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医生看病,是古代花钱多,还是现代费用高?看完沉默了
发布时间:2024-09-22 17:58 浏览量:24
医疗是与所有人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当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然有了改观,但人们总感觉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不少人期待“全民免费医疗”,一些人拿古代看病“很便宜”来折射如今医疗“大开口”。
问题是,我国古代看病的都是中医,他们是如何收费的?真的比现代就医便宜吗,两者相比到底哪个更高?本文带你初步了解。
认为古代看病便宜的,一个很重要的论断是——中医古训是“简便廉验”,其中“廉”和“验”,就是收费低、疗效好。其实,“简便廉验”不是对中医诊疗的硬性要求,而是一种愿景,这里面差别大了去了。
第一个问题:古代中医收费是怎样的?
古代的时间划线是什么时候?通常是1840年以前,1840年至1950年左右是近现代。在1840年以前,学中医是有一定识文断字水平才能胜任,家底不差才能付得起学费,这一来就刷下一大批人。
古代中医地位在“三教九流”属于中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医生的称呼多见于郎中、岐黄、杏林、橘井、大夫等。过去学东西要拜师,包括中医在内,而且认师为父,因为是师傅(中医)赏饭吃,拜师、学徒、实习、出师有很多规矩。
古代中医从种类看,有的服务平民百姓,以走街串巷的铃医为主,繁华一点的地方有“坐堂中医”;有服务皇族官员的,以御医、太医为主。御医和太医诊病,要么治好了名利双收,要么搞砸了大难临头,我们主要说说“铃医”和“坐堂中医”。
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等都是铃医出身,背药囊和药葫芦,药材靠就地取材为主,主要的诊法和验方记在脑子里,一边行医一边丰富临床技能,还总结和化裁出新药方,有的写进著作流传后世。
铃医除了看病还有“兼职”,就是贩卖一些热门药材,从兼职看,是稳赚不赔的,从主业看,一个铃医能养活全家五六个孩子、几个媳妇(古代可纳妾),还能置办一些田产和牲口,接济一下父母和兄弟,可见收入是不低的。
坐堂中医没有铃医那么辛苦,每天开门坐等病患上门,或由人带上门诊病。古代诊治有一条重要规矩:诊金和药费是分开的,两者都要给,治病看疗效,如果治好了钱还要往厚里给。
古代因为太久远,各个朝代银钱标准不一,我们通过小说和近代确切可考的例子来侧面看一下,中医收费有多贵。
1、《红楼梦》里晴雯生病,偷偷请普通水平的大夫进大观园看病,诊金是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后面的药费另算。
2、近代北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每天看病的人排长队,每次诊金1块银圆,相当于普通人家十天半个月生活费,药费另算。
3、鲁迅先生父亲生病请中医,两天复诊一次,每次诊金1块大洋,相当于今天130—150元,药费另算,后来仅看病就把鲁迅家里折腾败落了,鲁迅只好东渡学医。
而且,古代中医还有一个“压箱底”的东西——个人临床医方医案记述,相当于传家宝,给多少钱都不换,轻易不示人,间接推高了就医费用。
所以说,古代看中医费用相当高,很多人生病只能靠意志硬扛,没钱找医生买药,实在熬不住,只能等死。这种现象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才逐步扭转。
由于古代看中医实在太贵,出现两个现象:
1、自己摘草药,熬煮服用后把药渣倒在路上,碰运气看有没有路过的铃医帮指点一下。
2、看不起病,就自己摸索创造药方,相当于“赌一把”。为什么至今民间有大量疗效参差不齐的偏方?因为当年真的迫不得已。
第二个问题:现在就医看病费用贵不贵?
很多人忘记了,我们的生活、医疗水平普遍提高,是这二十来年的事。只要超过40岁的中年人,小时候没少过“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肚子里没油水,一年吃不了几次肉,就医看病也是一样,要么就是土霉素、安乃近等副作用很大的药品。
得益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推广的“赤脚医生”制度,以及八十年代出现的乡村医生、九年义务教育、医学院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医疗服务点位等措施,我国医护人员数量逐年增加。据2024年9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医护专业技术人员有1248万人,医护人员和公立医疗机构,组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现代就医费用,分为门诊、住院两大类:
1、门诊包括挂号、检查、病理分析、药费等方面,小病几十块到三四百块,普通慢病每年大约三五千块。
2、住院除了门诊这部分费用,还有手术、注射、麻醉、护理、康复等费用,如果诊疗项目纳入医保,个人负担轻一些,如果自费,就比较高,特别是一些重大慢病、肿瘤的前沿疗法和创新药物,价格较高。
从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看,2023年次均门诊费用361.6元,比2022年上涨5.3%,主要是医疗服务成本的变化;次均住院费用10315.8元,比2022年下降5.2%。
从数据看,现代是小病基本看得起,大多数慢病耗得起,但住院尤其是大病的费用,仍然比较高,关键看医保的报销力度,与古代“小病靠抗、大病等死”相比,有了明显进步。
我国现阶段的诊疗费用,与主流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偏低的。最近我国有条件允许外资医院在部分城市试点,公布的挂号、诊疗收费之高,让很多国人大吃一惊。
但从根本上看,与其纠结于古今看病贵不贵的差异,不如努力让自己有个好身体,从日常生活做起,坚持健康的习惯,改正不好的习惯,这才是最科学、最负责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