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三国志之一,藏在敦煌!
发布时间:2025-03-21 18:11 浏览量:6
三国志•步骘传,晋写本,卷轴装,一级文物。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硬黄纸。首尾俱残。长41.8 厘米,高 24.4 厘米。天头1 厘米,地脚 1.4 厘米,乌丝栏,栏宽1.6 厘米。前半纸18 行,后半纸7 行,总 25 行,每行 19至 20 字。前 16 行为步骘传,后 9 行为周昭等对步骘、严畯、诸葛瑾、顾劭、张承的评语。共440 字,与现行中华书局标点本不同者41 字,可资互校者10多处。其中最主要者,记凤凰元年(272 年)步阐投降于晋,并派人到洛阳当人质事,现刊本作“(步阐)遣玑与弟璿诣洛阳为任”,而写本则作“遣玑弟璿诣洛阳为任”,以证“步氏泯灭,唯璿绍祀”之史实。现藏敦煌研究院。敦煌写本《三国志·步骘传》原文如下:解患难,书数十上。权虽不能悉约其 (□,言)言,然时采□言,多蒙济赖。赤乌九年,代陆逊为丞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然门内□妾服饰奢绮,颇以此见识。在西陵廿年, (□,鄰)鄰□□其威信。性宽稣得众,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内□然。十一年卒,子协嗣,统骘所领,(□,加)加抚军将军。协卒子玑嗣侯,继业为西陵督,加昭武将军,(□,封)封西亭侯。凤皇元年,召为绕账督,阐累世在西 (□,陵)陵,卒被徵命,自以失职,又惧有讒祸,于是處城请降于晋。遣玑弟瑁诣洛阳为任,晋以阐为都督西陵诸军事、将军、仪司三同、加侍中、倨假节领交州牧,封宜都公,改封江陵侯;瑁给事中、宣威将军封都乡侯。命车骑将军羊祜、荆州刺史杨肇往赴救阐。孙晧遣陆抗西行,祜等遁退。抗陷城,禽斩阐等,步氏泯灭,唯瑁绍祀。颍川周昭、字恭远,与韦曜、花穹、薛莹并述吴书。称步骘、严峻、诸葛瑾、顾劭、张承曰:“古今贤士大夫所以失名丧身倾家害国者,其由非一,然要其大归,其常患,西者而已。急论议一也,争名势二也,重朋党三也务欲速西也。急论议则伤人,名势则败友,重朋党则蔽主,务欲速则失德。此西者不除,未有能全者。当世君子能不然者,亦皆比肩有之,岂独古人乎!然论其约异,末若顾豫诸葛使步丞相严卫尉张(原卷下残)我们今天所看到《三国志》的最早版本,是北宋咸平六年(1003)国子监刻本和南宋绍煕(1190)刊本。敦煌研究院藏晋写本《三国志·步骘传》残卷是我们研究《三国志》和校勘宋刊本《三国志》及《晋书》、《资治通鉴》的珍贵资料,也是我们研究晋代书法的宝贵资料。#三国 #三国志 #三国演义 #敦煌 #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