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山河落笔处 文明正年轻——中国西北地区旅游巡礼③

发布时间:2025-04-02 18:30  浏览量:7

甘肃在中国西北位置图(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绘制)

甘肃,左手挽黄河奔涌,右手握大漠孤烟,以千年丝路为经,以万里河岳为纬,在历史的褶皱里埋藏着半部中华史诗。这片总面积42.58万平方公里、形似玉如意的土地,便注定成为镌刻在华夏脊梁上的文明图腾。

敦煌莫高窟|占方

『驼铃金辉:凿空万里的文明动脉』

甘肃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人说它是文明的起点,也有人说它是未来的瞭望台。敦煌莫高窟的飞天飘带,系着张骞凿空的马蹄尘烟。第220窟的《药师经变》壁画中,胡旋舞姬的裙裾飞扬,与白居易"心应弦,手应鼓"的诗句隔空共鸣。阳关故道的残陶片上,仍沾着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别绪,而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浮苴致书"木简,正破译着汉代"护照"的跨国语法——"敦煌郡酒泉县戍卒过所"的墨迹间,依稀可见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的盛况。嘉峪关城楼的砖缝里,嵌着林则徐"严关百尺界天西"的喟叹,也藏着左宗棠"新栽杨柳三千里"的春风。夜幕降临时,榆林窟的西夏酿酒图上,葡萄藤蔓缠绕着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的豪情,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盛唐气象凝固成永恒。

戈壁驼影|庞彬彬

『河岳青脉:奔涌千年的文明基因』

兰州水车园的巨轮转动,碾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行成珠。14架明代水车以吱呀声应和着郦道元《水经注》中"渥洼之水,天马所出"的记载,而中山桥的钢铁骨骼正与"黄河西来决昆仑"的涛声共鸣。炳灵寺169窟的西秦建弘元年墨书题记,凝视着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的咏叹,将1600年的光阴刻入丹霞。玛曲草原的牧歌里,"天下黄河第一弯"以270度优雅弧线,在格萨尔王的传说中完成母亲河最深情的回眸。而当白银黄河石林的嶙峋峰丛被晚霞染成琥珀色,王之涣"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苍凉意境,便有了地质史诗般的注解。

酒泉花园水库第一缕阳光|陈永国

『赤壤红星:照亮征程的精神火种』

甘肃是一片红色热土。长征时期,毛泽东自1935年9月11日进入甘肃迭部县俄界境内,到10月16日随陕甘支队从环县离开甘肃,在甘肃留下了波澜壮阔的红色故事,俄界腊子口、哈达铺等名字与中国革命史紧紧凝结在一起。会宁会师塔的铜像群,凝固着毛泽东"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豪迈瞬间。青铜浇铸的手掌相握处,仍能触摸到1936年10月的温热脉搏。南梁革命纪念馆的煤油灯盏,映照着陕甘边区"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黎明曙光,泛黄的《红色中华报》上,"打土豪分田地"的标语仍带着土地革命的余温。华池"红军鞋"博物馆里,千层底布鞋的针脚缝着"十送红军"的泪光,每道纳痕都是"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温暖密码。在高台烈士陵园的西风残照里,董振堂将军"宁死不愿退"的呐喊,仍在祁连山谷回荡成"青山处处埋忠骨"的壮烈诗行。

会宁会师楼|占方

『山河造境:天地泼墨的视觉革命』

张掖七彩丹霞的色阶,是女娲补天时失手打翻的釉彩——赭红、明黄、绀青的岩层如熔岩瀑布倾泻而下,在晨昏光影中变幻出"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奇幻。祁连山冰川以"忽如一夜春风来"的魔法,在戈壁中种出翡翠般的山丹军马场,霍去病在此驯养的汗血宝马,至今仍在岑参"五花连钱旋作冰"的诗句中踏雪飞驰。甘南尕海湖的黑颈鹤驮着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意起飞,而鸣沙山与月牙泉的世纪相守,正以"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奇迹,演绎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生态哲学。最惊艳当属平山湖大峡谷,嶙峋赤壁间藏着"千峰笋石千株玉"(元稹)的造化神工,行走其间,方知何为"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碧水丹霞|孙惠章

