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大事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发布时间:2025-03-20 19:02 浏览量:7
曾国藩说:“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想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注重“大处着眼”和“小处着手”二者的把控和调节。
平衡二者关系的关键,就像是战略、战术与执行的关系,既要看得远、想得深,又要脚踏实地做好细节。
真正成大事的人,胜在思维层次,成大器之人必有四戒。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那只能说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的人,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见的几个人一起,而不要与众人一起谋划事情,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规划思维真正的高手,都善于规划自己的未来。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关于目标规划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生活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根据调查:3%的年轻人有明确的长期目标;10%的年轻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60%的年轻人有较为模糊的目标;剩下27%的年轻人则处于没有目标的状态。
结果表明:25年后,拥有明确长期目标的人,一直以来都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几乎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拥有短期目标的人,大多数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短期目标,让自己的生活处在稳步上升的状态;拥有较模糊目标的大多数人,生活安稳,处于社会的中下层;而那些完全没有目标的人,则处在社会的底层,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生活。
制定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能够帮助你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将大目标拆解成小目标,快速推进,你的人生会更有掌控感,也更容易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不要去做谁都想做、谁都能做的事情,只有去挑战大家认为很有难度的事情,才能从中找到生存之路,这世上根本没有捷径,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如果你总是选最容易的路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无路可走。
高目标思维正如心理学上那个著名的“摘苹果理论”: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永远努力去采摘那些,需要奋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苹果”,因为那些伸手可及的苹果,远不及树顶上的那些“果实”。
同理在职场中,那些想发展得更好的人,也应该要跳起来,去摘那个更高的“苹果”。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跳起来,只满足于伸手可及的东西,自然也就得不到树顶上那些更好的“果实”。
因此,永远不要退而求其次,而是要研究要想实现核心目标,应该做什么,永远盯着最重要的目标走,你就会走得又快又直。有的人平庸,并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恰恰是因为野心不够。
习惯用自己的固有认知,来定义自己的未来,殊不知,没有一颗要更进一步的野心,又怎能逼着自己努力和成长呢?你越想成功,才越可能成功。
越是格局高人的,他们看事看物的眼界会高出许多,对人对事的理解和判断能力更高,更容易分辨真正的善意和危险,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能力的大小,影响一个人会走多远。
而人生的思维格局,最终决定了人生结局,一个人的认知力越是强大,他的内心力量就越强大,当一个人能够在现实当中变得越来越独立和强大,也能够靠自己活得越来越锋芒毕露的时候,他的人生才是更完整的。
说到底,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越来越强大的话时候,他所亲手创造的世界,也会越来越全面,还越来越美好,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在贫富,而在于思维格局。
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家恩.天行健.地势坤.齐家道!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