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享时光 | 沉浸式打卡古代科技🪵在榫卯木作中感悟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5-03-31 20:46  浏览量:7

2024年度科技工作者专享服务活动举办310余场,在这一年中,有超过1.53万人次科技工作者与我们一起体验生活,一起亲子互动,一起共同成长。科协频道特别推出“专享时光”栏目,分享精彩故事,邀您感受那份独属于科技工作者的活动体验。

本期专享时光,让我们跟随科技工作者一起走进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举办的“榫卯中的科技传承——中华传统木作科普展活动”,近距离感受榫卯结构背后的科学智慧与匠心精神。

9月20日上午,尽管天空细雨霏霏,但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我们按时来到了位于通州区台湖镇东下营村南开发区147号的北京文旺阁木作博物馆参观,开启了一场穿越古今的木作之旅。

活动伊始,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木作博物馆,了解了传统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并学习了和木作有关的词语。通过系列展览,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了榫卯结构的奥秘机关,并体验斗拱结构的拆解,真切感受中华木作技艺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与独特魅力,也感受到古代工匠诚信、坚持、严谨、精益求精的精神。

讲解中提到,“木工”一词指建筑房屋木结构和制造木器的工人,也称木匠。木工有着悠久历史,木工是古代社会中一种很重要的手工业,制造车、舟等交通工具、农业手工业生产工具、建造房屋庐舍和生活用具等等都离不开木工。谈到木工不得不提到“鲁班”,传说“鲁班”是木工的祖师爷,是有名的巧木工。

展览中展示的一件珍贵家具是拔步床,它又叫八步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拔步床产生于明代晚期,是中国传统家具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床。拔步床多在南方使用,因南方温暖而多蚊蝇,床架的作用是为了挂蚊帐。这种床式整体布局所造成的环境空间犹如房中又套了一座小房屋。拔步床下有地坪,带门栏杆,大有“床中床、罩中罩”的意思,其制作之精良、雕镂之精美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全床榫卯结构,不用一根钉,可拆可装,百多年过去,仍稳固如初,无鼠啮虫蛀,让人不得不感叹中华木工工艺之精湛,古代审美之高雅。

参观过程中,我们学习了解了传统木工行业的科技发明、精湛的工艺及代代相传的工匠精神,还亲自体验了锯木头、搭斗拱、拆解榫卯等活动,样样都让人兴致盎然。尤其是在拆解鲁班锁时,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反复练习拆解,才掌握了其中的奥妙。正是在这一步步的尝试中,我切身感受到发明与创造的艰辛过程,也更深刻地意识到中华传统榫卯结构的博大精深。

感谢科享汇平台提供的优质活动,让我们这群科技工作者有机会走进中华传统木作的世界,感受传统技艺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未来,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科普活动,能够持续拓展我们的视野、激发兴趣。

“科享汇”是北京市科协推出的

会员服务小程序

让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在追求专业成长的同时

也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一起开启属于科技工作者的专属旅程!

我们诚挚地向所有参加过科享汇活动的

小伙伴们发出邀请——

快来分享你的精彩故事吧!

让更多的人参与!

作者单位| 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 喻方莉

编辑排版| 徐艳

审核|潇潇 钱炜 泽琳 小林 贞贞

图片|作者提供

文章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滑动查看更多栏目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