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钩沉:损失惨重的张油坊战斗
发布时间:2025-03-21 16:04 浏览量:8
引子
没查到张油坊烈士墓图像资料,此图为亳州市蒙城县烈士陵园
网上查到如下信息(时间2021-12-01):
蒙城县人民检察院在开展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中,发现楚村镇张油坊烈士墓进园道路杂草丛生;墓碑旁有枯草、泥土散落;烈士墓、墓碑及纪念碑损毁严重;长期无人维护管理。
正文
张油坊位于大兴集(今常兴镇)东北5公里处,有30多户人家。
1948年2月27日(农历正月十八),蒙城县大队及区乡武装,遭到国民党74师一个营及自卫队和“清剿”区的围攻,损失惨重,教训很深。
1947年11月,卢锡球带领游击队开辟了蒙南地区,在篱笆集宣布成立了蒙城县民主政府,卢锡球任县长。继之,邵光带一个排从涡北宿蒙县调往蒙南,于1948年元月成立中共蒙城县委,邵光任书记,卢锡球为县委委员。这时,国民党蒙城县自卫大队,伙同驻蒙新编74师一个营及“清剿”区,由蒙城至三义,经郭集至楚村轮番“清剿”。
1948年2月26日,74师一个营约400人住在郭集。当晚,卢锡球派人向郭集鸣枪射击,扰乱敌人。随后转移到大兴东北。卢锡球带领区乡分队及机关人员100多人住尹子,大队副贾德才和六分区政治协理员李子春率县大队警卫连近200人住在距尹塘子500米处的张油坊,并布置了岗哨。
战斗发生的当天上午,国民党大兴乡长王子方获悉我县大队驻地后,便勾结住郭集的国民党74师一个营,县自卫队两个中队和地方“清剿”区计600余人,于下午三点钟左右,兵分三路,一路由王子方带队从王老庄沿黑河走小尹庄,上南岸向张油坊进攻;二路由王子方的管家王洪模带领,从王老庄出发,经大兴集直插张油坊;三路是74师一个营,从王楼出发,经丁海、小丁庄进击张油坊。这样从正西、西南、西北三方来犯,实施对张油坊三面包围。
在此之前,卢锡球还派大兴乡长李传俊和战士李学信到大兴集侦察敌情,他们先后汇报说:“敌人已到大兴集。”
卢锡球把敌情立即通知住张油坊的贾德才同志,这时县大队正在开饭。贾大队副命令部队立即集合,把四挺轻机枪架在张油坊西南角的土坟上,以对付从西来的敌人。接着,南边也有敌情,敌人到了小尹庄,正向北攻来。这时,卢锡球与贾大队副研究,敌人已形成包围之势,必须撤退,由分区警卫连100多人部署在尹塘庄西南角的一片桑树林内,架设三挺机枪,以阻击敌人,掩护区分队和县政府机关干部、勤杂人员向东北方向撤退。这时,战斗打响,双方都猛烈开火。
当向东撤退约二里路时,发现黄集等方向遍地是人乱跑(当时集上演戏,听枪声后群众四散),侦察情况的卢润昌同志误认为是顺河区的“清剿”队,于是东辙的人员返回张油坊庄。这时,74师一个营已由西北到达小丁庄,由北向张油坊发动进攻。于是卢锡球与贾德才、李子春研究,认为东北方即使是顺河区“清剿”队也是乌合之众,并不可伯。所以,便决定仍向东北方向突围。由于耽误了时间,敌人已形成了包围我方的战机。在这种情况下,便决定由县大队两个排担任阻击。李子春带领分区警卫连掩护其他人员向东北方向突围。贾德才率战士向八里长沟撤退时,邵和章不幸被枪弹击中而牺牲。
区分队和县政府机关人员,由警卫班长卢怀夫率10多名战士在后阻击敌人,掩护撤退。这时74师正赶到,重机枪和六零炮响成一片。这时,骑兵班(共15匹马)班长邵才章和副班长纪广兴,为了保护县政府就大声喊:“敌人已把我们包围,远的用长枪打,近的用盒子枪打,最近的用马刀砍,杀条血路冲出去!”10余名骑兵战士向东北方向冲杀突围,当冲出300米处时,纪广兴中弹牺牲。被敌人冲散的我方人员分头向杨庄、袁庄和许庄隐蔽。
这时,担任阻击任务的一、二排,在支部书记杨文学的指挥下,由一排长宋云率40多人,一挺机枪阻击正南、西南、正西之敌;由二排长韩西仁率40人用一挺日本三八式机枪阻击西北、正西、西南敌人,与包围上来的数百名敌人展开了血战,子弹打光了,枪打坏了,他们就与蜂拥上来的敌人进行拼刺。一班长卢怀谨、战士司怀友、刘文仓、王彦标、赵兴鹏等当场牺牲。支部书记杨学文宁死不作敌人俘虏,用仅有的一颗子弹自杀。
经过这场战斗,我方损失较为严重,共牺牲18人,被俘84人,敌人也伤亡30余人。被王子方抓去的8名战士,其中过梦善、康小丙惨遭活埋。
我方突围出去的和被打散的人员,都到阎湖庄汇合,后转移到顺河集南边的张老营休整。不久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资料来源:
《漆园古今》蒙城文史资料第九辑(1991年10月)