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年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丨文之美:古今交融的太原
发布时间:2024-07-26 18:06 浏览量:40
双塔公园 邓寅明 摄
“极大为太,广平曰原。”太原,从一个地理概念而来,阅尽5000年沧海桑田,成就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在厚朴、守正,名在从容、自强。在历史演进舞台上,太原扮演着重要角色: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北朝霸府、大唐北都、九边重镇、晋商故里……底气稳稳积蓄力量,步伐锵锵意气风发。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太原承载久远;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太原蕴含深沉;作为博物馆之城,太原灿若群星;作为新晋旅游打卡城市,太原斑斓着多元的样貌。
东西两山风姿绰约,百里汾河碧波荡漾,历史名人灿若星辰。壮哉,美哉!这就是太原,古今交融,兼具古朴与现代之美。于居者,是“山雄气壮民足储”;于游人,是“却望并州是故乡”。
晋祠圣母殿 韩双喜 摄
际山枕水文脉兴
三山环抱,一水中分,城郭嵌于其中。际山枕水间,宋代词人沈唐以“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几个字,提炼出太原的地理特征。唐代江南游子欧阳詹恍若回到故乡:“并州汾上阁,登望似吴阊。贯郭河通路,萦村水逼乡。”
山是太原的气魄,雄壮挺拔。吕梁、太行两大山系余脉,在北部相拥抱合。天龙山、蒙山、太山、崛围山、五龙山……起起伏伏,层峦叠嶂。站在太原城远望,东山苍苍,林木丰茂;西山莽莽,宛若屏障。东西山方圆百里,层林尽染,绿意盎然。日落月升,照见亲切的故人;冬去春来,满目上新的景致。
水是太原的容颜,眉目含情。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太原的母亲河。它从群山密林中汩汩而出,兜兜转转,绵延不绝。遥想当年,秋风飒爽,鸿雁南归,一代诗仙李白游历太原,看到汾水悠悠,神思飞扬,欣然命笔:“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追昔抚今,汾河景区穿城而过,碧色如绸牵系南北。朝霞中,读雁丘园之诗文隽永;晚渡里,看晋阳桥之雄伟卧波。一水贯穿古今,倏忽间难辨物我、漫漶今昨。
城是太原的梁柱,力撑文明。太原城的历史,是一个劫后重生的故事。前身晋阳古城,堪称“中国的庞贝古城”。自春秋到北宋的近1500年间,经历了秦汉的兴盛、北朝的荣光、盛唐的辉煌,成就了一代又一代帝王的“龙兴”。之后,在王朝的争战中,最终化作焦土。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今天的“太原府城”,是宋毁晋阳城之后在河东唐明镇的重建。城建河东,规模扩展,殿宇巍峨,引渠植柳,繁茂更甚。年建岁筑,一句“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顾盼生姿、名满天下。
山之黛看自然的伟力,水之碧看河湖的流淌,城之美看主人的智慧。山、水、城浑然一体,互为映照,不啻钟灵毓秀、气派不凡。
岁月静好,这里的山水挽留住了城市的灿烂光阴。
太原植物园 梁琛 摄
底蕴深厚文化灿
“太原”一词始见于《诗经》:“薄伐猃狁,至于大原”;又见《左传》:“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再证于《尚书》:“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从“大原”到“太原”,从空间形貌到人文性格,实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切换。
城市培育了人的个性,而人又塑造了城市的个性。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农牧分野线,太原正处于这一分界线上。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太原人敦厚中透着刚烈,淳朴中含着剽悍的性格。民族在此融合,走向开放包容。
太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标本。在宽阔的汾河谷地,尚处于新石器时代的太原先民,早早奏响了文明序曲。在镇城遗址中的“五边形”房屋建筑基址,是迄今为止太原最早的仰韶时期房址。有文化遗址,就有聚落居民,有居民就有口口相传的故事,阪泉山、轩辕道,一个个与华夏文明、人文始祖相关的地名至今还在……历史的丰饶成就文化的灿烂。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赵氏孤儿”“三家分晋”的传说与此地紧密相连,被世界熟知的大唐王朝发迹于此地,“文景之治”从此地奠定了基础。这里孕育了李世民、狄仁杰、王琼等贤君名相,造就了白居易、罗贯中、傅山等文化才俊,流传着“台骀治汾”“剪桐封弟”“豫让击衣”“竹报平安”等鲜活的历史故事……
太原是晋阳文化发祥地,是华夏文明向北延伸的重要支点,更是黄河文化中独具和合特色的重要一支。晋阳文化包括两大文化形态:一是古晋阳城,约有1500年;一是新太原城,约有1000年,晋阳文化是以此两大空间为中心载体,并涵盖所辖周边地带的文化形态。它源自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在生产实践中长时间的交流碰撞,进而融合出的一种文化,它完美地结合了农耕文明的敦朴与游牧文明的奔放,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性,又有晋阳地域文化的个性。晋阳文化是晋文化的主体和主流。近代以来,高君宇、贺昌、傅懋恭(彭真)等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撒下革命火种,把表里山河照亮;最早响应五四运动,在北方较早建立党组织;八路军北上抗日集结于此,太原战役,拔掉国民党在华北的最后堡垒,推动了全国解放进程……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基因,为晋阳文化赋予了新时代内涵。
