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临习《皇甫君碑》,是书品与人品的双重修炼?

发布时间:2025-03-31 16:35  浏览量:8

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相传为王羲之《兰亭序》的诞生日。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王羲之于公元353年,在会稽兰亭所书。屈指算来,已有1672周年了,值得纪念。

二十多天前,我就在一个书法群里倡导:三月初三这天,希望群成员能分享一些作品,以此纪念《兰亭序》的诞生。这个倡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热爱书法的朋友,每每提起兰亭序,总会有一种感慨和情结!这应该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一种最为本质、最为朴素的感情吧!

为了表达对《兰亭序》诞生的祝贺,拟将近几天临写的欧楷《兰亭记》和《皇甫君碑》,作为纪念《兰亭序》诞生的献礼,分享到头条,并分享到我的书法群。

有的朋友会问,《兰亭序》为行书,临写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岂不更合适?这个想法当然不错!但是,欧阳询与《兰亭序》毕竟还是有渊源的。当年,欧阳询初学书法时,就学过王羲之的《兰亭序》。

欧阳询用他那冠绝古今的欧楷,书写《兰亭记》,也算得上是对《兰亭序》最好的纪念吧!如此说来,我今天用欧楷临作《兰亭记》和《皇甫诞碑》来纪念《兰亭序》的诞生,是不是最好的选择呢?

以上虽为题外话,也无不与本文的主题有关。好了,咱们言归正传!为何说临习《皇甫诞碑》,是人品与书品的双重修炼呢?

要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得首先了解《皇甫君碑》记载的人物及其事件。

《皇甫君碑》中的主人公,名叫皇甫诞,生于隋代。其家族世代为官。皇甫诞的父亲、祖父和曾祖,都担任过地方的重要官职,可谓宦官世家。

在皇甫家族的世代官员中,皇甫诞的才能及其品德,则是最为突出的!时人评价他宽宏大量,有着萧何的非凡的才能。

皇甫诞文韬武略,恪守道德仁义,以恭孝为根本,博学多才,有着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节操。皇甫诞官至河南道安抚大使、尚书左丞、并州总管司马等职。

话说隋文帝去世,汉王杨欲发动政变,皇甫诞劝谏,遭到杨谅的囚禁,最终在战乱中遇害。此时的皇甫诞,年仅51岁。

后世称赞皇甫诞温润成性,才华出众,其言行举止,符合当时的行为准则。于是,由王志宁撰写文章,刻碑于石,以赞扬皇甫诞的功德和功绩,这就是《皇甫诞碑》的由来。

临写欧楷《皇甫诞碑》,进一步地完善了欧楷的笔法,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着比笔法更为重要的,就是人品的问题。也就是说,临写《皇甫诞碑》,是上了一节品德课。

书法的人文素养,一在技法,二在修身。而修身比技法要重要的多!一个不注重修身和净化灵魂的书家,算不得真正意义的书法家。中华三千多年的书法史告诉我们,人品比书品要崇高得多!

想想当年的秦桧,他的书法要比岳飞好得多,但岳飞的书名取代了秦桧,原因就在秦桧在道德上翻了车;同样的,蔡襄的书名替代了蔡京,也是蔡京的人品有污点。

当今九十年代的胡长清,其书法可圈可点,到处留有他的墨迹。后来他犯事儿了。从此他的书法也销声匿迹矣!

欧阳询的《皇甫诞碑》,没有《九成宫》那种贵气,而是一点一画之间,流露出铮铮铁骨。只见笔画瘦硬,笔力遒劲,力透纸背。这种书风,既是皇甫诞的人品,也恰似当年欧公的人品和性格。

欧阳询及其世家,与皇甫诞颇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他在创作《皇甫诞碑》时,就有了一种灵魂的共鸣,所以,也就写出了荡气回肠的千秋笔墨。

透过《皇甫诞碑》的笔迹,只见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有着魏碑及隋碑的瘦劲的特点,这不只体现书风之特点,也是人格的折射!

《皇甫诞碑》的艺术成就,既来自欧阳询的艺术禀赋,,更是深受他的身世及其不同寻常的经历的磨练,才有如此的楷书法帖。

总之,临写《皇甫诞碑》,就是书品与人品的双重修炼,您认为呢?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