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千年龙脊 赓续文化薪火 |
发布时间:2025-04-03 13:09 浏览量:6
本部初中初一年级开展
北京中轴线研学活动
近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本部初中校区初一年级部分学生在盛宇辉书记、杨海龙副主任、阴泓宇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行走京城之探访北京中轴线研学活动。
北海公园
踏着仲春的暖阳,师生们开启了一场穿越七百年的文化对话。沿着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中轴线,同学们以脚步丈量历史经纬,在景山登高揽胜,于钟鼓楼闻韶知时,感受“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永恒魅力,体会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韵味。
景山揽胜:五亭叠翠阅古今
上午11时,研学队伍在景山西门集结。这座承载辽金遗韵的皇家御苑,以层峦叠翠之姿静卧于紫禁城之北。师生们沿青石古道拾阶而上,由富览亭始,至辑芳亭,登万春亭,于观妙、周赏二亭小憩。
景山公园西门集结
阴泓宇老师讲解中轴线任务单
朱楹金顶在古柏掩映间流转千年时光 , 红墙青瓦在暖阳春光下映烁古都光彩 。 初一年级 语文 教 师 阴泓宇 以 “ 探秘中轴线” 为主线, 设计了景山“亭”建筑特点、远眺北海公园之所见所感、亭台楼阁彩画的艺术特色等任务单,引领学生在游中研、赏中学。初一1班学生樊子云惊叹于彩画内饰中金龙与仙鹤的精妙构图,用相机一一定格辑芳亭的彩绘图案。她的任务单上,已密密麻麻记录下不同亭台的建筑特点和彩绘特色。
师生攀登景山
学生远眺北海公园
行至万春亭,这座中轴线制高点顿时化作天然观景台。杨海龙老师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导学生完成“多元视角下的北京城”小组任务。师生齐聚景山之顶,东观CBD广厦摩云,南眺故宫金阙耀日,西瞰三海碧波潋滟,北望钟鼓楼宇接天。
钟鼓闻音:暮鼓晨钟醒时空
午后研学队伍继续北行,在地安门大街斑驳的砖墙上追寻时光印记。14时30分,巍峨的鼓楼赫然出现在眼前。作为古代都城的时间中枢,钟鼓楼以其独特的重檐歇山顶、全砖石无梁殿结构,彰显着古代匠人的营造绝技。
师生攀登鼓楼”天梯“
师生体验“共鸣”全景观影秀
体验暮鼓晨钟游戏
师生共攀鼓楼“天梯”,在一步一顿中,亲身体会古时打更报时人工作的不易。 在鼓楼二层,一场震人心魄的 击鼓 表演令师生屏息: 三面 更鼓次第擂响,时而如春雷破晓,时而似秋雨敲窗,再现 了“ 暮鼓晨钟 ” 的时空韵律。当课本上的 “ 晨钟暮鼓 ” 化作耳畔的真实回响,文化传承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盛书记殷切指导学生
学生手绘鼓楼
观看鼓楼展览
步入现代化展馆,“共鸣”全景观影秀动态演示着古代计时智慧,虚拟现实技术让同学们“穿越”回元大都,亲历“以鼓警众,以钟定更”的庄严仪式。更有暮鼓晨钟游戏体验、中轴线立体展示等现代化展台,为师生提供“文化与人”的双向互动体验。
学生感悟:青春之声凝力量
初一6班李之好: 在景山公园攀登时,同学们三两成群,一路分享着彼此的见闻。到达万春亭,极目远眺,中轴线像城市的脊梁,规整地向远方延展。故宫的宫殿错落有致,琉璃瓦反射着日光,气势恢宏。到了鼓楼,大家好奇地打量着报时器具,有人还模仿古人撞钟的动作,引得众人发笑。老师讲解时,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次研学,让我真正领略到中轴线的魅力,那些历史知识不再抽象,而是变得生动可感。初一1班马涵艺:站在景山公园万春亭,北京中轴线在眼前铺展。向南,故宫红墙金瓦错落有序,彰显皇家威严;向北,钟鼓楼稳稳矗立。沿着中轴线前行,来到钟鼓楼。灰墙青瓦,庄重古朴,飞檐上的神兽历经风雨,见证岁月变迁。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脚下的砖石、眼前的建筑。中轴线连接古今,让我触摸到这座城市的灵魂,也让我明白,传统与现代并不冲突,它们在这里和谐共生,共同描绘出北京独特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