古今交响:破壁者的时空对谈』

酒泉卫星发射塔架的烈焰,点燃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千年狂想,当神舟飞船划破敦煌星空,《拾遗记》中"贯月槎"的传说终成现实。敦煌文博会的全息光幕里,45窟菩萨在数字中重生,与李贺"石破天惊逗秋雨"的箜篌声隔空唱和。兰州新区的数据洪流与汉长城的烽燧狼烟,在量子维度完成文明接力——光伏矩阵如"秦时明月"照耀"汉时关",而重离子治癌装置正将"悬壶济世"的杏林理想写入未来。最动人的对谈发生在《读者》编辑部,油墨清香中,贾平凹的散文与《诗经》"蒹葭苍苍"的句子在书页间悄然握手。所有的古今对谈,都绽放在甘肃文化旅游大营销的乐意里,让人惊艳,令人向往。

日出东方红胜火|汪江波

『民族秘语:行走的非遗史诗』

临夏八坊十三巷的砖雕牡丹,在凿刀起落间绽放颜真卿碑帖的气韵,东乡族"平伙"宴席上,手抓羊肉的脂香浸透《诗经》"我有旨蓄"的待客古风。肃南裕固族少女的萨吾尔登舞步,旋起红缨帽上的彩珠叮当,恰似岑参笔下"回裾转袖若飞雪"的胡旋遗韵。甘南香浪节的篝火映红卓尼藏寨,白玛措毛的"则柔"舞姿与白居易"弦鼓一声双袖举"的诗行共振出千年韵律。最惊艳莫过于陇东道情皮影戏,环县老艺人樊立林吼着秦腔操纵"隔帘说史",牛皮幕布上,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剪影正应和着"但使龙城飞将在"的慷慨。甘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最诱人的民族气息和地域文化,乐行陇原大地,既陶冶情操又丰富文化体验。

『烟火至味:舌尖上的山河密码』

在天南地北随处可见的兰州牛肉面馆,拉面师傅手腕翻飞如飞天作画——"一清二白三红四绿"的美学在青花碗中舒展,汤头吊着"牛骨入髓,鸡髓融汤"的秘方,恰似杜甫"鲜鲫银丝脍"的极致追求。张掖炒炮仗在铁锅里炸响白居易"银瓶乍破水浆迸"的节奏,天水呱呱的荞麦香沉淀着王粲"陇坂高无极"的农耕智慧。暮色中的正宁路夜市,牛奶鸡蛋醪糟的甜润与烤羊肉的焦香,交织成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市井长歌。而最令人动容的,是武威三套车:行面、卤肉、茯茶,粗陶碗里盛着"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边塞情怀。“天水麻辣烫”带动的人流与农特产的热辣滚烫正在续写新篇,阳春三月,甘肃美食大观园等你品味。

兰州牛肉面|AI绘制

当敦煌的星子坠入莫高窟壁画,化作飞天的璎珞;当酒泉的烈焰刺破云层,在银河写下华夏的坐标——甘肃,这片山河落笔之地,正以古老文明的厚重为纸,以时代创新的锋芒为墨,续写着永不褪色的传奇。

交响丝路,如意甘肃。近2500万甘肃儿女已发出最热情的邀请,期待你来到甘肃与历史对话,向未来致敬,一起聆听李白“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在驼铃与火箭

甘肃已备好青稞酒与夜光杯,待您共饮这杯山河酿造的文明之酒。在这里,每一次驻足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每一次远望都是向未来的致意。正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片古老又年轻的土地上,见证最美的风景和幸福生活,把甘肃永留心中!

桃峰晨光|林红卫

(来源:西北旅游协作区秘书处、2025第一缕阳光全球同拍中国年活动筹委会)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