好处的掌控,才能让春茶的鲜与香完美交融。

这是春茶的蜕变之旅,浪漫又炙热。

浪漫的是炒茶人几十年不变的坚持和耐心,炙热的是做茶人那颗滚烫的心,一如茶锅里的温度。

而泡茶,则是另一场诗意。


泡春茶,宜用玻璃杯或白瓷盖碗,水温不可过高,80℃左右最佳。热水注入的瞬间,茶叶如绿蝶翩跹,缓缓舒展,茶汤渐渐染上淡雅的黄绿色。

轻啜一口,鲜爽的滋味在舌尖绽放,仿佛尝到了晨露的清凉、山风的温柔,以及江南烟雨的湿润。

张岱曾在《陶庵梦忆》中写道:“茶如佳人,淡妆浓抹总相宜。”

春茶便是如此,它不似夏茶的浓烈,亦不似秋茶的沉稳,而是带着初春特有的清新与灵动,让人一饮便心生欢喜。

一盏明前茶,饮尽江南春。


春茶之美,除却它的滋味,更在于它所承载的时光。喝茶的人,往往能在一杯茶里,感受到季节的更迭、岁月的变迁。

苏轼曾言:“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春茶,便是年华里最鲜活的代表。

而今,我们或许无法像古人那样“晴窗细乳戏分茶”,但至少可以在某个清晨或午后,静下心来,泡一杯春茶,让舌尖触碰江南的烟雨,让心灵回归山野的宁静。

这一杯春茶,何止是“洗尽古今人不倦”,它是春天的信使,是江南的温柔,更是人间至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