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封龙山是否古恒山的一个重要标尺

发布时间:2025-03-31 07:28  浏览量:6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是判断封龙山是否古恒山的一个重要标尺,而且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标尺,令人信服!

为什么这么说?

近年来,山西浑源古恒山说、河北曲阳古恒山说、河北封龙山古恒山说众说纷纭,甚或著书立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干脆拿出一把尺子来量吧!

“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就是一把大家公认、四海公认、古今公认的尺子。这句话,意思是说,先秦时期的恒山在“南河”之北,直线距离不超过1000里的地方。知道了“南河”所在,就知道古恒山所在。

一、“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出自《礼记·王制》,源自先秦典籍。

《礼记·王制》:“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近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方百里者,为田九十亿亩,山陵、林麓、川泽、沟渎、城郭、宫室、涂巷,三分去一,其余六十亿亩。”首句写的就是恒山。

二、《礼记·王制》和《尚书·禹贡》一样都是我国历史典籍,其记载的权威性无可置疑。

《礼记》,是我国古代的五经四书之一,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其中多数篇章内容源自先秦典籍,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汇编。《礼记·王制》:“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五月,南巡狩,至于南岳;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十有一月,北巡狩,至于北岳。”上述帝王度到过的“北岳”即是先秦时期的恒山。

《尚书禹贡》是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再看《尚书·禹贡》记载的恒山,也是恒山这个古代历史地理名词首次出现:“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礼记·王制》说“四海之内”为“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与《禹贡》所记“九州”陆域边界相近。“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也是历代历史地理学家所公认的。

(清)蔡方炳 撰《广治平略》卷三:

禹之明德,洵可谓弘且远矣。虞舜登庸,厥功弥邵,冀北创并部之名,燕齐起幽、营之号,则书所谓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者也。禹复并为九州,商因之。其制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名山大泽不以封,其余以为附庸闲田。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二,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名山大泽不以盼,其余以禄士,以为闲田。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千里之外,曰采曰流。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南河至于江,千里而近;自江至于衡山,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自西河至于流沙,千里而遥。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此有商疆域之概也。周武克商,自丰徂镐,至成王时,攺作禹贡。

三、确定先秦时期黄河之“南河”的位置,确定“自恒山至于南河”的丈量原点、基点、起点。

《礼记·王制》中出现了“恒山”、“南河”、“江”、“衡山”、“东河”、“东海”、“西河”、“流沙”诸地名。从其记载的山川地理方位看,“恒山”即北岳恒山,古今方位相同。南河”“东河”“西河”皆指黄河段落。(宋) 林之奇撰《尚书全解》:

帝都界于三河之间,故王制曰: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其曰东、曰西、曰南,皆自冀州而言之也。济、河惟兖州,此东河也,盖在冀州之东。荆、河惟豫州,此南河也,盖在冀州之南。黑水、西河惟雍州,此西河也,盖在冀州之西。虽自冀州而言之,有此三河,其实一也。(疏〉皇氏曰:自恒山至南河以千里。言之其地稍近,言不满千里。

确定“自恒山至于南河”的丈量原点、基点、起点,宁夏周兴华撰《礼记》四段黄河地望》一文可资参考:

《礼记·王制》记载山川地理距离以直线计,两地之间的估算距离“不足谓之近”,“有余谓之遥”。依其记载,现以线段比例尺估测《礼记·王制》所载山川地理在现代地图上的方位距离。

《礼记·王制》记载的“恒山”“南河”“江(长江)”“衡山”是从北向南依地名顺序直线排列的。该记载首从北岳恒山开始,自北向南估算直线距离,我们也以直线估测其距离:“自恒山至于南河,千里而近”,此“南河”当在今河南焦作黄河一线(自西向东流);“自南河(焦作黄河)至于江,千里而近”,此“江”当在今湖北武汉长江一线略北(自西向东流);“自江(武汉长江一线略北)至于衡山,千里而遥”,此“衡山”古今同位,在今湖南衡阳境内。从估测距离看,除长江故道在今武汉长江一线方位略北以外,“南河”(焦作黄河)一线方位古今相差不大。由此看出,流经今河南焦作一线的黄河即是《礼记·王制》记载的“南河”。焦作段黄河是河北平原古黄河中的西段,不管古黄河怎样改道,河北平原上的古黄河总体上是自西向东流入渤海的。由此可知,《礼记·王制》称自西向东经河北平原流入渤海的黄河为“南河”。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