自信自持,美从太原历史深处,走向城市的未来。
雁丘园 韩双喜 摄
精彩纷呈文博美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承载着辉煌的文明。太原现存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41处,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现有各级各类博物馆101座,平均每5.4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今年,太原市博物馆、晋祠博物馆被正式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至此,太原汇聚了全省一半以上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三晋之胜,以晋阳为最;而晋阳之胜,全在晋祠。”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是国内宋代以来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这里有被誉为“晋祠三绝”的周柏、难老泉和宋代侍女像,有三大国宝建筑圣母殿、鱼沼飞梁和献殿。此外,水镜台、金人台、唐碑,任指一处,都有记载,都是故事。在跨越千年的壮阔时空里,周柏、唐碑、宋殿、明清戏台……一起隆重登场,展示了中国古建筑史上的最美群像。
如果说晋祠是太原的根,那么双塔就是太原的魂。双塔位于永祚寺最高处,一名文峰、一名宣文。寺内大雄宝殿不用一钉一木,是典型的明代砖砌无梁殿结构建筑。寺前种着明代牡丹“紫霞仙”。文峰塔本是明末乡绅傅霖为振兴太原文脉而建。傅霖的孙子傅山是明末清初奇人,诗、文、书、画、医,无一不长,更以气格孤绝名重一时,被梁启超誉为“清初六大师”之一。永祚寺内宝贤堂,名字来源于明代晋王朱钟弦的书斋,宝贤堂展出了明清两代的《宝贤堂集古法帖》和《古宝贤堂法帖》两组法帖,以原石刻、法帖、现代复制品三位一体的形式,荟萃历代书法名家124位、墨迹宝翰260余块,堪称神作,不啻瑰宝。
太原北齐壁画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持续受到关注。这是全国第一座在原址上建设的壁画专题博物馆,进入馆内,仿佛回到了北齐时代。脚下是徐显秀墓原址,墓道、过洞、甬道清晰可见。博物馆在文物保护上不断探索创新,借助科技力量让壁画“活”起来,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奇妙之旅。晋阳古城遗址考古博物馆内,游客人头攒动,流连忘返,好奇地探寻晋阳古城的前世今生。2021年,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佛首回归,轰动一时。今天,佛首的一抹浅笑近在咫尺,浅笑背后是锦绣太原的厚重底蕴。观众借助沉浸式影院、幻影成像、全息影像等科技手段,欣赏到散落在多个国家的天龙山石窟数字化合体影像,其精美绝伦、巧夺天工令人震撼。
为了一座博物馆,奔赴一座城,这是属于现代人的浪漫。太原所拥有的101座博物馆,就是奔赴太原的101个的理由。可以去青铜博物馆,寻找早期文明的印迹;可以去山西博物院,感受三晋历史文化之美;可以去煤炭博物馆,看“工业的粮食”如何发热发光;可以去晋商博物院,倾听百年晋商用脚步丈量世界的铿锵。
太原容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更是。
太原古县城 张昊宇 摄
活力四射文旅劲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太原从来不遑多让。太原的神韵,当于行走间慢慢体味。
吃在太原。热气腾腾的锅挑面、酸香绵长的老陈醋、双合成的点心、老鼠窟的元宵、六味斋的熟肉……都是舌尖上的味道。去山西会馆吃晋味儿大餐,去顺溜刀削面加盟店点快餐,去食品街、老军营东巷、义井三巷等网红打卡地尝遍全国小吃。
住在太原。山水之城必有民宿,几念山居、赤桥民宿满足游人的山野腔调。此外,资深品牌有晋祠宾馆、山西饭店、并州饭店、丽华大酒店,新晋潮牌有凯宾斯基、铂尔曼、万豪、文华、洲际、喜来登、凯悦。轻轻地来了走了,会想念一片云彩。
行在太原。拥有快速路里程600余公里,市内行驶不超过3公里,便能找到一个快速路入口。绿色公交车、电动出租车流动穿梭,是亮丽的流动风景线。地铁2号线纵贯南北,地铁1号线今年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帮你完成出行“最后一公里”。骑行东西山旅游公路,看遍山景,骑行汾河景区两岸,检阅水景。来则必行,行则必达。
游在太原。打卡博物馆,驻足文物展品,解读文化基因;实地踏勘古迹,从空间追溯时间;去府城看看,逛逛那条盛于明清、兴于当下的钟楼街;去文庙拜拜,行一个千年祭师礼;去太原古县城转转,在青砖古街上淋淋小雨;去植物园玩玩,在一株一棵一丛里发现秘密。
购在太原。选一份伴手礼,这是太原人的心意。市中心繁华便捷、抬脚便到,钟楼街、柳巷人流络绎不绝。新兴商业综合体如万达广场、吾悦广场、奥特莱斯、万象城,功能迭加,正在青春。特色街区如泰享里、晋阳里、多彩城、南海街,且行且驻,忙闲自选。
乐在太原。山西梆子字正腔圆,太原莲花落唱念俱佳,明星演唱会活力四射。晋阳湖大型水上实景演艺《如梦晋阳》,水景交融,如梦如幻。到食品街懿曲社过把相声的瘾,到中正天街好悦来说唱曲艺剧场喊个心头的好。做一回老残先生,明湖居听书,直听到花坞春晓,好鸟乱鸣。
古今交融的太原,正以兼具古朴与现代之美的姿态欢迎四方宾朋!
记者 冯海 顾晨 任晓明 殷雪鸢 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