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真心想要成为一个干大事的人,那就一定要立大志
发布时间:2025-03-22 15:10 浏览量:5
图选自网络侵权联系可删
正所谓: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立志难,不在胜人,而在胜己;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万事空!
往往一个人的志向越大,它的内驱力就会越强,它所迸发出的能量就会越足,整个人散发出来的气场就会越大,越好、越强、越有魅力。
因此,人一定要立志,要立大志,立坚卓之志,立长久之志。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一个英雄内在的全部潜能给激发出来。
也只有这样,那个本自具足,那个真正的大我才能完全显现出来。
而不管是机缘、财富、成功等美好特质,也都是如此吸引过来的。
毕竟,大多数人都有着慕强的心理,只有你自身具备这种强大的能量场,才能有着正向的势能,让这些美好的特质涌向你。
而你一旦拥有了这些,势能起来之后,人们自然会不由自主的想要去了解你,然后认可你,支持你、追随你。
无论古今中外,不管是伟人、圣贤、名师、大德……可以说凡成大事者,他们也都是先把自身志向给立好的人。
接着就是知行合一,疯狂的去干,不停的去干,持续的不间断的去干,才有了之后的成就。
而往往志向不够大的人,不管是眼界、格局、思维、能量、都会受到本质意义上的限制。
使自己做起事来要么是畏首畏尾,要么是半途而废!
因此,你若是真心想要成为一个干大事的人,顶天立地的人,那就一定要立大志,立宏伟之志、立心系万民之志、立拯救苍生之志。
因为,在历史上最终所有能够成大事的人,也无一不是先从立大志的人。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一个人的执行力给拉满,将一个人的才华与智慧发挥到最极致,将一个人的英雄内在潜能给彻底给激发出来。
就像王阳明从12岁开始就立志做圣人,遍阅前贤史料,便将孔圣人作为榜样。
从此严格按照孔子的“行为准则”高标准严要求自己,然后知行合一,不断的学习,修正自己,终成圣人。
这也正如他所言:“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则天下无可成之事。
毕竟,一个人若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会如同没有舵的舟,没有嚼子的马,任凭风浪摆布,难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孟子也以浩然之气养志,言必称尧舜,行必合仁义。
并且他坚信人性本善,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言壮语。
可以说孟子的志向之坚定、气节之高尚,不仅为后世所传颂,也为后世指出一条光明大路!
岳飞在幼时眼见自己的家乡经常受到金兵的侵扰,百姓们也因此流离失所,便在心中种下了要保卫家乡、保卫国家的壮志。
并且在母亲的支持下在背上刺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从而刻苦练习武术,并在自己长大后成为了一名英勇的将领。
带领岳家军将金兵打的节节败退,保卫了南宋的大片疆土。
周恩来总理,自小便立下了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的志向,并终身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
从年少时就开始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不断学习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在革命的道路上一直披荆斩棘,最后成为了新中国的总理,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了新的征程。
他的少年壮志,也如星光般给无数的中国人带来了希望。
毛泽东在少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志向,曾在私塾学习时,就向老师立下“三不谈”的誓言:不谈金钱、不谈男女之事、不谈家庭琐事。
后又向父亲写下了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词——《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而后他便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能量都倾注在了追求知识和国家的未来上。
也正是这样的坚定志向,让他后来成为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为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所谓:立志者,如剑士初磨剑锋,心志坚定,目标明晰。
立志也就像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灯塔,在人生的大海里才能找到方向。
你若是不立志便容易迷茫焦虑,自然也就难以到达自己真正想要抵达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