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孙权劝学》《木兰诗》检测题

发布时间:2025-03-26 13:00  浏览量:4

七下《孙权劝学》同步巩固检测

初,权谓.(对……说,告诉)吕蒙曰:“卿.(古代君对臣、长辈对晚辈的爱称)今当.涂.(当权,掌权)掌事,不可不学!”蒙辞.(推脱)以.(用,拿)军中多务。权曰:“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欲卿治.经.(研究儒家经典)为博.士.(官名)邪.(语气词,同“耶”)!但.(只,只是)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了解历史)耳。卿言多务,孰.若.(谁像)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才)始就.(从事)学。及.(到,等到)鲁肃过.(经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如今,现在)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另外,再)刮.(擦拭)目相待,大.兄.(对同辈朋友的敬称)何见.事.(明白事理、事势)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夯实基础】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同(耶)

含义:语气词

3.一词多义

(3)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

4.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2)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另,另外

今义:更加

(3)但.当涉猎

古义:只,只是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5.重点句子翻译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

(2)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

6.朗读孙权的话语时,应当采用语重心长(诚恳、循循善诱)的语气;读鲁肃的话语时,应当采用惊叹(惊佩)的语气;读吕蒙的话语时,应当采用幽默、自得的语气。

7.孙权的善劝体现在哪里?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

孙权先用“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再用“孤岂欲卿……见往事耳”指

出对读书目的的看法;最后用“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是有好处的。

8.名句背诵默写

(1)成语“吴下阿蒙”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孙权劝学》中表明吕蒙已经认识到读书重要性的语句是:蒙乃始就学。

(3)成语“刮目相看”出自《孙权劝学》,其原句: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七下《木兰诗》同步巩固检测

唧.唧.(叹息声)唧唧,木兰当.户.织.(对着门织布)。不闻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唯.(只)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想的是什么),问女何所忆.(思虑、思量)。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军中的文告),可.汗.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卷,卷卷有爷.(指父亲)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愿意)为.(介词,为了)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从此替爷征。

东市.(集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马鞍下的电子),南市买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北市买长鞭。旦.(早晨)辞.(离开,辞行)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只)闻.(听见)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胡人的战马)鸣啾.啾.(鸟兽虫等的鸣叫声,这里指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戎.机.(战事),关山度.(越过)若飞。朔.(北方)气传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寒光照铁.衣.(铁甲,古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指上文的“可汗”),天子坐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策.勋.(记功)十二转.(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赏赐百千强.(有余)。可汗问所欲.(想要),木兰不.用.(不愿做)尚书郎,愿.(希望)驰.(赶.马.快.跑.)千里足,送儿还.(回)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外城)相扶.将.(搀扶,扶持);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磨刀的声音)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穿(衣))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对镜帖.(同“贴”,粘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出门看火.伴.(军中的同伴),火伴皆惊.忙.(惊讶迷茫):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动弹),雌兔眼迷.离.(模糊不清、难以分辨,这里指眼睛眯着);双兔傍.(贴近、靠近)地走.(跑),安.(怎么)能辨我是雄雌?

【夯实基础】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收录于《乐府诗集》。《乐府诗集》是北宋(朝代)郭茂倩所编著的乐府歌辞集。

3.通假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4.古今异义

(1)旦辞爷娘去.

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

今义(连词,表示转折)

(3)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行走)

5.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

买(名词用作动词)

6.一词多义

(3)将军百战死(将领)

出郭相扶将(扶持)

7.重点句子翻译.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北方的寒气中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了,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梳理漂亮的头发,在额上贴上花黄。

8.《木兰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木兰形象?

勇于担当重任,不慕高官厚禄,报效祖国,英勇善战,孝敬父母,机智聪慧,勇敢坚强

9.理解性默写

(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表现征程遥远、木兰身手矫健的诗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表现战地生活寒冷、艰辛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表现木兰功勋卓著的诗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表现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家乡的诗句: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文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上图是我个人二维码。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